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被梁夏听到了,于是从此以后走哪里都带着妹妹。她觉得只要有妹妹在身边,养父母就不能强制让人带走她。终于在父母有一次让她跑腿,实则让她自投罗网的时候,她也带着妹妹去了。结果就是姐妹两人都被带走了。
这可吓坏了养母,养母赶紧找养父去要孩子,才知道压根不是养父的熟人,而是养父在路上随便问的人。
夫妻两人赶紧去报案。
因为梁夏机灵,所以一路上留了线索,这才让公安及时的找回了孩子。同时还解救了一起被关的几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就是男主。
也因为这个事情,公安也把两口子教育了一顿,两人才彻底放弃送走梁夏。
只是对这个孩子,他们再也不敢接触了。送去寄宿学校。
故事一晃眼,她长大了。这个家庭仿佛一片和睦,养父母仿佛也忘掉了小时候几次抛弃女儿的事情,看着优秀的大女儿也很骄傲。
但是恶毒的大女儿还记恨着小时候的事情。不被这个家抛弃,渴望得到养母的爱已经成了她的执念。
她要让家里破产,要让家里人只能仰仗她过日子。
但是有女主和男主在,她的结局自然是只能失败。失败之后坐了牢,在牢里自杀了。
留下遗书,她愿那个夏天,从来没有被人收养。
养母看完之后,也想起了当年初遇大女儿的场景,想起那个可爱的,靠着一棵树的小小身影,捂着嘴哭晕在丈夫怀里。
然后就是一家人包饺子,然后怀念一下她。
苏浔被迫看了一些辣眼睛的剧情。
养父哪里是无意把人送给人贩子,找个大街上要孩子的人,这就是故意把孩子送给人贩子的。
这要不是他们闺女被梁夏带着一起,大概也是没人去管梁夏的。
关键是这么一个剧情,竟然只是为了让那个时候三岁的女主和男主有交集。
那个时候梁夏已经12岁了,被收养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情况什么下场,可想而知。结果梁夏黑化之后,竟然还想得到养父母的爱。这性格还真是偏执。
不过这种偏执,确实符合许咏梅的要求了。只要许咏梅不抛弃她,她确实永远也不会离开许咏梅。
当然了,收养孩子要谨慎。
所以在许咏梅走过来,和她说要收养这个孩子的时候,苏浔再次和她说了自己的建议。
苏浔认为,在收养孩子方面要理性。毕竟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说收养了就养了。养了就不能再抛弃,否则对孩子伤害大。
许咏梅道,“我看得出来,她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想着,她对一棵树都有这样的感情,那我对她好,她多少也会对我有感情吧。能培养一个有感情的继承人,这不是很好吗?我会好好教育她,让她成才,以后承担我的事业。至于抛弃,如果她不抛弃我,我为什么要抛弃她呢?我自己都是尝过这样的苦头的人,哪里会做这样的事情。”
苏浔看向那个还在抱着树的孩子。也不再劝什么了。本来她想着,如果许咏梅不收养,她单方面拿钱资助这个孩子长大,这样也避免她被无良养父母收养祸害了。以这个孩子能力只要长大了,成才几率很大,算是达成了原文中她的愿望。
也算是对这个和自己遭遇很像的女孩子一点帮助。
不过许咏梅既然想通了,那被她收养,对这个孩子来说自然更好。“既然你做了决定,那我自然祝福你们了。”
两人就找院长去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院长也没想到她们会看中梁夏这个孩子。毕竟这个孩子在福利院里面也不是很招人喜欢。她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待着。收养家庭来了,基本不喜欢这样的孩子。
而且她还认一棵树当妈妈,有些家庭的人觉得她这样不正常。
但是院长还是和许咏梅她们说了这个孩子的情况。这是个健康的孩子。
这个孩子也是被抛弃的。自从计划生育之后,丢女孩的太多了。根据她当时身上的包裹来看,应该是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不错的家庭里面,父母应该是正式职工,为了保住工作和生育名额,抛弃了她。所以她相当于是出生就在孤儿院长大的。她跟着院长姓梁,又因为是夏天捡到的,就叫梁夏。
院长是觉得这个孩子比较孤僻,就推荐许咏梅收养比较活泼的孩子。她是很担心许咏梅收养回去之后不喜欢,再退回来,对孩子伤害太大。所以觉得还是一开始就收养合适的孩子比较好。
但是许咏梅觉得自己也不是话多的人,孩子精
力太旺盛了,她反而要吃不消。梁夏就很好,看起来是个安静不闹腾的孩子。
她养孩子也不是那么无私,也是在寻找合适自己的孩子。并不准备给自己增添麻烦。一个不闹腾的孩子,可以节省她很大的精力。
院长知道许咏梅的想法之后,也就不再劝。能够被有钱人家收养,对孩子来说也挺好的。特别是许女士离婚且不再生孩子。“好吧,那我这边帮你们办手续。这个手续也要几天,你准备好材料,再过来接这个孩子。”
许咏梅笑着点头。
她倒是想去和那孩子说一声,可是院长说不让提前说。因为担心许咏梅改变主意,会伤了孩子的心,“请您理解,这样的事情,发生太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