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郡主薄情(94)

作者: 瑕观 阅读记录

“真想早点到大梁的国都去瞧瞧,明日就出发才好呢。”七公主道。

明檀笑道:“大梁国都不会叫公主失望的,不过将士和马匹都要歇息几日, 才能保证准时回京, 公主就多等三日吧。”

“不过我们西陵的国都也不会输给大梁国都的!”七公主又道,“或许有机会, 明檀郡主也去我们西陵国都瞧瞧。”

“多谢公主相邀,不过这事,我可做不得主。”明檀笑道。

七公主道:“我们这次进京, 也会请大梁皇帝派使者去我们西陵, 有来有往才能长久交好嘛!”

“公主说得极是!”明檀由衷夸了七公主一句。

七公主把西陵夸赞一番后,生硬地将话头转到李弥身上。

“听说李特使还是国子学的学生?”七公主道。

“是, 李大人还未选官。”明檀道。

“跟我们西陵不一样呢, 在我们西陵的话, 他这样的身份人品,到十五岁就有官职了。”七公主道。

明檀笑道:“确实不一样,各有各的好。”

七公主摇头:“还是你们大梁好些,经过国子学教导,再选拔上来的人才总归不一样的。我已经期待去国子学听讲的那几日了,一定很有趣。”

“定不会叫公主失望。”明檀道。

“要是我们西陵也能办国子学,兼考科举就好了,但肯定会遭到所有大臣反对的。”七公主叹道。

“不愧是公主殿下,心系西陵国朝,心性不让须眉。”明檀称赞道。

七公主转头看明檀:“郡主瞧着与我一般大,说话倒是客套老成。”

明檀闻言冲七公主笑,她想起前世七公主与她说过一模一样的话呢。

明檀这一笑,叫七公主愣了神,她脚步微顿:“郡主笑起来当真极美。”

“多谢公主夸赞,公主气度不凡,却是我不能相比。”明檀道。

七公主心下有些得意,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她可是公主!明檀不过是郡主,自然比不得她。

“郡主过于客气了,我们要相处好长一段日子呢,随意些便好。”七公主道。

明檀笑着应了声是,想起前世更多与七公主之间的事来。若是还能如前世一般成为好友,明檀心里也是极乐意的。可惜,与前世不一样的是,她们之间夹着一个李弥。

想到李弥,明檀就想起昨夜,李弥突然握她的手……如今她和李弥,抱过了,背过了,手也被握过了,这要是传出去,只怕她当真非李弥不能嫁了。

几日一晃而过,琅琊关于将军府皆无事发生。

转眼到了回京前一晚。

这一晚有送别宴,宴前,裴昂邀请李弥与明檀去了他的书房。

李弥与明檀在裴昂的书房前相遇,两人对视一眼,心下皆明白裴昂要做什么,李弥微微颔首,做了个请的手势,让明檀先进了书房。

两人一进书房,裴昂便迎上来,对两人单膝跪地行大礼。

明檀忙道:“裴将军快请起。”

李弥则忙上前去将裴昂搀起来。

裴昂这几日劳心劳力,眼见着比明檀他们刚来时老了几岁,他被李弥扶起后,又冲两人拱手:“郡主,李大人,我写了折子,还请两位帮我带回京,呈给皇上。”

李弥看了一眼明檀,明檀道:“小事一桩,将军放心。”

裴昂面露难色,但终究还是开口道:“求郡主与李大人为末将美言几句。末将也不是为自己辩解,近来府内与城中的事,末将确实有失擦之责,末将愿意领罪。只是,实在放不下琅琊的将士与百姓。”

明檀不知裴昂的话里有几分真意,只应道:“裴将军在琅琊建功卓著,皇上不会埋没将军的功劳,将军请放心。”

裴昂心下有些失望,郡主没有应承他。

“多谢郡主宽慰,有郡主这话,末将就放心了。”裴昂说着,从书案上取了封信,递给明檀。

明檀接过信,放进袖兜中。

“时辰不早,快道晚宴时分,末将送两位。”裴昂道。

裴昂将明檀与李弥送出书房,明檀先走了一步,李弥则脚步略慢,被裴昂叫住:“世子,留一步。”

明檀听到裴昂的声音,径直朝前走,没有管两人。

裴昂道:“世子觉得,我应该留在琅琊吗?”

李弥见明檀没等自己,一个人先走了,看了一眼明檀的背影,又看裴昂,道:“我若是将军,会主动请离。”

裴昂叹一声:“世子不信我刚才的话吗,我当真不是舍不得这个大将军的位置,琅琊城算是我看着建起来的。”

李弥见明檀越走越远,道:“个中利害,将军应当是最清楚的人,我若是将军,一定会主动请离,再安抚好裴家,再图其他。言尽于此,将军,下官告退。”

没等裴昂再说什么,李弥就快步追着明檀而去。

裴昂看看李弥的背影,长叹了一口气,这个李世子,还当真看得真切。他若是不想离开琅琊,凭借裴家的地位与声望自然也有办法,但那样只怕会触怒皇上。长此以往,于裴家可不是好事。

裴昂回到书房,来到书案前,想着该怎么给家中去信。

李弥大步追上明檀,道:“郡主走那么急,都不等我。”

明檀没吱声,自从那日李弥握过明檀的手,这几日明檀对李弥明显又冷淡得多,除了公事,几乎不与他说话,晚上也不肯让他送。

李弥自顾自道:“郡主可知裴将军留我说什么?”

“不知。”明檀道。

“他问我,他该不该留在琅琊。”李弥道。

明檀冷声道:“裴家不愧是世家大族,出了这样的乱子,裴昂竟然还能说该不该留,而不是能不能留。”

上一篇:明月曾照小重山 下一篇:喜路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