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夏舒宁,深市投资多,她这一年也是过的很辛苦。
李玉立年底搞了个汽水投资,但是还没出大成绩来,就排在后面了。
不过也不能这么算,否则总公司在哪里投资多,谁就占便宜,那谁都想往好地方跑了。
况且这些在总公司的人难道就不辛苦?
人员调配,财务计算,法务工作,后勤调度,在苏浔看来,缺一不可。就拿财务来说,每年汇总的数额,她让系统计算一遍,都没错。
为了提供财务报表,这些人也是加班加点。
苏浔自己整天到处出差,对总公司管控基本属于可有可无,公司能维持这么好,各部门负责人也是兢兢业业的。
这些苏浔都是要考虑到的。
于是苏浔就加入了几个标准。入职时间、工作强度、创造效益方面。
“今年这个奖金,我是希望能给辛苦工作的大家提供一点心理上的安慰。为什么要把入职时间算进去呢?因为我心中一直记着当初刚回国,是李玉立跟在我身边做了很多事情。后来我离开东州,她也是把那边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也让其它区域的投资有资金提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能因为前期基础打好了,就不顾前期的付出。”
听到这话,李玉立顿时涌起热泪。
她一直觉得同期的人里面,自己落后了,虽然是分公司负责人,但是做的事情没有大家多。
没想到苏总心中一直惦记她。
“至于工作强度,我要夸奖夏舒宁,深市那边我基本没怎么管,但是那边的工作却很多。夏舒宁虽然年轻,但是稳扎稳打。哪怕是新接手的项目,她也能最快的理顺。帮助新厂建设顺利完成,这值得表扬。”
夏舒宁挺起胸膛,虽然她自己没找到什么好多投资项目,日化厂一开始还找错了人,可是苏总心中是念着她的。
“说起效益,真正做投资的自然是是朱东升,也算有眼光,敢拼。要知道,我们公司如果投资失败了,也是要记入工作履历的。发奖金也是会有影响的。朱东升投资的项目赚钱了,所以今年他的成绩也很优秀。”
朱东升红光满面。
他一向也是很少往苏总面前凑,怕苏总觉得他太油滑,结果苏总对他印象竟然还不错。
苏浔又一一夸奖身边的人,每个人做的事情,做过的贡献,她都记录在心中。心里都清楚呢。
第326章
作为助理,楚云杰坐在边上负责记录会议,听到苏总说起这些,也是心生羡慕。又庆幸自己跟了个好老板。
都说给自己老板打工容易被压榨,但是他显然是遇到一个好老板了。
然后也想着,哪天自己也可以坐在这里,等着分钱就好了。
成为公司高层,已经成为他心里的重要目标了。
苏浔早已已经拟定好了分配方案,这会儿开会说完这些,其实就是让知道为什么她要定这个方案。
绝对的公平,肯定是没有的。没有人可做到绝对公平。
因为怎么分,都会有人觉得不满意。
苏浔也不会去计较这些,她问心无愧就好。
大家为她做了事,她就发钱。
按照苏浔标准算下来,一共450万的奖金总额。
三个分公司负责人分掉180万。又因为各有短板和优势,所以平分,每人60万。
三个项目负责人,分掉130万。李瑞独立管着两个项目,来得早拿到55万。乔曼年因为老德庄建厂那会儿的艰辛付出,拿到45万。明雅则因为之前是管家,后来才管基金会,分到30万。
四个总公司部门负责人分掉140万。又因为几人进公司时间都差不多,也就唐律师来得早一些。他多分了2万,余下的大家平分。每人
都能拿到三十多万。
苏浔让财务部门负责人将金额计算出来之后,也就当场公布了。
看着在座各位面色红润,两眼放光的样子,她道,“我知道,按理说发奖金应该避免这么公开,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只会尽量公平。如果有人不服气,我也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在座的人大概也是被苏浔说上头了,也有可能是被巨额奖金冲得上头了。连连说苏总发多少,就是多少。自己绝对没有意见。
而且在座的各位也都知道自己工作性质,三个公司负责人就不用说了,都知道自己各有短板。最后平分这笔钱,心里也算安慰。
李瑞更是没意见,苏总发多少是多少,他肯定是相信苏总。明雅和乔曼年这会儿人都晕乎乎的了,两口子加在一起75万,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整个家庭都感觉暴富了。
总公司各部门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大家是内勤岗位,和那些业务部门生产部门比起来,压力是要小一些。
苏浔笑了笑,心说这话你们能说,我可不能当真。
“今年也是我临时起意,想给大家奖励一点钱花,这不算什么。明年我会正式的制定奖金分配细则。也就是说,明年大家每个岗位都有一个评判标准。”
“做得好,会拿到比今年拿更多的奖金,做的不好,奖金是没有的。但是,公司能确保的是,发奖金这事情以后每年都会有,奖金池会根据每年盈利来制定,有没有本事拿到手,拿多少,就看你们自己了。下一次分配奖金,资历这一块,我就不算进去了。只看能力,只看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