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473)+番外
半晌,伴随着一声“轰隆”沉闷的爆炸声。
隔壁奔腾的河流被炸开了一道口子,激流沿着口子一路冲向了河渠碎石。这一大堆碎石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不见。
远远看去,原本贫瘠的峡谷内仿佛来了一条撒了欢的游龙,在幽长的峡谷中肆意留下自已的痕迹。
同时,原本高涨的河流也因为旁边开了一道口子,而变得平缓甚至有些下降。
第460章 楚国三皇子在心中笑开了花
都水司郎中见一切顺利,表情又缓和了一些。
恰在这时,他听到两人的心声。
元软:【好壮丽啊!不愧是都水司郎中,真能搞出洪水开水渠。】
系统:【是不错,这水直接冲开了多少砂砾,省了多少搬运人工……】
都水司郎中听着系统说的各种优点,又高兴又无奈,因为结果虽然很好,但有极强的偶然性啊。但最终还是高兴占了上风。
他立刻命人八百里加急,将好消息送回都城。
都水司郎中刚嘱托人送信,忽然又想到四个时辰前,两个时辰,以及一个时辰前送出去的三封信件。
都水司郎中连忙叮嘱送信人一定要加快速度,最好能赶上之前报信的人,起码,能赶上最后一封信,要不然,这给朝堂的刺激有些太大了。
……
两日后,大夏朝堂,气氛诡谲。
因为洪水信使前来通报情况的时候,作为特使过来的楚国三皇子,正好就在朝堂上。
所以他亲耳听见,大夏某位县令,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隐瞒堤坝损毁的事情不报,以至于现在北地多数区域都有崩盘的危险。
他也亲耳听见,因为主河流疯狂涨水,大夏北地、包括曾经的匈奴草原、曾经的陈国城镇一起,算起来起码数十个县城都在受灾的范围内。若是控制不好的话,整个北地区都会陷入洪涝灾害。
他也亲眼看见,大夏朝臣们在知道容嫔、三皇子以及大夏国师要留在洪灾区时,表情有多么的震惊和焦虑,甚至好几个年轻官吏走出来请愿,要去将国师一行人安全地带回来。
他甚至还看见好几个年迈的长官怒斥少詹事、大学士等人不靠谱,就应该将国师一行人强行绑回来,回头要告他们一个亵职。
楚国三皇子“哈”看乐了。
他本来觉得来夏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但现在看,夏国是他中兴的福地呀,瞧瞧,他一来夏国,夏国就倒霉,这消息传回去,父皇肯定得嘉奖他。
这时,又有一个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飞过来。
报信人捧着飞鸽冲过来,迟疑地看了楚国三皇子一眼,抿了抿唇,没有作声。
夏国皇帝瞥了报信人一眼,之前那个送信的太莽撞,现在倒也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
皇帝道:“说。”
报信人不再犹豫,连忙拱手,声音还带着颤:“陛下,溃堤了。”
皇帝手指一紧:“何时?”
报信人忙道:“按脚程算,是,是一日之前的寅时。”
朝臣们一片哗然,难掩脸上难看的神色。
楚国三皇子在心中笑开了花,脸上却露出悲天悯人的神情。
这时,兵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微臣恳请调遣京城威武军前往北地镇……赈灾。”
楚国三皇子心里嗤笑一声,什么赈灾,是想镇压北地匈奴人以及陈国老百姓吧!怕他们趁着灾难闹事吧。
这时,户部尚书也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反对。国库目前有余力,但粮仓已经少了大半,若……”,户部尚书考虑到有外人,便将此时出动大军,恐明年粮仓艰难的话咽了回去。
但能上朝的大多都是聪明人,都能明白户部尚书未尽之言。
第461章 楚国嘎嘎乐
皇帝眯了眯眼,食指轻敲着扶手,没有说话。
兵部尚书再次反对,道:“开源节流,也不是这样节流的!户部尚书大人,我们必须稳住胜利的果实。”
户部尚书继续道:“兵部尚书大人,并非派遣新的军队才能稳住胜利。第一,北地有林家双子星,石家七子,你这么说,是不相信他们的实力?”
兵部尚书一哽。
户部尚书顺利扣下一个大帽子后,继续道:“陛下!臣认为先派遣民夫运输粮食前去北地灾区,安抚民心,稳住灾民的饭碗。国师曾说过一句话,大夏人民最善良朴素,有口饭吃,就闹不出大事。”
兵部尚书皱起眉,上前一步,
这时,皇帝出声制止:“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再议。下朝。”
听在兴头上的楚国三皇子有些惋惜,知道夏国皇帝是想避开他去商议大事。
但楚国三皇子有些看乐子看上头了。
在皇帝起身后,他装模作样地走向陆续下朝的朝臣们,故意担忧道:“各位大人。楚国自古以来就是夏国最重要的邦交,如今夏国遭遇危机,我愿意派遣军队入驻北地,帮忙一起维持北地的和平。啊对了,请户部尚书大人放心,楚国的援助行动,愿意自备粮草辎重。”
户部尚书被恶心得tui了一声。
大夏朝臣们也都很不爽:好气啊!这种趁着危难时候,想过来发一笔大夏国难财的垃圾。
太子冷着脸,冷冷地顶回去:“看来三皇子殿下能掌控楚国军权,得写信恭喜贵国皇帝,找到继位人选了。”
楚国三皇子一噎,忌惮地看向大夏太子。
到底谁说夏国的太子温文尔雅,处事很体贴的?!这不是很会往伤口猛猛戳吗?!真让他那个刚愎自负的老父亲听到“继位人选”相关的话,四弟的今日,就是他的明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