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德妃的躺赢人生(213)
“怀安那孩子心思巧,他养得花花草草就没有不好的。”祝兰想了想,还是替自己宫里的人说了两嘴。
她刚搬进永和宫没多久的时候玄烨就将怀安和两盆春兰送到了这里,后来陆陆续续送了她不同种类的兰花,怀安一直都小心侍奉,从来没有枯死或者闹过什么别的事情。
几盆兰花被他养得可以算得上好极了,整座宫殿的各个角落几乎都能闻到兰花那股清香扑鼻的味道。
“朕倒是觉得是你这永和宫的风水好,这兰花才能养得这么好。”玄烨翻了个身闭上了眼睛。
祝兰笑笑没有接话,她只是安静地看着玄烨。
记忆里独属于帝王的那一份不怒自威的气韵在他闭上眼睛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玄烨静静地卧在躺椅上半张脸对着她,似乎有些疲惫。
祝兰微微有些出神。这么多年下来,印象里那个还有些稚嫩的少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道是不是她
的错觉,总觉得玄烨的嘴唇比初见的时候薄了不少。
听说唇薄的男人薄情,祝兰忍不住胡思乱想,要是这么说来,玄烨倒也算不上太薄情。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他一直都很念旧情,虽然宫里新进的嫔妃不少,但是他也从来没有冷落过宫里的老人,便是年纪最大资历最深的惠妃,都会偶有恩宠。
“朕记得老四和老六年幼的时候,最喜欢在乾清宫北面那块地上抽陀螺玩。”
不知道过了多久,玄烨突然出声,将祝兰天马行空的思绪立马拉回。
祝兰一怔:“万岁爷怕是记岔了,胤祚小时候身子骨不好,没有去乾清宫和胤禛一起念过书。”
和胤禛一起念书的人是太子。
当年太子小的时候念完书,玄烨就会带着他在乾清宫的空地上抽陀螺玩,太子使得那一手好鞭子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玄烨手把手教出来的。
后来他看着太子一日日长大,这条鞭子的用处不再是抽陀螺,而是抽无辜的宫女太监出气,抽任何让他不顺心的人(包括王公大臣)。
“这几日忙糊涂了,记性也不好了。”玄烨笑笑,“一转眼都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兄弟几个都要出宫建府了,还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祝兰没有接话,她咬了一口嘴巴里的桃子块。
其实她觉得玄烨这个人就很矛盾,他是一手抚养太子长大的人,但是随着太子一天天的长大,他又不愿意将自己的权力下放;他想让赫舍里氏和太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给予索额图能够自由进出毓庆宫的权力,但是却又不满太子和赫舍里氏走得太近。
他现在在这里借胤禛怀念太子小时候,何尝不是在怀念那个完全没有自主能力,只能顺从他、听从他的太子呢?
“再过几个月老四和老六就要搬出去了,玛禄可还舍得?”玄烨轻轻扯住祝兰垂落在腰间的辫子,将原先绑好的红绸带撤了开。
祝兰从他的手里把自己的头发抢救回来,没好气地拍了下他的手:“他们便是不搬出去也不过是住在阿哥所,最多十天半个月来我这永和宫请个安,我有什么好舍不得的?便是出去建府,逢年过节他们不还是得回来的吗?”
玄烨弯弯唇,他又闭上了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
……
七月中旬,黄河泛滥,原本筑好的堤坝全部被冲了,一时间百姓流离失所,将近七十多个州县都受到了洪水的迫害。
田被淹了不知道多少,死在洪水里的孩童和老人更是数不胜数,一场天灾差点直接冲垮了整个南方。
上报的奏折是被八百里加急送到玄烨的案头的,几乎是同一时刻,玄烨当机立断免了其中四十多个发生严重水灾州县的赋税。
他马上下令在各地设置棚户来安置无家可归的流民,粥棚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冒了出来,但是对于府县来说这点东西只能算得上杯水车薪。
“旁人都在烧香念经为外头的灾民祈福,你这怎么把账簿一本一本的搬出来?”
舒舒跟在苏麻喇姑后面跪着念了三日的经了,膝盖跪得都青一块紫一块的,她此时正皱着眉头等着宫女用巧劲把她膝盖的淤青揉开。
祝兰宫里有胤祚从宫外带回来的跌打损伤药,舒舒不喜欢请太医,就跑到永和宫来蹭了点药油摸一摸,指望着快点把膝盖上的淤青消下去。
“烧香念经有什么用?”祝兰快速地翻了下自己名下田庄铺子的收益,心里估算了一下,“那些流民是能靠香火填饱肚子,还是能把经书穿在身上?”
“胤禛这次正好被皇上派出去赈灾了,到时候我把手里的金银折给他,让他换成粮食还有衣裳岂不是更好?”
官银、官库和官粮都不是能够随意开放的东西,那些流民饿极了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因此胤禛这次和胤祉还有胤祺前去赈灾不是没有风险的,祝兰私下里多给胤禛一些银子让他多买点粮也是为了避免施粥的时候出岔子导致流民冲击。
舒舒一下子就笑了:“你从前总说胤禛不像你像皇上,我如今看起来你们母子两个倒才是像的不得了,一心一意都是做实事的人,那些虚的名头是一点都看不上。”
祝兰手里的笔一顿,随后轻轻地也笑了一下:“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好?”
她也是想要好名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