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姒,你看这个人如何?”
姜姒看着那个人,渐渐喘不上气来。
蓦地,她睁开眼睛。
与此同时,她清楚感觉到自己真的有些喘不上气。呼吸间有种说不出来的气味,混着炭火的热气。
她瞬间想到什么,摸出一粒药丸吞服。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冲到窗边,将窗户推开。冷空气进来的那一瞬间,她闷堵的胸腔顿时得到疏解。
再看方宁玉的状态,呼吸十分急促,人却没有醒来。
“方姑娘,方姑娘。”
方宁玉被摇醒,茫然地看着她,渐渐的皱起眉头。她什么也没问,直接给对方的嘴里喂了一粒药丸。
而方宁玉同样也没多问,将药丸咽了进去。
冷空气不断从大开的窗户灌进,屋子里的热气和那种奇怪的气味被慢慢驱散。
不知过了多久,方宁玉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谢谢。”
“不用谢。”姜姒下意识摸着自己的心口,此时此刻才有一丝后怕。若是她没有半夜醒来,那她们……
如果要谢,应该谢那个梦,以及那个梦里的慕容梵。
“应是炭火被人动了手脚。”方宁玉说,“这是冲着我来的,差点连累了你,对不起。”
“你怎知是冲着你来的?”姜姒虽然这么问,但其实心里认同这个推断。因为仇视讨厌她的人,比如说姜姽,比如说左元音,应该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一个能买通祥秀苑采买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一般的秀女。
须臾间,她已经有了猜测。
而方宁玉的话,更印证了她的怀疑。
方宁玉说:“白天我被史嬷嬷留下,许是有人以为太后娘娘是有什么话给我。”
莫说是有人,便是姜姒也是这么以为。
“史嬷嬷找你,所为何事?”
黑暗中,光线昏灰,但她们已经适应,故而能看见彼此。
方宁玉看着她,道:“史嬷嬷留我说话,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
“我?”
“对。”方宁玉点头,“是你。史嬷嬷说太后娘娘曾问起过你,似是对你很有兴致。她惋惜你不求上进,希望我私下劝劝你,若你能好好表现,说不定你能借此有一番造化。”
姜姒明白了。
秦太后之所以会问起她,恐怕不止是因为她在祥秀苑的言行,或许还因为之前她在慕容梵面前状告过慕容晟。
“她为何不直接同我说?”
关于这一点,方宁玉也有些想不明白。
方宁玉又说起另一件事,“那人误会太后娘娘对我另眼相看,必是以为我会坏她的好事,自然是迫不及待地要除掉我。”
“她属意二皇子殿下?”
姜姒之所以不猜太子,而二皇子,因为在所有人看来,二皇子比太子更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庄皇后是正嘉帝的发妻,但正嘉帝还是皇子时并不被人看好,所娶的皇子妃出身也不如其他几位皇子妃。
庄家一无爵位,二非世家,在庄皇后曾祖父时期是仅是商贾。若不是庄皇后的祖父读书出仕,官至内阁大学士,庄家也不可能与皇家联姻。
太子是庄皇后所出,且因幼年大病一场之后一直身体不佳。宫里早有传言他活不长,他一旦不在,所有的一切都会是二皇子的。二皇子不仅身体康健,背后还有秦太后和英国公府。
所以不仅是姜姒,其他人也会以为若是要争,秀女们也只会争二皇子,而非太子。
“不是二皇子。”方宁玉面色凝重起来,“你可记得那日张姑娘出事时,沈郡王问起众人夜里都做了什么,她的回答是什么?”
姜姒仔细回忆,记了起来。
“她说她在抄写佛经。”
“没错,她在抄写佛经。你有没有见过她手上戴着一串佛珠,那佛珠中间还串着一块异形玉石,极似天眼石。所以她属意的那个人不是二皇子,也不是太子。你应该也听说过,此次选秀,不止是为了太子和二皇子,以及捎带的沈郡王和福王世子,还有一个人。”
慕容梵!
这个名字一划过姜姒的心间,她不知为何又想到了那个梦。
她怎么会做这样的梦?
不就是一个误会嘛,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她为何在潜意识里念念不忘,还做了一个荒唐至极的梦。
难道她觊觎慕容梵?
不,不可能!
她敛起心神,摒弃杂念。
“你说的佛珠,我没有注意过。”
“你与她认识的日子尚浅,没有注意到也是正常。我与她相识已久,她的心思我一早便已看出来。她那个人心气极高,首选摘月,若摘月不成,才是摘星。但她怕是要失望了,芳业王那样的人,说是天边明月亦不为过,他自来超脱凡尘之外,又岂是凡尘之人所能企及的?何况他会相面相命,最是能一眼看穿那些表里不一之人,越是不堪之人,他越是不会多看一眼,又岂能让有心之人如愿?”
慕容梵那样的人,确实堪比天边明月。
姜姒认同着,为梦里自己的荒唐感到脸红。那样的天边明月,是她这样的人可以摘得下来的吗?
“你说的对,我也觉得芳业王不是那么好接近的。”
事实时,他们常常私下往来。
方宁玉当然不知她心中所想,又道:“我还有一个消息,也是关于那位芳业王殿下的。太后娘娘曾问他属意哪样的姑娘,他回答‘净灵如玉,洵美且异’。这话不知怎地传了出去,宫里的人都猜他口中的净灵如玉之人,在我和那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