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当上首辅了(53)
宋予归在看过肉菜都没问题后便让他们将所有的菜都送到食肆后院放好, 在账本上记好今天买菜的详细支出, 方便季轻和做账。
他这次考完院试书院有十五天的假期,可以在家好好的帮林知秋经营食肆, 开业初期最是手忙脚乱的时候,两个人一起还好点, 等这段时间过去了, 食肆也开始慢慢步入正轨, 林知秋就会轻松很多。
林知秋将洗好的下水放到锅里开始炖煮, 底料昨晚就已经炒好,菜和店里的卫生都有人去弄, 他一时间还有点不适应,在一旁的位置上干坐着。
宋予归看他这样子偏头笑了一下,从柜台拿了本书递给他,是他抄好的一本菜谱,“给,无聊的时候就看看这个,以后增加菜品的时候说不定能用上。”
这本菜谱上有很多之前没做过的,正好可以给林知秋看看打发时间。
林知秋接过菜谱开始看起来,这本菜谱是之前在书院的时候抽空抄的,在他脑海里的资料库里找的,步骤齐全,各个菜系都有。
他还分了类,为了方便林知秋看懂特意写成日常用语。
到了晌午时分,食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不少都是昨天闻到香味但是没吃上的,今天特意过来尝尝这个新式的火锅是什么味道的。
林知秋将菜谱收好,跟宋予归一块到灶房忙去了,两人搭配上菜的速度明显提升,今天的客人明显要比昨天的多。
期间有跟林知秋比较熟的客人跟他提了个建议,“林掌柜,你家火锅倒是挺好吃的,但是像我这样一个人的,总感觉一个人吃一大锅有点浪费。”当然最重要的是会有种孤家寡人的感觉。
林知秋想了想说道:“好的,我会想想办法的。”
那人听到自己提的意见被采纳也很高兴,“好,要是有了适合一个人吃的,我会常来光顾的。”
送走那人,林知秋回灶房开始想怎么才适合一个人吃,去打口小点的锅?但感觉不是很适合。
林知秋跟宋予归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宋予归想了下说道:“不用特意去打个小点的锅,太麻烦了,客人想吃的就是火锅的味道,你可以想想其他的办法。”
林知秋听完也觉得没必要,而且小锅还得搭配小的火炉,稳定性没有那么强,要是不小心被旁边的人撞到桌子说不定会翻,火锅那么烫要是泼在身上就不得了了。
而且他相公说的没错,吸引客人来的不就是火锅的味道嘛,或许可以让客人选好菜,他在灶房里煮好再端给他,这样既能尝到到火锅的味道又很适合一个人吃。
林知秋把这个想法跟宋予归说了一下,得到了宋予归的肯定,“这个办法好,秋秋真聪明。”
其实这个就是冒菜的做法,他刚刚当然可以直接告诉林知秋这个办法,但是如果林知秋一遇到难题他就把方法告诉他,不给他思考的机会,那林知秋也就会渐渐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成为他的思想傀儡。
而且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增强信心,这对林知秋来说是件好事。
果然林知秋听到这话高兴的不行,开心说道:“那我之后就把这个加到菜谱上,确实有些人是一个人来吃。”想了想又说道:“相公,那菜品的话我们也弄个一人吃的分量吧,一个人终究是吃不了那么多。”
宋予归听着这些话也笑着点点头,“当然,秋秋想的也太周到了,不愧是做了掌柜的人。”
林知秋被夸的脸颊一热,“还好啦,我们快点接着弄吧。”
傍晚关店后,林知秋跟店里的人说了这个想法,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小份的价格定了正常分量的一半,倒也方便计算。
晚上睡前两人还讨论了一下这个新的菜式要叫什么,怎么做,最后定了叫冒菜,宋予归还给林知秋解释了下叫冒菜的原因,林知秋觉得这个叫法很有意思欣然同意。
等第二天之前给他们提建议的客人又来吃饭时,林知秋便给他推荐这个吃法,确实如他们所想的一样,客人想吃的就是火锅的味道,不介意是怎样的做法,甚至觉得这样的做法他还能吃到更多的菜,很划算。
客人点好菜,伙计还会给他一张写有数字的纸条,防止搞混,也方便季轻和算钱,本来弄成木牌会更方便点,但事出突然来不及准备,只能先用纸条代替,之后再换。
冒菜的锅底是提前弄好的,只需要把菜直接下锅煮就可以。
这位客人选择的菜不少,满满一碗,再淋上红油调料,撒上葱花和芝麻,卖相很好,本来应该要再放点炸豌豆,但没买到干的豌豆就放弃了。
把冒菜端给点单的客人,香味让旁边还没上菜的其他客人都忍不住朝他看去,偏偏他一直沉浸在美食里,没注意到周围的目光,吃相又让人觉得很香,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开始吞口水。
但好在今天准备的充足,周围的人也很快享受到心心念念的美食。
店里的人流量更高了,因为之前吃火锅的时候一个人坐一桌,没办法拼桌,只能等,但现在弄了冒菜,一个人来吃饭的可以拼一张桌子,而且不用边涮边吃,减少了等待的时间。
就是在灶房里的两人比较辛苦,要一直不停的煮菜,宋予归负责煮,林知秋负责弄冒菜的调料,中间还穿插了几桌火锅,天气热,灶房里又一直生着火,两人都热的不行,衣服都被汗水浸湿,弄来降暑的冰块也化的快,没什么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