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463)+番外
第443章 听戏曲
说真的,元软第一次下船,看着与京城完全不同的载歌载舞的美食篝火文化的时候,人都傻眼了。
还能这么融入风俗民情。
会玩,太会玩了啊。
……
又一日,船只停靠在距离目的地前的最后一战。
这天没有下船。
午后的暖阳,晃晃悠悠的大船,惹得人昏昏欲睡。
元软翻了个身,枕在容嫔的膝盖上,香香的味道萦绕在鼻尖,又听着不远处“咿呀咿呀”吴侬软语的小调,翩翩起舞的美人。
虽说依旧很有新意,但这么几天车途劳累,元软到底年龄小还是有些乏了。
她的眼睛眨巴眨巴,要不是三皇子掐了她脸颊一把,只怕又会睡过去。
祁悦用力拍在三皇子手背,“啪”一声,面无表情的三皇子都被拍红温了。
祁悦:“你小点力,九儿脸都红了。”
三皇子龇牙,看了看自已近乎青肿的手背,沉默。
这时,跳舞的漂亮美人徐徐退场,紧接着,丝竹声一停,唢呐声响起。
从帐篷后方绕上来一群身形魁梧的武生,漂亮的青衣,拎着铁圈,踩着高跷,还有蜷缩着腿伪装成不足一米侏儒的丑角。
他们是当地最有名的戏班子,表演的剧目是“论青天大老爷”。
这些角色唱得并不算好,尤其几个人声音粗犷,仿佛在唱山歌地喊麦,但一句“根据当地实案改编的描述”,就有吸引力。
这部戏说的是。
城中的恶霸李傲,依仗义父知县的权势,横行霸道,各种调戏城中的美色。知县温厚,心善,看不透恶霸李敖的本色,村人爱戴知县,也不忍膝下无子的知县难受,就多忍耐。
主簿周大文新得的小妾,陈美兰姿色过人,入府的时候被李傲看了一眼,李傲就想霸占陈美兰,周大文不肯。
李敖忍不住,先是故意给主簿周大文设下,行贿受贿的陷阱将周大文屈打成招,再之后,李傲又买通衙门,想要私下杀人,还好衙役不敢。
这时,李敖已经前往周大文府邸调戏陈美兰,甚至逼得陈美兰只能逃亡去了山林,被山匪给抓了起来。
李敖色欲熏心,为了夺回陈美兰竟然私下与山匪有了交易,给了山匪县城的地图,还偷偷给山匪开了门,任由山匪祸害乡邻。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幸亏知县大人,聪慧没有完全被蒙蔽,在被山匪袭击以后,知县深觉有诡异,又一次调查狱中的周大文,看到周大文撞住喊冤,知县便决定重启案件。
李美兰和周大文联手状告李敖,在大量的证据面前,李傲依旧气焰嚣张,不仅不肯认罪,私下还对周大文的家眷进行威胁。知县勃然大怒,为了正法纪、雪民愤,大义灭亲,毅然决然地将李傲处斩。
听到这,元软忽然听到祈悦,啧了一声。
她抬头,见到祈悦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元软有些惊讶,想到祈悦幼年生长在宫外,或许这样的见怪不怪?!
她这么想,就轻声问:“七姐姐,是听过很多,类似的剧吗?”
第444章 知县
祈悦给元软擦了一下头发处的薄汗,摇了摇扇子,轻声道:“并未听过许多,但这一部剧,夸赞太多了。”
元软一怔,追问道:“夸赞太多?”
三皇子在一旁也轻声道:“是啊。沉冤昭雪的剧目,正常来说,笔墨主要围绕着恶人,受害人,但刚刚这部戏剧,在说恶人的时候,唱曲的要夸知县温厚,在说受害人的时候,也要夸奖是因为知县英明神武,大义灭亲才能报仇……”
说到这,三皇子眼底也闪过一抹不屑:“真那么英明神武,一开始李敖如何横行霸道。”
元软恍然大悟,对啊,这一部剧真的好刻意!主要是,这部剧还特意强调了是根据当地真实事件改编!就更刻意了。
元软摸了摸下巴,先是对着祈悦和三皇子,猛猛一顿夸,然后她才道:“所以,这是在借着戏剧,为自已扬名?”
祈悦摸了摸元软的小脑袋,轻声道:“若只是这样,倒也还好。”
三皇子嗯了一声。
三人留有余地的对话,令容嫔听得也有些好奇起来。
她笑道:“既然有疑虑。何必自寻烦恼,不如让那人过来看上一看,问一问。”
三皇子连忙起身,犹豫了一会,才旁敲侧击地道:“容嫔娘娘是好意,但知县大小也是一位朝廷命官,若是因为儿臣的缘由召过来……”
容嫔又笑了一声,知道三皇子在借着话在暗中提点她,也是将“不知礼”的缘由揽在自已身上。
她道:“不必如此小心,也无需担忧,一个时辰前,那知县主动送了拜帖。”
祈悦将三皇子往下一扯,三皇子就顺势坐下了。
容嫔又让宫人多布置了一些好消化的零嘴,然后命人邀请知县过来。
没多久,七个人来到了船只下方。
元软趴在祈悦身上,探头看去。
这七个人中的六人全是膀大腰粗的壮汉,一个个浓眉大眼,脸晒得黝黑,显得非常不好惹。
而被他们簇拥在中央的知县,脸盘子较大,眼睛有点眯,五官勉强称得上周正,但因为皮肤白皙,又穿着一身俏的白衣裳,再被周围凶神恶煞的壮汉们硬托。乍一眼看过去,倒显得像是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
很快,知县独自一人上了船,先行了礼,然后引经据典地吹捧皇恩。
这期间,元软又多看了对方几眼。
怎么说呢。这知县脱离了壮汉衬托后,连身形都显得臃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