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
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和反派回顾自己落入主角团陷阱的过程一样不可思议。
每一步都是我思考后走出的, 但走出的结果怎么这么惊吓呢?
钟鹫看得心满意足:
虽然逻辑链是我帮忙梳理的, 但果然还得是王一才能将我口述出来那么干巴巴的东西写得这么跌宕起伏呀。
王一的脑内一定从不无聊。
在发布完智斗剧情后,王一对读者们说:
“谢谢大家对这部分剧情的喜爱。”
“我再次声明,这部分剧情不是我一个人写的,是与一个大神合作的产物。”
“相关收入我会分成给大神。”
在看到这段声明的第二天, 钟鹫就收到了来自王一的转账。
王一说:“谢谢你帮我梳理逻辑链,这是我打赌赢来的。请务必收下。”
跑到王一家中看过王一发文后台的小绒毛知道, 这笔钱是那十二章的当前总收入乘以一百。
王一还对钟鹫说:“先转你这么多, 后期可能还会有更多。”
小绒毛还知道, 王一是打算把这十二章的未来所有收入都转给钟鹫。
小绒毛:
就这种转法, 王一还觉得是她占了钟鹫便宜。
因为被这十二章吸引来的新读者,多少会看看此文的其他章节。
也就是, 这十二章助王一扩大了读者盘。
但钟鹫不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大的贡献。
钟鹫认为, 那文能吸引到新读者, 尤其能留住新读者,主要还是靠王一的文笔。
钟鹫:
智斗主干有什么新鲜的,都是些套路。
能把套路写得引人入胜才是本事。
我最多就该收点咨询费吧, 现在这笔已经多得过分了。
王一:“请不要推辞。以后我还打算长期与你合作的。你要是不收下, 我哪好意思经常找你。”
钟鹫揶揄:“有那么多打赌?”
王一眼神略飘忽,但还是强行镇定地维持了这个她很怀疑已经被看穿了的谎言:“对,有, 特别多。”
王一:
被看穿了又怎么样?只要钟鹫不点破, 合作就可以继续。
而看透一切却善解人意的钟鹫不忍心看我尴尬,当然便不会点破。
钟鹫:“合作没问题, 但如果要长期合作,费用就不能这么算。我们需要制定一份严谨的、法律认可的合同。”
王一听到“严谨”就头大。
和之前与钟鹫一起梳理剧情逻辑链时一样头大。
于是王一连忙改口:“其实合作次数也没那么多。一年最多一次吧。”
一本一段智斗点个睛就是极限了,再多我会秃。
钟鹫:“这样啊。一年一次的话,大概就再合作两次而已,确实也不用太计较。毕竟大学如果我们考到不同的城市,就很难再合作了。”
王一不同意:“怎么会?商量可以全部在网上进行呀。我们的合作内容又不需要实地考察。”
钟鹫想了想,笑起来:“也是,这才是安乐椅侦探呀。”
王一:“什么?”
钟鹫:“我的偶像与目标。”
除了王一这边支付的报酬过高、让钟鹫经常琢磨该如何回报王一外,其他咨询收入就让钟鹫觉得很能接受了。
比如,
帮忙找到一只猫,收到两百的感谢费。
帮忙找到一个被困在坑中、家人以为他走失了的儿童,收到五百的感谢费。
帮忙找到一个躲起来的通缉犯,收到五万的奖金……
钟鹫惊讶:“哎,这个通缉犯的奖金这么高的吗?是很危险的人?”
负责给钟鹫发奖金的警察更惊讶:“你不知道?”
钟鹫:“我是看那人鬼鬼祟祟、一遇到警察就躲起来的样子很可疑,就先报警了。还没来得及看悬赏。”
警察夸奖了钟鹫的警惕心,并建议她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更警惕一些。
最好能先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再动手。
钟鹫:“好的,我以后会更小心的。”
有时,钟鹫也会遇到让她为难的请求。
同学:“钟大神,你能看出老师们出好月考卷子了吗?卷子藏哪儿的?”
钟鹫:“请好好学习,独立答卷。”
同学:“所以你果然知道?”
钟鹫:“我没研究。”
同学们继续请求。
有所耳闻的老师则召唤了钟鹫去办公室谈话,委婉地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钟鹫强调:“老师,我真没研究过试卷出题情况和放置位置。”
老师:
“我们都相信你,钟同学,请继续保持。”
“请务必不要告诉其他同学,出好的试卷就锁在这张办公桌的柜子里。”
“也不要告诉他们,钥匙在我的外套里,我经常把外套放椅子上。”
钟鹫:“……”
晚上时,钟鹫对经常来她房间看望她的小绒毛说:“压力好大呀。”
小绒毛:能笑着说出来的压力是不会压垮你哒。
连长期无视钟鹫的一家三口都听说了钟鹫的明察秋毫。
钟鹫的亲妈因此将钟鹫叫到一边,单独斥责她:
“作为学生,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别搞那些哗众取宠的玩意。”
“你就这么缺乏存在感、非要博人眼球吗?”
钟鹫看着眼角已有不少皱纹的亲妈,没有指出真正渴求存在感、渴望被关注的,正是她这个发现第二任丈夫越来越少关心她的中年女人。
钟鹫轻声问:“明明有自己的事业,却不断地讨好丈夫、讨好继子,你累吗?”
亲妈难以置信地瞪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