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59)
因此第二天选择自助的客人又多了许多。
玉姐儿高兴得眼睛发亮:“这样下去岂不是自助客人会越来越多。”
“不会,增长到一定量肯定会停止。”叶盏这时候还很冷静,六十文吃一段饭可不是人人都负担得起的,有钱客人毕竟占少数。
要想彻底做大有钱人市场,还要等实力雄厚些以后再开设一家高档酒楼,现在店里那些客人没挑剔全是看在菜肴的面子上,可他们本质上还是很在意环境的。
又不是演电视剧,穿越女开一家小餐厅就能吸引四方客人前来捧场。
这吃饭一事对有钱阶层而言,食材、菜肴、环境氛围缺一不可。
宓凤娘前几天挺胸抬头,
原先路过聚众磕牙的街坊们心里想的是“你们不懂月赚十八两银子的辛劳”,现在变成了“你们不懂月赚三十两银子的辛劳”。
只不过这回她更有钱了反而变谦和了,
见谁都要逗趣两句,不是跟路过的老人们挨个笑着打招呼,就是逗弄包在襁褓里的小婴儿,在炭场巷的人缘创立了新高。
这番做派,当然被她的死对头所不喜。
何兰翠就特意挑着宓凤娘经过时在巷子口开腔,说起街头一个豆腐西施:“有人拿着女儿赚那黑心钱,说是卖豆腐,实际是卖豆腐。”
她说得俏皮,惹得街坊婶子们都笑。
宓凤娘哪能听不出这是在映射自家?
当即肚子冒火,她上回还攒着对何翠兰的不满呢,要不是她最近操心女儿赚钱大业早给何翠兰使了好几个绊子了,还轮得到这条老狗在这里吠叫?
何兰翠见街坊们都笑,越发得意:“我看那种凭着姿色卖吃食的,还不如那倚门卖笑的暗门子呢,至少人家不是挂羊头卖骚狗肉!”
狠狠指桑骂槐说了一顿后才觉痛快。
宓凤娘虽然说自己女儿没赚到钱,但她就是看不惯宓凤娘满巷子进进出出时满面春风的样子。
昨天丈夫就称赞宓凤娘走路有精气神,从后面看背影还当谁家的小娘子呢,一句勾起了陈翠兰的火气。
哼,都坐五望六的人了,头发梳那么光亮,脸蛋光彩照人,也不知道得意些什么呢!
自己可是能出入大户人家的梳头娘子呢,丈夫在箍桶作当个箍桶工,家底比叶家殷实多了,都不曾像她那般得意忘形。
宓凤娘还能容忍何翠兰放肆?她早就对这婆娘心里憋了一肚子气,这下是再也忍不了了,当即开口:“这天是要落雨?惯爱满街飞撞的蜻蜓子都飞出来了,满口胡吣些谣言,什么三只腿的金刚、长着两只鲸角的大象都冒了出来,听得人好生糊涂。不知道得还以为谁家粪坑炸了呢。”
一连串骂人不带重复骂了个痛快。
何翠兰吃亏就吃亏在没宓凤娘脑子快,骂人的话也要背地里思索多久,刚才骂的那几句她已经暗地里憋了好几天,
一时脑里空空,被骂得哑口无言,只有憋红了脸,气得怒目圆睁。
宓凤娘冷哼,就这么点嘴上功夫还想跟老娘叫板?她拍拍屁股扭头就走,月赚三十两,老娘可没那个功夫陪你磕牙!
且等着吧,奶奶我现在就寻寻你家的阴私短处,叫你这狗才在背地里给老娘弄鬼!
第30章
宓凤娘一旦下定了主意找何兰翠麻烦,便干劲十足。
先是跟巷口街坊们搞好关系,这些日子她沉迷赚钱连闲聊嗑牙的时间都没有了,因此回到巷口跟街坊们大聊特聊。
聊了半天就知道了最近何兰翠颇为嚣张,而且举止也极其反常:她忽然有钱了!
原本何兰翠是梳头娘子,丈夫在箍桶作,两口子都有手艺在身,日子本来也应当比宓凤娘过得好。
奈何三个儿子各个不省心,眼高手低看不起手艺人,不愿意承继爹娘手艺,上了年纪就游手好闲,镇日里闲游闲逛,与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有钱了就去酒楼花楼大吃大喝,没钱了就去爹娘手里讨要,讨要不到便偷家里的物件去买卖。
有三个儿子做无底洞,再厚的家底也被掏空了。
何兰翠原本也就是外头穿衣打扮勉强撑着体面,其实家里比大杂院中最穷的人家还空。
一件二十年前样式的衣衫洗得都快白了还在穿,鞋子破了洞就拿绣片缝上,总归是捉襟见肘。
谁知道这些天她忽然一改往日风格。
开口说要裁衣买首饰,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了起来。
“昨儿我见她买了好肥一只酱鸭子。”街坊们咋舌,“那走一路油滴得啊……”
“还有前儿个胡家头面行给她送来了好些头面冠梳。”
宓凤娘听得心头疑窦丛生,何兰翠哪里舍得那许多银钱?背后肯定有猫腻。
那多余的钱是哪里来的?
有位大婶边纳鞋底子边猜测:“难道是她哪个儿子忽然发达了?”
说完后她立刻摇摇头:“不应当啊。”
旁人不知道,他们这些街坊们还不知道吗?
何兰翠三个儿子一个赛一个烂泥扶不上墙,哪里会有出息?
何兰翠自己也不教训。
听说何兰翠早些年在乡下一口气生了三个女儿,老大被当场送了人,老二被家翁捏住脚活活淹死在尿壶里,老三被家里人捏着手脚撕裂,为的就是震慑女婴不许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