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入梦/假如重生是场梦(11)+番外
张嬷嬷有些惊诧,“不错。姑娘从何得知?”小舅爷跟郡主一起长大,安王府中年轻点的仆从都当其是王妃亲子,王妃也勒令不得谈论小舅爷的身世,姑娘离开京城时年纪那么小,怎么会知道?
顾音一惊,嘴上道,“我也是听人说起。自从上月病了一场好了,以前的事情都又记得清清楚楚。”心下不由疑惑,到底是梦中所闻,还是幼时所记?又想起前些日方大夫提到的堪布族神医之事。大梦一场之后,自己不光记起来年幼时的诸事,连以前不曾知道的一些事情,也如同亲历。她定定神,暂时掩下这个念头。不过,如果母亲之事,真有隐情,自己定要追查到底。
张嬷嬷叹息,“果然是福祸相依,菩萨保佑。”
*
且说当日方大夫一行人离开别院后,往西去五十余里,一行人在乐州城外道别,方大夫等人往连阳去,穆峻则带人向长和行。
进了长和城,穆峻见此地繁华,人来人往,城门西边不远处便是一个市集,摊贩云集,兜售着各色物件,干鲜果品,饰花玩具,糕点杂货,百姓穿流其中,一番热闹景象。
两个孩童正在追逐嬉戏,跑到了马前,那个小点的孩子抬起头好奇的看着他,大点的孩子跑过来,见到穆景牵着的白色骏马,欣羡不已。
杂货摊前的妇人看到这两个孩子跑远了,忙上来牵住两个孩子,赔笑而去。
身后的侍卫见他良久不动,不由困惑,“公子?”
他轻轻叹息,翻身上马,继续往前行。
到了城东的一片竹林,穆峻下马,让两个侍卫在外等候,缓步往里走去。
竹林郁郁葱葱,中间有卵石铺就的小道。穿过小道,见前方有一湖清水,波光粼粼。湖边搭了个竹屋,一青衣老者正在湖边垂钓。
穆峻停下脚步,在湖边静立等候。
哗的一声,老者扬起杆,一条鲤鱼甩到了湖岸的草丛中。他不慌不忙,捡起鱼放到一边的竹篓里,收了杆,方往这边瞧过来,道,“这位公子,你找谁?”
穆峻走出竹林,上前作揖,恭声道,“请问,您可是赵太傅?”
老者眼睛一眯,盯着他,沉声道,“老朽姓赵。”
“小子穆峻,先父讳昭,见过太傅。”穆峻长揖到底。
老者一惊,猛地站起来,穆峻忙扶住他。“你是……”
第9章 婚事
“你说什么?”顾月闻言一惊。
茗秋有些六神无主,“刘文刚刚递信过来的。前些日子,有人去城东找过魏三,听样子,像是小卓哥带着人去的。”
顾月坐下来,惊疑不定。从灵泉寺回来后,顾谦听闻此事,光顾着训斥了,顾音又病了一场,后来不过派人草草寻人,没找到就罢了。现在怎么又有人去找,还知道了是魏三?
“你让刘文再联系魏三,让他今年都别回来。他那老母,我会再送些银子过去,让邻人照料。”
茗秋退下。顾月有些坐立不安,想了想去找云氏。
“娘,顾音跟徐家的亲事,怎么还没定下来?”
云氏没好气道,“你以为我不想定下来,你爹迟迟不定,我又有什么办法?”
顾月道,“不如这样,林知县家的夫人以前不是打探过吗,您就拿这个做引子,再去问问爹?”
云氏一愣。
*
去年冬月,顾月过了十五岁的生辰。
两个女儿都已及笄,云氏早就开始相看人家。顾音的亲事倒是其次,云氏想着给她随意找一户人家就罢了。自己的女儿顾月,云氏千挑万选,始终还没有合心意的。
云氏的嫂子,年节里来顾家走动,听闻此事,一思索,笑道,“妹妹,你看,你侄儿云彰如何?他们表兄妹也是青梅竹马,平日里感情挺好。”
云氏听了,心下一咯噔,侄儿云彰还真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
云彰是什么样的人,云氏心里一清二楚,纵然向来帮哥哥家不遗余力,到女儿的婚事,还是看不上这个侄儿的。于是找理由婉言相拒,“阿月的婚事,得她父亲做主。老爷说了,阿月的夫婿,至少得有一官半职才行。”
见嫂子面色不好,又道,“阿彰也是我侄儿,他的婚事,我自然放在心里。嫂子你先别急,我会帮他相看个好姑娘。”
顾月听闻此事,眼珠一转,道,“娘,你看把姐姐许配给表哥,如何?”
云氏想了想,顿时觉得妙极。一来,哥哥家能娶到顾音,自然会满意,二来,顾音的嫁妆就大部分能留在自己手里,岂非两得。
于是晚上等顾谦回来,跟他说起顾音的亲事。“嫁在我哥哥家,也不至于去了外面受委屈。再者,阿音一向......”
话还未说完,就被顾谦训斥了一顿,道云彰既无家世,又无人才,又警告云氏不要成天想着贴补哥哥家。
云氏大失颜面,躺了一日,也只得强打起精神,对顾音的婚事稍微上心了一些。
本来在这府城里的待嫁闺秀中,顾音的名声算不上太好。虽然容貌不错,又有宗室出身的母亲,但云夫人口中的顾音,一向是个不懂事又脾气不好的病弱女儿,又退过婚,于是在一众夫人太太的眼中,便不是儿媳的好人选。顾谦又看不上太差的门第,是以顾音的婚事高不成,低不就,一时间在云氏手里成了烫手的山芋。
二月里,云氏到城南梅家打叶子牌。梅太太是云氏的牌友,两人平日里颇为相得。牌桌上,云氏抱怨起了此事。梅太太一听,上了心,想起自家的表侄徐小郎,打完牌便使人去徐家送了信。
徐家徐老爷和徐太太听闻此事,颇为意动。
徐家商户出身,家财万贯,商铺良田不计其数,乃是通平的豪富,如今正想走官路。大儿善商,可以继承家业,小儿从小培养学业,前两年已经考中了秀才。
徐老爷一直想给徐小郎找个官家千金做媳妇,也好提提徐家门面,顾音既然是宗室郡主的女儿,在徐家眼里,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徐太太便托人上顾家打听。
顾谦虽然看不上徐家是商户,但听来人言下之意,聘金极为丰厚,倒也没直接推拒,只拿话说先考虑考虑。
徐小郎使了银子,远远见了顾音一面,见其身姿袅袅,美貌动人,大为满意,便央着徐太太再去走动,又花大价钱去寻了一个红珊瑚头面,价值千金,托云氏送给顾音。
云氏见了此等珍宝,颇有几分动心,想着如果阿月可以嫁进徐家享此富贵,倒也不错,不过又想到自己打探来的消息,还是罢了。于是言道私下送礼不妥,见徐小郎不乐意,又收下礼物,说先暂时替顾音保管,等正式议亲的时候再放到聘礼里面。徐小郎高兴而归。
顾月见了徐小郎送过来的礼物,心里有些嫉恨,“娘,徐家既然如此豪富,姐姐嫁进去,也是命好。”
云氏嗤笑,这徐小郎,说是什么少年秀才,其实不过是个草包,如今快二十岁了,日日混在脂粉堆里面,这秀才恐怕便是到了头,日后难有出息。
不过,梅太太漏了些口风,说徐家有意出五万两银子的聘金。云氏颇为意动,一则有了徐家的聘金,府里又能有一大笔进项,自己私下也能拿不少好处,二则顾音嫁过去,夫君不如意,不过是个秀才娘子,身份低微,云氏甚是满意。
如此这般跟顾月一说,顾月也不眼红了。
顾家跟徐家的商议,顾音呆在自己院子里,毫不知情。
三月里,何知府家的春日宴,云氏带着顾音和顾月到了何家。
云氏本来不想把顾音带出来,顾音现在愈发美貌,云氏恐她夺了女儿的风头。不过,听梅太太说,徐太太也想见见顾音,便带着顾音出了门。
宴席上,顾家女儿一个清丽,一个娇俏,吸引了不少夫人太太的注意,同云氏打探两人的亲事。徐太太见了顾音,也是点头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