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他追悔莫及(42)
姜净春见这人穿的衣服,认出他是姜家的奴仆,她不明白他这么着急忙慌来寻她是做些什么?
她眼皮一跳,难道是家里头出什么事了不成?
她问,“这是怎地了?”
那人急切来寻她,可真见到她,现下却又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开口。
姜净春看他这般犹犹豫豫,着急得不行,她问,“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呀。”
那人看着姜净春叹了口气,便附到她耳边,同她说了姜家发生的事情。
他说......大小姐找到了,就是当年走丢的那个大小姐,姜净慧。
姜净慧找到了,那她是谁啊。
她难道不是姜净慧吗。
*
姜净春活了十几年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假千金啊。
回去姜家的路上,那人已经将前后因果说与了她听。
姜净慧三岁那年走丢过一回,李氏带着她去山上的寺庙祈福,结果在路上,一不小心没将人看住,就将人看丢了。后来姜家的人、李家的人,甚至是顾家的人,到处都在找走丢了姜净慧,只可惜,仍旧是一无所踪,姜净慧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了无踪迹。
找了整整一个月,李氏伤心欲绝,成日神神颠颠。
姜南找不回女儿,也怕妻子是叫邪祟缠上,没了办法,便带着李氏再去山上拜佛,意图去除晦气。
可没想到,竟就在那佛堂中,见到了一个同姜净慧生得□□成像的孩子,李氏当即扑了上去,说那是她走丢的的孩子。
或许是因为两个孩子生得实在有些像吧,那个时候大家也都没有多想,认为那个寺庙中碰到的孩子,就是走丢的姜净慧。
回来之后,大小姐走丢的事情发生之后,姜南就不许旁的人再去提起。
府内上下的人也就没有多想,都心照不宣地去不提此事。
可是到了今日,姜南却忽地从外头带回了个姑娘,说她其实才是当年走丢的姜净慧。
事情弄了这么半天,那现在的姜净春算是什么?
姜净春也不知道自己算是什么。
她回了姜家,去往崇明堂。
府中上下气氛奇怪,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周遭人看她的眼神都古怪了几分,她步伐极慢,实在不知该怎样去面对那样的场景。
算起来,姜净春替她过了那么十几年的好日子。她回来了,那她这些年过得好吗?
而自己又该怎么面对她,怎么面对父亲母亲?
人若倒霉起来,喝水都塞牙缝。
方才经了顾淮声那样的事,却又传来了这样的事情。
姜净春即便是再不愿意面对,却也没有办法,她磨磨蹭蹭还是走到了堂屋那里。
她站在外头的廊庑下,听到了里头颇为热闹的声音。
好像是姜南的声音,他说话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沁着喜意,同平日那副冷漠的样子全然不同。
“你这些年受苦了,好在爹爹总算是寻回你了。你可还记得,这是你的哥哥,这是你的母亲,哎,当年你走丢了的时候,也才刚到三岁,应当都记不得事了吧,好在是寻回来了......从前你在姜家是大小姐,回来之后也还是,你放心,没人能抢了你位置......”
姜净春在外头把姜南的话听了个彻底,手中的帕子都要被搅烂了。
姜南或许是无心说得这话,可听在姜净春的耳中却格外刺耳。没人能抢了她的位置......她就像是一个小偷,霸占了她的位置十几年。
屋子里头姜南的声音喋喋不休,偶尔还有姜润初的声音,他的声音听着十分温柔,同平日里头和她说话的时候全然不同,他是不是其实早就知道她不是他的亲妹妹?现下他的妹妹回来了,他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他们沉浸在喜气之中,独独李氏不怎么开腔。
逃避虽然可耻,可着实有用。姜净春不敢进去,不知怎么面对这样的场景,她转身就走。
可是就在这时,二房的母女从外头进来,是林氏带着姜净芳过来。她们很快就听说了崇明堂这处的风声,这样大的事情,她们自然是不能错过,等不及就来了此处想看热闹。
两人刚好撞见了想要夺门而出的姜净春。
三人撞个正着,那两人的脸上止不住有些看笑话的幸灾乐祸。
林氏道:“哎呀,净春你这是要往哪里去呀?里头正热闹着呢,怎不进去瞧瞧?”
姜净芳也不怀好意道:“就是,堂姐是要往哪去呢?”
那两人声音亮堂,几句话间就吸引了屋里人的注意,姜净春再想走也已经来不及了。
她看了那两人一眼,眼中带着幽怨,最后沉沉地呼出了一口气,罢了,迟早是要面对的,早些晚些,都要面对的。
她回过了身去,往里面走去。
看到她来,方才和乐的气氛好像一瞬凝固,气氛之中浮现着一种微妙的尴尬。
姜净春知道,应当是她的出现,打搅了他们的团聚。
她的视线不住看向了那个被寻回来的真千金身上。姜南和李氏坐在上方,姜净慧坐在姜润初的旁边。
乍一看,她同她的眉眼之间果然有几分相像,只是相较之下,姜净慧的看着更叫温婉成熟一些,她一身素白衣裳,通身无饰,只有挽起的发间插着一只简陋的木簪,这等堪称粗朴的打扮却也不叫她显得清贫,反倒有股别样的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