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太子驯养指南(169)

作者: 五色羽 阅读记录

方恺没搭他的话茬,祸从口出,谨言慎行,初入官场,他始终表现得很端稳,绝不在这种事情上嚼舌根子,犯糊涂。他继续倾身上前,重新提笔,“快点干吧,今儿听说太子殿下要过来巡查,马虎不得。”

那人见方恺避开他的埋怨,遂撇撇嘴,也不去跟他说什么了。

申时三刻,太子的马车驾临,户部所有人员都在公廨的前厅敬候。

李煊踏进户部大门,尚书令带领所有下属下跪请安,唯有方恺,吓得差点晚人一步,还好他反应迅速,“咚”地一声膝盖猛磕在地,随众人叫着“太子万安”,头脑发蒙,浑身发抖,只是不敢相信。

像,他们未免长得也太像了。

“众卿免礼吧。”

像,连声音都可堪一模一样。

他万分想要弄清楚怎么回事,可户部尚书陪侍左右,与太子有公务相商,他们这些小喽啰,面见过尊颜后,便又被继续打发去公房干活儿了。

方恺坐回椅子里,人却再也没有做事的心思。刚刚太子似乎有和他对视一眼,可那一眼也说不上什么特别,就是无意间扫视过来。但他不可能认错,那人从音容到身形,分明地跟子言毫无二致。

他应当确信,他们就是同一个人的,可眼前荒诞的一切,又叫他不敢确认。

方恺坐着发了半天呆,忽然有人过来传话,“方恺,殿下召你过去呢,说有话要问。”

周围的同僚闻言,纷纷抬起头,诧异地看他一眼。

这个外来的穷进士,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过硬关系吗?竟然让太子殿下特地叫去面谈。

方恺僵硬地站起身,他一边走,一边几乎确认了,自己刚刚的猜测。一切也已豁然开朗,为何自己一介草民出身,却能留任京中户部,因为他,的确“背后有人”。

推开门,窗前一米阳光射入屋内,飞舞的尘埃中,太子背门而立,一身朱服,玉带金冠,端的是贵气逼人。他听着动静转身,下午的阳光正好照在脸上,他温和地笑了笑,“康之,好久不见。”

方恺已然褪去了震惊,从善如流地向他下跪行礼,“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眼中有片刻的怔愣,李煊上前,将他扶起,“康之,今日这间屋内,没有君臣,只有兄弟。”

方恺心神一动,抬起头,望着他高不可攀的天颜,嘴巴蠕了蠕,唰地站起身,急切道:“殿下,乐乐说是混进了东宫去找你,这么些天,我都没有她的消息,您见到她了吗?!”

李煊眸色一滞,他没想到,方恺开口第一句,竟然是在关心乐乐,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

“嗯,见到了。”他唇角扯出笑,微微点头。“乐乐同我说了,这些日子她在京城,多亏了有你照料。”

方恺敏锐察觉出他微妙的情绪变化,忙垂头,恭敬道:“都是老乡,自然是应当互相扶持的。”

“还好,还好你没事……”想起姑娘这么些天,在京城的艰辛困苦,他有好多话想说,却都又忍住了。

李煊邀他坐下,同他讲述了自己被养在民间的离奇故事,方恺恍惚,没想到,自己竟与当今太子同窗多年、称兄道弟,说出去,怕是别人都要笑他是个疯子。

“对了。”李煊想起一件要事,从袖中摸出一锭银子,放在他面前,“这是乐乐反复叮嘱我的,说见了你,务必要把借你的这些钱都给还清了。”

“哪里要得了这么多?四钱银子足以。”他连忙摆手推拒。

李煊笑了,“乐乐说了,还要算上利息的。”

方恺一听,无奈地弯了弯唇,只好将那银子拿在手中。

二人叙上好久的旧,渐渐,方恺松泛了下来,言语间,似乎真又把他当做了同窗好友。

方恺感谢了他将自己留任户部的恩情,而李煊也叹着气,同他分析了自己如今的处境,朝局莫测,如履薄冰。

二人都心照不宣,日后,太子就是方恺的靠山,而方恺也毫无疑问地,便是最坚定的那一批“太子党”。

昔日,他们是同窗兄弟,而今,更是政治同盟。搭上了同一条船,串上了同一根绳。

日偏西行,不知不觉,二人叙话已有一个时辰之久,末了,李煊起身欲走,方恺行礼相送,却在他即将迈出门的那刻,望着他高华的身影,忍不住叫住他,“子言!”

李煊定住了,转身,夕阳余晖,温柔了他的神情。

方恺咽了咽口水,终究还是道:“子言,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叫你了。这句话,是我对兄弟的嘱托。”

以为他想趁机提什么要求,李煊挑眉,示意他继续。

只要不是太过分,他都愿意尽情满足。

“日后,即使你坐拥天下,也切莫负了乐乐,她……”他顿住了,没再说下去,终究还是收住了嘴。

“我不说,你都懂的。”

“你说。”李煊开口:“我想听。”

方恺嘴角动了动,一口气道:“或许日后,你身边会有数不尽的娇娘美妾,花开百样,天下绝色尽可收于你手,但……我只希望你记住,永远要记住,这个世上再也没有另一个女子,会像范灵乐对佟暄那般,至死不渝,生死相随。”

李煊默然,颀长的身形立在晚风中,天边晚霞黯淡了去,他眉眼越发沉毅,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我知道了,你放心。”他沉静地回他,转身,大踏步离去。

他的身影逐渐消失,暗沉的天色隔绝了二人,像是在他们之间划出了一条浅浅的银河。

方恺知道,自此,他与他之间,只有君与臣。

上一篇:折辱敌国将军 下一篇:香雾云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