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德妃的躺赢人生(235)
整个京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恐惧所笼罩,那些稍有名望的人家纷纷紧闭大门, 谢绝宾客,生怕一不小心便牵扯进这场政治风暴之中。
太子一党的气焰在索额图的倒台后迅速消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原先因明珠退出朝堂而一度沉寂的大阿哥胤禔一党,此刻却似乎有了一丝死灰复燃的迹象, 朝堂之上的局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然而,对于这一切, 胤禔却仿佛置身事外,
他的心完全被家中的变故所占据。
他的福晋和卓, 在生下长子弘昱后缠绵病榻多年, 到如今终究是时日无多了。
“你最近身子总是不好, 太医说是郁结于心, 爷想着便喊了你娘来府上多宽慰宽慰你。”
胤禔坐在床榻边, 向来挺直的腰背微微有些拘, 他轻轻握着和卓的手。
福晋的手腕子越来越细,就像她的人一样,原先生完孩子还有些丰腴的身材,如今瘦得像薄薄的一张纸。
如今京里流行的风气不好,说什么女儿家要以瘦为美, 要胤禔看来, 福晋从前微微有些肉的模样明明就很好看。
“爷就不要哄我了。”和卓苍白的脸上勉强露出笑容,“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 自打生下弘昱后,妾就已经是在熬日子了。”
如今早已是灯尽油枯。
胤禔的眼圈渐渐红了:“不是说还要看着妮楚贺出嫁吗,你若是走了,爷一个大男人怎么给她准备嫁妆,到时候内务府的奴才诓骗我......”
“爷又在说孩子话了。”和卓的眼神有些涣散,“如今蒙古那边局势紧张,原先还想向万岁爷求个恩典,留一留妮楚贺,如今看来怕是难了。”
胤禔跟着玄烨出征几次,相熟的将领不少,准噶尔那边又起异动他是知晓的,但还是嘴硬道:“妮楚贺是汗阿玛的第一个孙辈,我去求一求汗阿玛,他说不定就允了让妮楚贺留京。”
屋外的妮楚贺捂着嘴,泪流满面。
“我走后,还望爷挂念着我们多年情谊,好好看着弘昱。”和卓轻声道,“若是娘娘提及继福晋的事情,爷也不要和娘娘吵了。母子哪有隔夜仇,娘娘也是为了爷好。”
她家里这几年已经给大阿哥提供不了什么助力了,惠妃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话里话外还是终究会露出点意思。
她死后大福晋的位置就能空出来了,想必娘娘定然会给胤禔挑一个能提供助力的继福晋。
只是要和卓来说,她的夫君恐怕并不适合那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他性子直脾气大,容易掉进别人的谋算中还不自知。
想到这里,她最后打起精神嘱咐道:“爷......要好好保重自己。”
年少夫妻,最终还是死别。
*
大福晋去世后,胤禔始终沉浸在悲痛之中,难以自拔。除了时常探望大福晋遗留下的几个子女外,他便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偶尔还会借酒消愁,直至酩酊大醉。
玄烨虽表面上未曾多言,但心中始终对此事念念不忘。恰逢五月,天气渐暖,他便下令大阿哥胤禔、太子以及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几位年幼的阿哥随驾前往塞外巡视。
祝兰原本是可以待在永和宫里安安稳稳地过自己舒服的小日子的,架不住她有一双到哪去都粘着她的儿女,一个雅利奇一个胤祯,硬生生磨到他们阿玛答应下来巡视塞外带着他俩的亲亲额娘。
“额娘不是一向都念叨着想要出去看看吗?怎么这回反而不要了?”雅利奇喝了一口碧螺春,不解地望向整个人有些沉郁的祝兰。
祝兰不知道该说什么,她对康熙一朝的历史时间线已经有些模糊了,毕竟穿越这么多年没有特意去记过,这就导致她现在有些坐立不安。
玄烨因为胤禔丧妻的缘故对他最近多有宽容,这就引得朝堂上下大阿哥一党的人重新抖擞起来。
据说这几日毓庆宫的瓷器换了一批又一批,里头日日夜夜都能听到宫人的惨叫声,太子常用的那根鞭子都不知道染了多少人的鲜血。
这次巡行塞外玄烨还就偏偏把这俩死对头一起带上了,祝兰简直觉得自己被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
“倒不是不喜欢出去逛逛,只是这次巡行你汗阿玛带的都是些庶妃,只我一个混在里面,一天天闷在帐篷里实在没什么好玩的。”
她倒是不太在意位份什么的,只是那些年轻的女孩子每次见到她们这些有些资历的嫔妃都是战战兢兢的,久而久之她也不好意思非得凑过去了。
“没事啊,到时候我陪额娘去骑马射箭。”雅利奇笑嘻嘻地挽住祝兰的手。
祝兰才不信她的鬼话,等真正到了喀尔喀蒙古那边,估计她想见这个女儿一面都难,早不知道跑哪去找策棱了。
......
五月,塞外的天空仍带着几分春末的凉意,微风中夹杂着的丝丝寒意让人不禁紧了紧衣襟。
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如同细丝般轻轻坠落在无垠的草原上,给这片广袤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
雨后,草尖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清新与泥土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祝兰坐在马车里,经过数日的颠簸,他们终于抵达了玄烨驻跸的行宫。这一路上马车摇晃得她几乎要吐,此时此刻终于能够安稳下来,好让她不用吐在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