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落幕的夏天/灼夏(84)+番外
她现在觉得,她应该本身就不是学习这块料,以前拼死拼活才能到班里中游,现在都是吊车尾,从去年开始,在赵西延的鞭策下,努力了大半年,这几次考试才勉勉强强维持住三百多分,前三年的二本线都是三百九十多,她也不知道能不能够到。
赵西延觉得,这个分数已经比较好了,同期的陶可非,被爸妈耳提面命,这次联考才三百二十多分。
赵西延说:“还有一个月嘛,还有努力的时间,不着急。”
“唉。”
时间转起来走的很快,表上时针多转几个圈,时间就好像有了形状,方夏自己在本子上画了个日历,一天勾一个,做一整套卷子。
她做题时间比之前慢了很多,不是因为会写的慢,还是因为不会,但又想努力写出来,坐在桌前抠脑袋。
在图书馆时,赵西延看着觉得好笑,等她最后抠着脑袋放下卷子,眼神点点她头上的手说:“你把手放下来,我看那一块是不是被你自己抠秃了。”
方夏睃他。
赵西延说:“你头发本来就不是那种特别多的,再抠抠真能抠秃了。”
方夏好想瞪他,“你头发多。”
赵西延摇摇自己的头发,短短的发丝蓬松乱晃,谦虚说:“还行吧。”
“不要脸。”
赵西延笑,他还是更喜欢她这样生机勃勃的模样,拿过来她的答题卡,给她改分数。
“这次多少?”方夏忐忑希冀问。
“嗯……”
赵西延在改最后一道大题,这是一张数学答题卡,她把第一小问做出来了,第一问一般都是套路题,把椭圆的标准方程式求出来就能拿三分。
改完,他看一遍对的题在心里算分数,很意外,“七十八。”
方夏自己要惊呼了。
赵西延说:“下周最后一次联考,你可以试试,我觉得应该能上四百了。”
方夏心里开始紧张起来。
考试那天,她从吃过早饭就肚子疼。
文科班女生多,厕所能排队到外面,很多人来理科这一层上厕所,理科班的女生厕所也开始排队了。
方夏站在长长的队伍中间,心里想骂娘,最后骂起了《赤壁赋》,还是多背一会儿是一会儿。
开考前十分钟,她才上成厕所,然后发现便秘,只出来一点点就没时间了,只好赶紧收拾收拾进考场。
考试进行十分钟后,肚子奇迹般的不疼了。
古诗文真的考的赤壁赋,方夏整张卷子都写的很流畅。
六场考试结束,方夏觉得这回上四百应该不成问题。
晚上放学,几个人一块去后街吃小馄饨,赵西延看方夏胸有成竹的模样,心里也很期待。
周三那天,全校放假清理考场,为7、8号的高考做准备,赵西延特意去方夏班里看今天才出炉的成绩。
方夏站在班门口迎接他。
赵西延万分荣幸,“你在班里坐着就好了,不用出来迎接我。”
“……”谁迎接你了,这么大脸呢。
方夏提提书包说:“我已经收拾好了,走吧。”
“走什么走,去看看成绩去啊。”赵西延眉开眼笑,“有没有上四百?生日愿望是不是实现了?”
方夏心里要呕死了,她又找到了当初的感觉,越觉得做的顺的卷子,越考的不好。
她坏声坏气:“没有。”
赵西延“啊”住了,他继续往班里走,“没事,我看看成绩嘛。”
方夏伸手横在班门口,“何梅还没走,今天轮到他们组做值日。”
赵西延悄悄转眸看她一眼,迈进去的那只脚,不动声色地收了回来。
“答题卡和卷子都带了没有?”
“带了。”
方夏这回错出在往常最不容易出错的地方——第一场就非常顺的语文上。
她前两篇阅读理解全错,而在以前,赵西延给她特别讲过这些阅读理解题的做题技巧,一次都没错过。
方夏很沮丧。
“你老师讲了吗?”赵西延问她。
“讲了,但我没听懂。”
赵西延看着卷子上方夏选的答案,她从最开始就想偏了,越偏越远,做的也越顺当。
他耐心给她分析。
第一篇讲的是“爱情”“亲情”“友情”三者的联系和区别,作者将“爱情”放在最优的地位,其次是“友情”,最次是“亲情”,原因是“爱情”和“友情”都是人自己寻找的,更契合人的情感需要,但“亲情”是先天授予且无法改变的,更容易产生矛盾,最后分崩离析。
方夏不认同,她要把顺序完全倒转过来,她这么和赵西延解释:“按答案来的话,作者这个说法非常片面,就比如我,我在自己父母家过的确实不好,但如果大伯母不是我的亲人,她会愿意养我吗?她会愿意养贺啸磊吗?而且亲情是靠血缘维系这句话非常绝对,就像我爸妈,我们有血缘,但可以说没有一点亲情,反倒是没有血缘的大伯母和我有亲情。还有,如果是个没有任何关系的朋友,她会愿意养我吗?虽然小萝卜头的零花钱我们能共享,但要是让我去她家住,让她养我到大,是不可能的。”
赵西延觉得方夏说的对,也不对,因为如果是他,他肯定一百个愿意。
他也知道方夏为什么会错了。
作者和她的思想完全相反,又触到了她心里的逆鳞,她从一开始就按自己的理解来了,完全没深入理解作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