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丁的,事儿办了。
这当过厂长的人就是不一样,这个自行车厂,苏浔除了给钱,帮忙联系设备,还真没操心。
苏浔索性也不休息了,就去了一趟自行车厂。她如今还留在这边,主要就是为了自行车的事儿。自行车厂要是开始盈利了,苏浔才要放心了。
自行车厂虽然才组织不久,但是在华兢的打理下,已经非常像模像样了。工人们都找齐了。
各个部门人员都配备好了。
这会儿连生产线都已经安装好了,每个机器都放在合适的地方。
自行车的工序还是很多的,有些工
厂会找代加工,有些是自己加工生产。自己加工生产,自然更容易管理品控。
苏浔要做大品牌,所以尽量是能自己生产的,就自己生产,这就需要的设备挺多。
机器是外国进口的,华兢已经让人将说明书给翻译好了,技术员们正在熟练机器。
华兢热情的带着苏浔参观厂里,表示自己不是光拿钱不办事的人,他真的有在认真工作。
他用行动证明当他不躺平的时候,能力真的很强。
苏浔心情愉快。
投资这样的人,不就是为了省事儿吗?
不过该她做的事儿,她也不会推辞。
“等你这边生产样车,我就找人拍广告,写稿子。另外你这个技术的优势一定要清楚明白。把核心竞争力给拿出来。”
说起技术,华兢可来劲儿了。
“苏总,本来我是想生产减震的车的,毕竟我们开始是想着卖给我们老家那边的。那边路还没怎么修,减震就很有市场。但是我来海城之后,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速度。我发现海城的小汽车摩托车都不稀奇了。在这样的对比下,自行车的速度就太慢了。如果说我们提升速度,这不就很有竞争力?”
说着,他又很激动,“而且销售部那几个小子还打听到,海城之前还举办过自行车比赛。苏总,你说要是我们也参加一次,然后拿个第一名,这不就扬名了?”
苏浔听着,觉得有道理,奥运会还有自行车比赛呢。
“所以说这些,你能保证你的自行车速度是最快的?”
华兢道,“我最近买了几台市面上速度最快的自行车回来了,然后研究了一下,问题不大。”
苏浔挑眉,这口气很大啊。
她严肃道,“不要说大话。这个问题很严肃的。”她这个老板可不好糊弄。不是说员工吹牛,她就信的。毕竟她自己就很会吹。
华兢道,“我没说大话啊,我自己改了技术之后,明显就提升了。这还多亏乔特助帮我分担不少事情,否则我都没这么多时间呢。”
苏浔就提醒道,“那你后面你可要做好准备,乔特助后面是要经常跟着我出差的。你到时候有时间管理工厂吗?”
“没关系,就是前期一些琐事多,我安排好就行。而且这不是还招了副厂长吗?反正苏总,你信我。你要是不信,我们现在就可以实验一下自行车。”
甭管信不信,苏浔都要试一试的。
真的尝试了,才能知道该怎么吹牛。
忙活一下午,苏浔亲自尝试了自行车的速度,体会到了一些区别。这才完全信任华兢。
“就按照你的计划来。宣传方面还是找宣传公司。我们的车一定要做好品控,哪怕是一个螺丝钉,都不能出问题。”
得到苏浔的认可,华兢心满意足。毕竟拿了钱,要是办的事儿不合苏总的心意,他也怪不好意思的。
“苏总,我这边马上就启动生产了。”
苏浔嗯了一声。
她脑子里已经开始想着,如何迅速推广自家自行车厂的产品了。不止要靠广告,还要想办法开拓固定的销售渠道。毕竟这可是大件。人们在选择大件东西的时候,就容易谨慎,不容易选择新品牌。南波万的iwalk当初是因为在华国没别的选择,所以才能卖得火爆,并且现在已经成为华国电子行业成熟品牌了。但是自行车可就不一样了。
第188章
苏浔回到公司办公室,大家都在忙工作,她也没惊动什么人,就进办公室里面。
然后拿着马克笔,在自己办公室的白板上面写字。
全新的品牌,在面对竞争力不明显,甚至弱势的时候,必须自己开辟市场。这就是苏浔做生意的观念。
苏浔目前的投资里面,只有玩具厂和电子厂经历过竞争力差的局面。
所以都选择了自己开拓市场需求的方式。
比如小宝贝以四驱车为核心,以举行比赛高额奖金来创造市场需求。
南波万第一代收音机和磁带机则是以培训节目创造需求。
那自行车,自然也可以如此。
其实苏浔如果找关系,和政府后勤合作,销量是不用发愁的。哪个需求比得上政府的需求呢?全国各个部门单位都是配备自行车的。
后来的一些闻名的办公设备品牌,也是和政府合作。
但是苏浔不想这么做。商场上的人脉可以随便用,这个无所顾忌。但是涉及到政府的,可不能滥用。如果她的产品就是不如别人好,然后找关系强行和政府合作,那只会害人害己。以后就算合作,她也要做到别人心服口服。
苏浔是个爱钱的生意人,但是也是一个谨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