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缘村现在发展得……
虽然不能说好,但也算衣食无忧。
从荒村发展到这样,也算是一份可以夸一夸的政绩。
白天时,小绒毛躲在没人的角落翻纸质文档。
这时候,小绒毛才终于明确感受到自己进入的这个情绪场是现代社会。
因为图书馆里的人实在不多。
还有的人虽然进了图书馆、借了书、坐在椅子上端端正正地翻开了书,但看了没一会儿就开始玩手机。
晚上等图书馆关门后,小绒毛打开了公共电脑,查看网络资料。
经过一天一夜的信息收集,结合方凝芝所讲故事的模糊时间线,以及不被记入地方志的、网络上流传的“我听我姥姥说”这类野史,小绒毛大概猜到了方凝芝一提到就激动、以至于无法详细讲述的死亡经历是什么。
既有迷信,也有拐卖。
方凝芝死之前的一两个月发生了暴雨,造成了严重洪涝。
有招摇撞骗的人说可以通过做法来平息暴雨、消退洪水。
但需要特定命数的祭品。
方凝芝和她的婆婆应该就是被选中的祭品。
设置这个骗局的人目的并不是直接从已经吃不饱了的村民手中弄到三瓜两枣,而是想将方凝芝等人卖掉。
方凝芝这样漂亮柔弱的年轻姑娘可以卖。
以为方凝芝祖孙不祥、献祭了她们后村里便能风调雨顺的其他村民同样可以卖。
有的当作人卖,有的拆开来卖。
村里有人发现了这个阴谋,但他们的选择不是反抗,而是加入。
他们殷勤地对阴谋者说:
“卖掉那些好卖的、价格高的,其他人可以当你们的帮手啊。”
“只要给一口饭吃就行。”
阴谋者同意了。
方凝芝应该是那个最好卖、能卖出最高价的货。
所以村里其他人只要愿意放下良心,便有机会从受害者转为加害者,唯独方凝芝没有选择权。
方凝芝的婆婆为了保护方凝芝而死。
加害者为了震慑方凝芝、为了吓破她的胆、让她再不敢反抗,杀害婆婆的方式应该非常残忍。
自称是知情者后代的网友说:
“被害死的婆婆既恨那些加害者,又无比担心自己的孙女,于是化为厉鬼屠戮了外来的加害者,以及村里的所有帮凶。”
“最终,怨村活下来的只有孙女一人。”
“孙女在痛苦中安葬了婆婆的尸体,一把火烧光了罪恶的村子,之后便不知去向。”
有网友指出逻辑漏洞:“不是说那是暴雨没完没了的时期吗?那么容易就烧掉一个村子?”
自称是知情者后代的、讲故事的网友:
“厉鬼的怨气蒸发掉了所有潮湿,所以村子变得好烧了。
“而且随着怨村被烧成飞灰,厉鬼残留的怨气也升腾至空中,引得雨神叹息,终结了那场大暴雨。”
“所以,那对不幸的祖孙确实可以算是完美完成了祈雨的献祭。”
其他网友:“……靠,这槽点多的。”
小绒毛对自己拼凑出的故事并不满意,觉得里面依然缺失了很多关键信息。
此外,小绒毛还找到一篇以怨村传说为背景的小说。
但那篇是比“知情者的听姥姥说”更明显的编故事,可以明确看出小说作者的逻辑思路与感情偏向。
第855章
在那小说中, 还能看出笔力不足的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刻意把控。
绝不是旁观记录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可能全文描写真实取材的内容就只有一两句话。
而且这篇虚假含量过高的故事还坑了。
只写到一个受害者逃跑失败被抓回村子,这时婆婆与孙女都还活着。
小绒毛:唉,时间太久远, 活着的亲历者太少, 几乎找不出物证,所以果然无法还原出真相了叭。
第二天早上,图书馆准时开门。
第一个走进的管理员大爷一眼便看到了趴在公共电脑显示屏上的猫。
他不满道:“嘿,现在这些猫, 真是越来越不怕人了。都是那些动不动就自称猫奴的小年轻惯出来的。”
大爷一边说着,一边走向小绒毛。
小绒毛盯着大爷的动作。
在他即将伸手抓它时, 小绒毛灵活跳到地上, 绕着大爷的脚边转了半圈, 然后跳到了一个书架上。
大爷:“哎哎哎, 下来下来,猫爪子抓起书来不得了。你该不是已经抓破书了吧?”
小绒毛伸出两只前爪给大爷看:瞧, 一点点纸屑都没有哦。我没有搞破坏, 人类不要冤枉我。
大爷没领会到小绒毛的自证意图。
他以为猫伸爪是在挑衅自己, 于是挽起袖子,抄起扫帚。
小绒毛:喂,人类, 你真觉得你挥舞扫帚的破坏力比我的爪子小?
大爷可不像小绒毛以为的那样对驱赶猫缺乏经验。
他用扫帚头一下一下地戳向小绒毛, 有时还画个圈,或者突然来个小幅度横扫。
逐渐的,小绒毛被动得很有技巧的扫帚头吸引了注意力。
等小绒毛再回过神来时, 发现自己已经跳到了图书馆大门外。
小绒毛:“喵?”
大爷对小绒毛摆了两下手:“去去去, 你找个能蹭吃蹭喝的地方玩去。图书馆规定不能带食物进来,对猫有什么好玩的?”
一个图书馆的常客笑道:“也许这是一只文化猫?”
大爷:“文化猫这么轻易就被扫帚吸引了?”
小绒毛:我只是在小村子里无聊久了, 一出来看到什么都新鲜。
大爷又对小绒毛挥了一下扫帚,恶声恶气地说:“还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