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古海带头走向那群人。
其他人纷纷动作。
近了看村子比从山上看还要大许多,粗略算下来少说三四百座院子。
大概是因为村子老龄化严重的原因,真正有住人的也就百来户。
进村之后,古海一群人注意力就被那些建筑吸引走,胆子大如黄江之流的已经拉了身边的人在筹划等会儿要去逛逛。
李季夏是做室内设计的,对建筑挺有兴趣,一路下来眼睛就没停过。
这也让他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村里的建筑跨度都挺大,而且都是成批的,就好像每隔个百年就会批量重建一次。
这就有些奇怪了。
李季夏打量期间,他们已经跟着村里的人走到村子后方一段。
因为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他们特意选了相邻的两家人。
“就是这里了。”领路的阿婆停下看向左方的一座院子,“我家有三间空房,可以住六个人。”
“我家两间房。”旁边另一个大爷道。
一群人都看去,两间院子都是木梁瓦房,而且都已经有些年代,看着倒是古香古色挺美,但住着绝对不会太舒服。
李季夏几人对视一眼,分起房。
“我们三个女生住一起吧。”古欣道。
这次副本他们一共九个人,古欣三人分出去后,就剩下六个大男人。
“我和易文玉一屋?”李希看向李季夏和时牧。
李季夏和时牧吵架的事他们都知道,时牧状态不好他们也都看出来。
“不——”
“好。”
李季夏到了嘴边的拒绝还没说完,时牧就打断。
话音落,时牧不给李季夏再说什么的机会,径直向着阿婆家院子里而去。
李希三人对视一眼,纷纷看向李季夏。
虽说那是李季夏和时牧两个人自己的事,但他们也算是看着两人走到一起的。
“你也是学生?”面对三人探究的视线,李季夏正不知该作何反应,一旁的阿婆就开口。
几人看去,阿婆正上下打量易文玉。
“不是说好了来的都是年轻学生?”阿婆道。
易文玉老脸一红,“……我是老师,跟着一起来看看热闹。”
易文玉是来这里的一批人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已经四十多。
阿婆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满。
她转身向着屋内而去。
被嫌弃,易文玉哭笑不得。
阿婆离开后,旁边院子里的那大爷爷走开。
“山里没信号。”趁着没人古欣压低声音道,“有事直接联络。”
李季夏掏出手机看了看,果然没有信号。
“你们发现了吗,这村子怪怪的。”李希道。
“好像只有老人,一个年轻人都没看到。”易文玉点点头。
“会不会是都去外面打工了?”新人中一人道,“我看了下,村里的人好像都是靠种地过活,过得好像挺清贫的。”
“不是没有可能,但一个都没有就很奇怪了。”李希还是坚持。
李季夏倒没注意到这个,他注意力都在那些建筑上,他把自己发现的说了出来,“……城里寸土寸金,建筑到了一定的年限推翻重建很正常,但村里很少会这样。”
“这确实挺奇怪。”
易文玉几人都朝着周围看去,在他们看来这些建筑都挺古旧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李季夏他们根本发现不了。
几人朝着周围看去时,才发现附近几家院子的原住民都正偷看他们,包括隔壁院子的那大爷。
见他们看去,一群人立刻移开视线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李季夏一群人眉头都皱起。
那群人看他们的眼神和在村口时一样,就好像在衡量什么货物。
这村子到底怎么回事?
“这次来的人这么多,接下去怎么办?”古欣问。
上个副本徐如一家一共也就四个人,就算无法精确目标,范围也始终就在四个人身上。
这次不同,这次光古海他们就足足二十多个,更何况还有村里那百来户人家。
“走一步看一步吧。”李希叹息一声。
“那还打探消息吗?”
“探,多了解点总归不是坏事。”李季夏顿了顿,又补充一句,“尽快弄明白这村子是怎么回事。”
李希几人点点头,现在也只能这样。
商量完,一群人各自向着自己的院子而去。
李希、易文玉、两个新人以及李季夏、时牧住在阿婆的院子,古欣和另外两个新人住在隔壁大爷家。
房子是类似两个四合院相依的布局,外面的院子是客厅厨房和大院,后面的小四合院则是住人的地方。
阿婆住在最右边靠近厕所的那间屋,李希和易文玉选择了与李季夏、时牧相邻的左边,两个新人住到了正对客厅的那间。
阿婆一进院子就回了自己房间。
李季夏几人到达后面院子时,时牧已经在屋里。
目送李希他们进门,李季夏在门口犹豫了会儿后才推开门。
屋内,时牧正检查房间。
上次的副本也是,时牧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检查。
进门的一瞬间,李季夏就觉得连空气都变得尴尬。
时牧背对他检查柜子,柜子中只一些冬天的棉被,因为在山里湿气重,柜子里一股霉味。
李季夏试图给自己找点事做,但他一没带行李二屋子空空,根本无事可做。
“我去看看古欣她们那边什么样。”李季夏有些受不了那氛围,转身向着门口而去。
从刚刚开始就一直忙个不停的时牧停下动作回头,“为什么不接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