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成为秦始皇经纪人后(244)
除了量体购买的全新衣服风格各不相同外,几人的发型也都不大一样。
李世民是清清爽爽的短碎发,跟他本人的气质无比契合,一种阳光开朗帅哥的既视感扑面而来;荀彧是稍长一点、过耳的短发,鼻梁上还架了副细框的眼睛,看起来更斯文了;周瑜是剪了但又没剪多少的那种,不过稍长的部分被编成了辫子,就那么从肩膀垂下耷拉在身前,文艺范儿足足的;朱棣个性得很,给头发小小烫了一下,据李斯说,是他自己“非要”的——说这话的时候,李斯脸上带着浓浓的心累和疲惫。
白荇大惊失色。
连熬夜加班卷生卷死的时候斯相都没露出这种表情,这是怎么了!
随后,从辛弃疾和杨玉环的从旁描述中,白荇明白了李斯的遭遇,简单概括的话,那就是:熊孩子的威力。
据说这一路,他被朱棣的“个性”折磨得够惨。
遇上大事小事俩人都要辩上一辩,然后就这么辩了一路——当然不是说朱棣辩得过李斯,辩不过的时候,他就架子一摆,明着耍赖,给李斯这擅长暗暗搞事的代表气得牙痒痒,但……打的话,很可能也打不过,毕竟朱棣正年轻,李斯都是“当叔”的人了……咳。
说到这儿,杨玉环没忍住笑了出来,又被李斯白了一眼。
有时候新人太有自己的见地,太执着太拗太犟太天不怕地不怕,对于三好老员工来说,也是一种恐怖啊。
嗯,朱棣,永乐大帝小时候,据说确实是个很有名的……
对此,白荇只能默默在心里给斯相点个根蜡烛。
感觉大家差不多说完了外出发生的事,白荇正打算提出“抓阄或投票决出第一次团队节目项目”,却听辛弃疾轻轻咳嗽了一声。
“……还有一件事。”
“什么?”白荇疑惑。
辛弃疾措辞了一下,然后,露出了个看起来很是苦恼的笑:“我们经过了一家乐器店。嗯……有艺人很感兴趣。”他眼神落在了三国组上。
白荇一愣:“是瑜哥想买琴吗?”还是诸葛亮?
琴的话,虽然有点贵,但作为必要投资的话……也不是不能负担。
辛弃疾点头,又摇头,脸上的苦恼更明显了。而三国三人显然内部还没达成一致,彼此还在探讨着什么。
这下,轮到白荇好奇了。
不是周瑜想要琴,那是什么?
此时,很少发言的李世民插了进来,补充道:“公瑾和孔明分别看上了一类乐器,他们在探讨那种乐器更适合演奏他们所熟知的乐曲……文若并不参与。”
荀彧一直在旁观,在当平衡的支点,当稳定三角结构的另一边,当和事佬。
旁边,朱棣也适时插嘴道:“周瑜看上的那个叫什么来着,贝斯?电吉他?我忘记了,诸葛亮喜欢架子鼓。”他咂咂嘴,“其实我也觉得架子鼓好一点,很酷。”
说完,他面露犹豫,显然是在犹豫要不要跟这个刚认识没多久的经纪人提要求,最后,还是心愿占了上风:“……要是之后诸葛亮‘报班’去学架子鼓了,能算我一个吗?”
白荇:?
不是,等等……这哪个适合演奏你们那时候的乐曲啊?哪个都不合适才对吧??
辛弃疾苦笑摊手。
白荇:……
好吧,现在懂了,懂了幼安哥为什么这么个表情了。
辛弃疾叹息:“他们三个以后可以考虑组个乐队……如果朱棣喜欢的话,也可以加入。”后半句是接收到了朱棣狂眨的眼神,又加上的。
白荇:……
也行。
男团虽然强人所难,但如果他们都对这个感兴趣的话,搞个乐队也不是不行,反正本身都还挺精通音律的,当然,荀彧愿不愿意掺和就是另一回事了……不愿意的话,他当作词或主唱也行。
但如果真的这样,那摇滚琴手周瑜、爆裂鼓手诸葛亮……
而不登台的时候,前者是个琴时温雅的文艺系美男,后者是个清爽质朴的“忙内”,然后一上场——
画面和反差感都太美,白荇不太敢想。
不敢想归不敢想,当她敢想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思考:诸葛亮传说中能舌战群儒,那他岂不是很适合rap?朱棣去当鼓手算了,他就当好他的rapper……
不知道他们讨论出了什么结果,总之,最后在白荇的召集下,大家都重新在客厅聚集,围坐成了一圈。
“我们正式开始第一期节目的主题选择吧!”她道。
每人手中都拿到了一张分发下去的纸张,白荇继续说道:“我们早上说的那个节目,大家把想要做的事写下来,然后我们投票表决——”
闻言,众人都没有异议,低头写字。初来乍到的和不认识字的,就拜托其他人帮忙写。
最终,白荇把大家报上来的项目一一统计,整理到了同一张纸上,然后逐一传阅,让大家勾选想要的选项,每人一票。
等到纸张轮了一圈,重新回到白荇手里时,她念出了对勾票数最多的那一项。
“……贫困助学。”
第109章 不愧是我
三天后, 白荇使用各平台的工作室账号,统一发布了“新企划”的预告活动,然后, 所有艺人一同,乘上了外出的列车。
原本从经费的角度出发, 几位能够以白荇为“锚点”进行穿越的艺人们完全可以回到过去, 等到地方了再来, 可以剩下好多车费。
但这次他们可不是全部费用自付了,有“金主”,自然就奢侈了一把,全员一起坐车车。
高铁上,真正见识到了现代交通的艺人们兴奋过后,也都拿自己的账号转发了一下工作室的动态, 和早已习惯现代生活的老艺人们一起,对接下来要做的事简单做出了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