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幼崽牌大佬捕捉器(309)

作者: 积雪下的黑猫 阅读记录

眼前的几人就不说商阙了,单就路桀、君向泽就不是她们姜家能惹得起的人,更别说后来还陆续有人过来,来的人身份都还只高不低。

蒋家的蒋旭,苏家的苏熠,吴家的吴浩,王家的王星屹,李家的李景晟,傅家的傅向恒,沈家的沈暮辞。童家的童司彦,罗家的罗秉皓,陆家的陆云湛,施家的施砚书大约有二十多人陆陆续续地围过来。

听清楚原委后,均脸色不善地看向她。

李景晟他们原本是不打算来参加姜衡山的生日宴的,他姜衡山好大的面子值得他们去给他过生日宴?

不过后来听说皎皎要来后,他们才勉强参加一下这个生日宴的,不然他们看都懒得看姜衡山这种人一眼。

至于施砚书,他是因为家里的小妹妹施淮柔要来,才勉强来参加这场听起来就可笑的宴会。

只是这宴会还没进行到主场,他妹和她的小伙伴就被欺负了,这姜家未免也太没眼力见了。

不过最让他吃惊的是他妹妹这天天挂在嘴上的这个皎皎小朋友。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他身边这些站在京圈最上层圈子里的人,包括商阙都是来给这个叫皎皎的小朋友撑腰的,这份人脉就属实有点惊人了!

皎皎这惊人的人脉何止是他惊讶,在场来参加宴会的就没有一个不惊讶的。

那好奇探究诧异的小眼神,止不住地刷刷往皎皎身上打量。

敏锐地察觉到他们视线的皎皎,一脸疑惑地悄悄靠近爸爸的耳朵道:“爸爸,他们怎么都看着皎皎?”

闻言,商阙侧身挡住皎皎,脸色不善地看回去。

李景晟他们也扭头看向了他们。

对上他们视线的人纷纷转移开视线,尽管心里再怎么抓心挠肝地好奇,但还是抑制住了。

商阙这人可不是好惹的,更别说他身边现在还站了不少身份不低的人,他们就算是再怎么好奇,心里还是有数的。

最后这场以曹宇豪临时灵机一动掀起来的碰瓷事件,以姜衡山和陶皖陪笑着道歉结束。

站在不远处从头看到尾的周遗知道,皎皎他们这是在给他出气。

心情没由来的好了不少,他端着手里给皎皎他们夹的点心走过来,只是因为腿疼得厉害的原因,他走路的速度有点过于缓慢。

无人看见的角落,陶皖冷眼看了周遗的背影好一会儿,才转身离开。

对于陶皖来说,有些事它就像是陷入伤口里的石子,若当时就发现且及时将石子挑出来,伤口没多久就会愈合,甚至留不下疤痕。

可若当时没有发现这颗石子,任由它陷在伤口里和着血肉一起生长,四五年过去后,这颗名为仇恨的石子就会和血肉长在一起,融入骨血难以清除。

陶皖其实并不是割舍不下和姜暮晚这十五年的感情,在得知姜暮晚不是她儿子的那天,她在房间的厕所里吐了整整一晚上,吐得胃痉挛也无法停下来。

她恶心,恶心的同时又崩溃极了。

她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周遗。

四年半前,从周遗踏进姜家的那刻,怨恨的种子就再一次在她心里发芽,看见他,她就想起了沈清婉,想起了丈夫曾经的背叛。

她是陶家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珍宝,何时受过这种气?

于是她肆无忌惮地将心里的怨恨,发泄在这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身上,姜衡山对此的视而不见让她很是高兴,她认为在姜衡山心里果然还是她最重要,那个女人比不上,她的儿子也任由她磋磨。

四年半的时间足够她将对周遗的怨恨融入骨血,怨恨他,对他不好已经成为了她日常中的一部分,没想到到头来周遗才是她的儿子。

她真正的儿子被她肆意谩骂欺辱,除开遍身的伤疤外,还弄了个几乎终身残疾的后遗症。

就算是现在,看见他的脸,她心里升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厌烦,她比谁都明白,自己给不了周遗任何一点爱。

十年半的空白,四年半的怨恨磋磨,早就将这段母子情给消磨得干干净净。

她接受不了,接受不了自己的儿子是周遗,接受不了自己丈夫的背叛,更接受不了他如此对待算计她怀孕十月用了半条命生下来的儿子。

得知真相的那刻,陶皖心里就有了决断。

她陶皖,陶家的天骄之女何时受过这种欺辱算计?!

若按正常程序那样走的话,法律上最多只判姜衡山一个遗弃罪,甚至他还可以用自己不是故意的,小孩刚出生长得都是一个样,身为男人的他怎么辨别得出来,这种荒唐且离谱的话达到脱罪。

可陶皖她不可能满意这样的结果。

欺辱了她,要付出的代价可不止这点。

她要的是姜衡山和姜暮晚的命!

她要姜家的产业完完全全落在周遗手里!

她要姜衡山所有的算计都落空!

她的儿子以后会成为姜家的执掌人,而他和沈清婉的儿子会和他们一样化为一捧黄土!

时间犹如沙砾,不知不觉就从指缝间溜了个干净,一转眼就又是五年。

这一年出了件大事,姜衡山、姜暮晚、陶皖三人在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出行中不幸出了车祸。

被发现时三人均已死亡,没有丝毫抢救的可能。

初闻这个消息时众人是震惊的,脑海里瞬间怀疑的就是现在已改名为姜翼的周遗。

当时心里的想法是这是个狼灭啊,这么狠,一朝潜伏五年,就弄了个团灭。

结果最后出来的行车记录仪证明这件事和姜翼无关。

事情的起因是三人当时爆发了激烈的争吵,驾驶位上的陶皖情绪太过激动,直接一脚油门直冲冲地冲下了悬崖,在这途中她甚至连踩刹车的迹象都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