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91)+番外
朝臣们纷纷拱手道:“是,陛下。”
……
两日过去……
道士们再一次汇聚,心情很好地翘首以盼。
盼着盼着,从早上坐到夜幕时分,前来送茶水的侍女都打哈欠了,周道长却依旧没有回来,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众道士有些憋不住了。
方道长道:“不用急,我已让人去联络大夏京城的地头蛇,很快会有消息。”
这时,忽然有人带着消息一路小跑进来,开口道:“诸位道长,有,有消息了!”
众道士激动道:“可还好?!暴……咳,皇帝没为难他吧。还活着吗?”
那人连连摇头道:“活着活着,听说没为难,好像是得到国师的认可,似乎会成为大夏的座上宾呢。似乎还会专门修个皇家道观,哎呀,是大好消息呢……嗯?”
传消息的人表情有些诧异,怎么感觉这些道士的表情一开始很高兴,听着听着就有些僵硬。
但他很快又懂了,这是“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享大福!”
那人讪笑了两声,领了赏钱就跑了。
屋内一片寂静。
忽然有一个不阴不阳的声音,“我们这么担心,他倒是好,与旁人狼狈为奸啦。”
文道长忽然起身道:“不行!他这么投诚,指不定会害了我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明日我也去走德妃的路子,去看看。”
有道士嘀咕:“怕不是也赶着去投诚。”
“我若投诚!五雷轰顶!”文道长立刻发了个毒誓。
道士们一惊,都不敢说话了。
方道长这才舒展眉头,低声道:“万事小心。能折服周道长,那人能力怕是不小。皇帝这边怕是会很偏心……”
文道长拿出一个玉瓶:“放心!你忘了吗,我对君王,向来无往不利。况且我对夏国皇帝有恩。”
众道士恍然大悟,信心十足道:“没错!文道长对皇帝向来是专攻啊!这回三日之约,早些回来!”
文道长自信满满道:“放心,两日即可。”
说完,他大迈步向着京城府丞前去。
第71章 就看你中不中用了
京城府丞又一次将信件送到德妃处,德妃本来不想再蹚浑水了,没想到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直接找到了她。
“娘娘。”大太监行礼道,“陛下的意思是多多益善。”
德妃一愣,难道周道长还真有几分本事?
这么一想,德妃重新认真看父亲的信件,仔细一看,德妃有些震惊地抬头道:“这人,这人曾经救过陛下?”
大太监惊讶抬头:“竟有此事!”他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娘娘,那这位得好生对待了。”
德妃若有所思,她对九公主的心情很复杂,不敢惹夏国国运,但又想为吃瘪的五儿出一口气。
只是先前举荐周道长后半天没有消息,德妃还以为黄了,但现在看大太监的态度,她又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说不定有戏。
德妃连忙笑道:“多谢公公提醒得在意,春兰,记得送公公离开。”
春兰连忙应声,并且偷偷给大太监塞碎金。
德妃简单梳妆了一下,又将文道长写的书信仔细看了三遍,便兴致勃勃地直奔养心殿。
此时养心殿正在开小朝会。
大太监进去通传,德妃候在外面等皇帝消息。
她隐约能听见里面此起彼伏的咆哮声。
正是李丞相和王丞相正在为如何管理大夏诸侯王的事,剑拔弩张,吵得不可开交。
王丞相是坚定的保守派,他认为,大夏四面环敌,绝对不可轻易削弱番王势力,否则很可能被其他四国趁虚而入,导致大夏灭亡。
李丞相是激进的改革派,他认为再不对诸侯王采取措施,都不需要其他国进攻,大夏很快就会陷入灾祸之中,自取灭亡。
德妃不感兴趣地打了个哈欠,她等了很久,但德妃并没有半分不耐烦,甚至还有些隐秘的欢喜。
“见过德妃娘娘。”旁边忽然传来宫女温和的声音。
【哇哦。德妃鼻尖都冻红了,大兄为何将人晾在外面?是忘了吗?】
德妃眉头竖起来了,什么忘了!陛下商议国家大事的时候没有赶她走,这是信任她啊。
恰在这时,养心殿的大门被拉开。
大太监迈步出来,谄媚地对元软说:“见过小国师,陛下正等着你呢。”
宫女又对德妃浅浅行礼,抱着元软往里面走去。
德妃见状惊道:“那我呢?”
“德妃娘娘您……要么先去偏殿休息?”大太监温和提建议。
德妃微微蹙眉,道:“你既已通传陛下,臣妾还是在这等陛下的召见吧。”
“这,这……娘娘,哎,老奴实话与你说吧。”大太监脸色有些为难地压低声音,“老奴带信进去后,已经替娘娘通传三次,但李丞相与王丞相实在是争论激烈,双方都快打起来了,陛下被烦得不行,每次只说知道了,让娘娘等着。这……眼见小国师也来了,事情肯定还要商议很久……”
德妃温和的表情有些挂不住了,她道:“所以……陛下是忘记臣妾了?”
“那哪能呢,但陛下国事繁忙。”大太监笑盈盈,熟练地打太极,“再者,也怕里面混乱的场景伤到娘娘,娘娘也要多体恤陛下啊。”
德妃想到九公主畅通无阻进去的模样,脸上的笑容就稳不住了。但最终只道:“多谢公公。”然后气势汹汹地往偏殿去。
同一时刻,元软被起身走来的皇帝抱在怀里。
李丞相整理了一下被王丞相扯乱的头发,上前恭维道:“九公主今日瞧着见长了,珠圆玉润的,多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