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郡主薄情(140)

作者: 瑕观 阅读记录

几人一路沿着房舍走到马场,看到了拴在马棚里的马,七公主笑道:“总算有我们西陵更好的了,我们西陵的马儿更好。”

三皇子笑道:“不得无礼。”

“这是事实,我们大梁与西陵的茶马交易由来已久。”李弥说着看了一眼明檀。

明檀这会儿插话道:“而且,公主,这正是你们西陵的马哦,下回可要给我们一些好马,我们可都拿好茶去换的。”

七公主脸一红,看向三皇子,小声道:“皇兄,这真是我们西陵的马啊?”

三皇子无奈道:“是。”

“谁负责的与大梁交易,怎么给人家这样的马?”七公主不满道。

三皇子差点翻白眼,她这妹妹,与郡主关系好得太过,不是好事,什么都往外说。

“是你四哥,你回去找他。”三皇子道。

那边兄妹两人说着话,明檀则与李弥对视了一眼,刚才两人自然而然地一唱一和,挑明了西陵拿次马充好马之事,此间默契,只用一个眼神便知,这叫他们一时心神皆有有些荡漾起来。

明檀想着李弥今日还与她置气,自己虽开不了口道歉,不如这会儿顺势而下,便对李弥莞尔一笑。

李弥也唇角一弯。

三皇子与七公主在看马儿是不是真是他们西陵的,这会儿已经饶到马儿的另一侧。李弥便趁他们不注意,狠狠握了明檀的手一下。他速度极快,明檀还没反应过来,他手已经松开了。

明檀瞥了他一眼,见李弥眉眼柔和了几分,应当是不生气了,便也不与他计较。

李弥与明檀只顾防着三皇子与七公主,两人双双把柏绮漱给忽视了,未曾想两人这一举一动,全落在了柏绮漱眼里。

“还真是我们西陵的马啊。”七公主绕着一匹马看了一圈,最后道。

明檀笑道:“公主不必介怀,只是这几匹马不算好而已,毕竟是给学子们平日授课所用。”

明檀为西陵挽回一些颜面,七公主果然又高兴起来。

李弥道:“咱们该是琴室了,下一堂课,学琴。”

几人往后走,明檀看到柏绮漱,这才想起她来,心道刚才李弥偷握她手,多半被这位瞧见了。但这位就算瞧见了,应该也不会说的,毕竟她还想抢李弥的。

不过,明的不会说,暗中就未可知了。前头已经有人离间她和李弥,未必不是这师徒俩做的呢。明檀觉得还是得防着她们点。

几人来到琴室,这会儿学子们俱已到齐,教授琴艺的龚先生也到了。

龚先生授课前,讲了一些琴上的轶事,提到了自己曾经的同窗,琴艺乃在自己之上,只是寻常人听不到他抚琴了。

众人有知道的,也有不知的,便有人追问此人是谁。

龚先生看着明檀,但笑不语,明檀大大方方笑道:“龚先生说的这位同窗,便是家父。先生,家父知我要来听先生授课,叮嘱我告知您,您的琴艺远在他之上。”

龚先生哈哈一笑,手一挥,在琴弦上抚出乐曲。

李弥看向明檀,目光灼灼,他还未曾见过檀儿抚琴呢……

第80章

◎“也叫我等你一回嘛!”◎

明檀撞上李弥的眼神, 一眼便看出他的心思。明檀平日极少在人前抚琴,见识过她琴技之人寥寥无几。今日本也只准备敷衍过去便罢,即便看到李弥这样期待的眼神, 明檀也没想着要一展琴艺。

龚先生授课很是自由,他自己一曲抚罢,便叫每人各自抚琴,他再从旁指点。龚先生认为“乐”是讲究天赋天资的, 在他看来, 无天赋之人, 就是练到死, 也只能听个响罢了。

明檀单手随意拨着琴弦,不成曲调,三皇子与七公主皆通音律, 两人弹奏他们西陵的曲目。

李弥也无心抚琴,时不时看一眼明檀,两人偶尔视线对上, 李弥觉得明檀懂他的意思, 但就是不肯为他弹奏一曲,心下感觉一阵无力, 连看向明檀的神情都带着哀怨。

明檀并不管她,只顾自己随意拨弄琴弦,像是初初学琴的稚儿。

倒是坐在李弥身后的柏绮漱, 使出了浑身解数, 引得了龚先生的主意。

龚先生来到柏绮漱身边,听她弹奏一会儿后, 颔首夸了一句:“有些天赋。”

柏绮漱得了龚先生的夸赞, 七公主便凑过来问明檀:“郡主怎么不好生弹奏一曲?”

“技不如人, 就不献丑了。”明檀笑道。

“莫非郡主不擅音律?”七公主觉得难以置信,她从小便知大梁的贵女们,琴棋书画得样样精通,琴是放在头一位的,明檀怎么可能不通音律呢。

明檀笑道:“略知一二,但志不在此。”

七公主小声道:“其实我也不太喜欢。”

两人相视一笑,竟凑到一处,就着一架古琴,一人一手在那拨着琴弦玩。

若是旁人授课,见到两人不务正业定然要恼怒的,但龚先生瞧见之后,反而朝她们笑,半点都不见生气。

七公主轻声道:“你们这的先生,脾气都好。在我们西陵若是像咱们这样,得挨戒尺!”

明檀笑道:“只是这位先生比较特殊,也有严厉的。”

“我教你我们西陵的曲子呀。”七公主忽然道。

“好啊。”明檀笑着应下。

“没有曲谱,你能记住吗?”七公主觉得明檀说自己只略通音律,担心教不会她。

“试试吧。”明檀应道。

七公主回到自己的席位上,看了一眼明檀后,开始拨弄琴弦。明檀一边听七公主抚琴,一面手轻轻在琴身上五指交替敲击着。

等七公主一曲弹完,才转过头,只见明檀双手已经放在琴上开始抚琴。

上一篇:明月曾照小重山 下一篇:喜路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