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点
难办,威尔逊家族的电子厂可不是什么小厂。
“我们不再考虑一下?”他试图劝苏浔。
苏浔看着他,笑问,“你怕了?”
“……”约翰咳了咳,“谁说的,我怎么可能怕他?”
他只是有些讨厌吉姆,当初吉姆刚来的时候,他是抱着几分交好的心态,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交朋友。为此还把苏浔介绍给对方认识。结果还是得不到吉姆的尊重。
“行吧,那我们就自己买技术,我就不信,我们两人合作,还斗不过吉姆。”约翰想起吉姆那张脸,顿时气呼呼道。
没办法,苏浔都放狠话了。自己现在又是和苏浔一起经营这家电子厂。要是一点力气不出,这段友谊也要破灭。传出去了,别人也以为他因为惧怕吉姆,连自己的生意都不顾了。
他想着,好歹先买点儿技术过来,应付一下苏浔。让苏浔消消气,也许苏浔再看上别的投资,这事儿就过去了。
苏浔这才放缓了脸色,和他道,“你们家族也许不会为了这点事情就用心,你应该安排一个信得过的人过去。在这里,你有什么信得过的人吗?”
约翰道,“潘?”
苏浔问,“还有别人吗?”她敢这么问,自然是因为早已从潘副总那边知道,约翰这个家伙完全没有培养心腹的想法。他就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爸宝男。被他爸看不起,又很依赖他爸。
约翰想了想,还真没有。甚至连潘,他也不是很信任。但是在苏浔面前,他肯定不能这么说。没人会把自己的老底给透露出来。“当然有很多信任的人,但是潘做事比别人好。不过他离开我这边,我的工作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苏浔建议道,“约翰,你该试着培养自己的人才了,潘是你爸爸安排过来的人吧。能力再强,和你之间也不会那么亲密的。你看我,身边全都是我自己一手培养的人。他们需要通过我,才能实现理想。所以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会帮助我。”
约翰自然羡慕,之前他只顾着吃喝玩乐,也无心做生意。但是当苏浔问起他有没有信得过的人的时候,他心里确实有些不好受的。
只不过也很聪明的没有表现出来,“我也培养了自己人,下次介绍你认识。不过安排潘回去这件事情,确实要再考虑一下。毕竟潘目前替我管着公司的事情。”
苏浔摆手道,“随便你,反正只要你把我们合作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还有,这件事情先不要透露出去。我可不想吉姆那个家伙有了准备。”
打发走了约翰,苏浔觉得还要继续给约翰下猛药。
如何下猛药?那自然就是电子厂多赚钱了。
随着第一批收音机畅销,名声已经打出去了,苏浔又让朱特助去海城找人拍广告。
这原来是李玉立的工作,现在也分担出来了。
海城电影厂的领导都有些郁闷了。
这苏总,短短半年,这都第三家厂了吧。
之前打包价签约,本来还觉得自己这边赚了。结果人家这开厂速度也太快了。
这么算下来,感觉有点吃亏。毕竟这一年,还有好几个月呢。
可惜协议已经签了。
就在电影厂领导想着,是不是让对方加点儿钱的时候,朱特助就主动提出来了。介于广告效果不错,所以谁参与了新产品的广告拍摄,就给谁额外支付一笔费用。
电影厂领导:……苏总大气。
很快,广告在电视上投放。几十秒的广告,明星组成一个三口之家,一起听老师讲课。孩子露出欢喜的笑容,说出那句曾经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最后再来个旁白总结,“南波万学习收音机,是您的最佳学习伙伴!”
第106章
不光是打广告,苏浔还在报纸上刊登了接下来一年的广播课程表。
暑假就是预习高中知识,平时就是按照高中新生正常科目总结知识重点。周六周日则用来为高考毕业班做总结。并且还承诺未来即将开发初中阶段的课程。
这些报纸上的课程表被买了收音机的人剪切下来了,放在自己书桌上贴着。
因为南波万的这个课程表,也让很多还处于观望状态的人,也决定咬牙买一台了。
本来是担心这个课程时间不长的,结果竟然有这么多的课程。哪怕是双职工家庭中收入最低的,也能咬牙买一台,给自家孩子上课用了。
而且这个时间段有高中生的家庭,基本上都有几个孩子。毕竟最大的孩子是六十年代出生的,高中生基本有弟弟妹妹。本着哥哥姐姐用完,还可以给弟弟妹妹继续用的想法,这收音机咬咬牙也能买了。
东州,一位工人老父亲回到家里,小心的将买回来的收音机放在了自家的四方小餐桌上面。
“月月快过来看看,爸爸给你买收音机了。”
一个穿着极其朴素的女孩儿走了过来,看到桌上的包装盒,高兴的跑过来打开,然后又停下来,“爸,干嘛买这个啊,要花多少钱啊。”
老父亲笑得憨厚,“没事儿,我把你的高中学生证拿过去买,人家这不是给五折了吗?要不然你总是去别人家里听课,太麻烦了。”
虽然闺女没说,可他知道闺女第一次去还没事儿,时间长了让人不高兴了。觉得自家闺女占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