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光入梦/假如重生是场梦(33)+番外

作者: 无律无由 阅读记录

门帘掀起来,周老夫人拄着拐杖,旁边一个侍女扶着,进门便听她朗声笑道,“阿音,快过来,让我瞧瞧!”

顾音上前行了大礼,周老夫人忙道,“快起来,快起来!”

她仔细瞧了瞧顾音,笑道,“果然跟小时候很像,还是这么招人疼!”

周延跟在老夫人身后进来,看着顾音跟老夫人你一样我一语地聊的高兴,他凑上前道,“祖母,您可别被阿音哄了,她呀,还是跟以前一样喜欢骗人!”

见顾音瞪他一眼,周延笑嘻嘻地上前凑趣,讲起回京路上见闻。堂上众人都是欢笑不已,顾音不经意间,见洛夫人坐在一旁,神情仍是淡然。

顾音告辞回去以后,有些莫名。洛夫人是不喜欢自己吗,还是性子就是如此?

张嬷嬷听了叹气道,“先宁远侯已经过世十五年了。听说洛夫人甚少出门,性子有点奇怪,也是正常的。”

顾音问道,“我看小侯爷跟他母亲的关系也有些疏远。”

张嬷嬷道,“这是人家的家事,姑娘就无需关心了。”倒是多嘴问了一句,“姑娘别怪老奴僭越,姑娘心里,对小侯爷有什么想法没?”

顾音一愣,怎么张嬷嬷又问,道,“嬷嬷说什么呢,我跟小侯爷是朋友呢。”

张嬷嬷见她不乐意谈起这个,心里微微叹气,看来姑娘的亲事还是要跟舅老爷和燕夫人好好谈谈。便转开话题,“姑娘让我打听的事情,有了些眉目了。”

“哦?”顾音进京后让张嬷嬷去打听安王府剩下的老仆,“如何?”

“除了跟在顾家的几个老人,舅老爷后来找到的老崔,听说,在周太妃身边,还有个叫佳玉的姑姑,依稀就是当年世子身边的玉梦姑娘。”

“玉梦姑娘?”顾音疑惑,她不曾记得有此人。

“姑娘当时年纪小,有些事情不太清楚。”张嬷嬷追忆道,“玉梦姑娘原本是跟在世子身边的侍女,当年世子和世子妃成亲的时候,避到了庄子里。过两年听说世子想要接她回来的,但不知怎的一直没有回来,后来就没有了音讯。”

看来又是一个陈年故事了。顾音听着张嬷嬷把以前的事情讲了一些。

张嬷嬷又唏嘘道,“想不到她竟然在宫里。我也是听庆王妃身边的徐嬷嬷说起才知道。”

顾音心里一动,庆王?

*

半月之后,宫里有消息传过来,称辛美人怀的是男胎。皇帝大喜,册封辛美人为昭仪,连着辛美人的父亲,从原来的户部度支司郎中,升做了户部侍郎,辛家其余子弟,亦各有封赏。

隔两日,明裕公主府的宴席,顾音也收到了帖子。

“去走动走动也好。”张嬷嬷劝道。明裕公主是凌贵妃的女儿,下嫁怀信侯世子,在京中有公主府,常常举办宴席,京中贵女皆以参加为荣。

席间,欢声笑语之中,觥筹交错,顾音应酬了几句,找了个间隙走出来。有引路的侍女接引贵客到园中赏景。

因着帝宠,公主府占地颇大,还带了个园子,原来叫做梅园的。园中有东西两池,皆为活水,假山花木点缀,虽然已到冬季,园中景色仍然不错。

顾音带着飞红漫步其中,见园中没有什么人,吩咐侍女,“你下去吧,我就在这走走。”

侍女应声退下。顾音抬头望去,见前面假山约有三丈来高,顶上有一个亭子,上书望月亭。她边走边看,到了望月亭,往下面看去,果然一览众山小,园中的四方景色都能看到。亭子边上还种了几株山茶,挡住了一面阳光。

她拿出帕子来,坐在木凳上,歇了一会,寒风清冷,倒是吹得人也清明起来。

飞红劝道,“姑娘,下去吧,小心着凉。”

顾音点点头,站起来。

“穆哥哥!”这不是七娘的声音吗?顾音循声望去,见西面池边的柳树下,七娘站在那儿,那对面站着的,是穆峻?

“穆哥哥!我不要嫁给他!”七娘的声音有点大,顾音隔着几十步的距离也能听到。

顾音见穆峻转头看了下,下意识地把头靠进来,躲在山茶树的阴影里。飞红机警,也避在一边。

穆峻扫了眼四周,没见其他人,后退一步,说道,“七娘,你冷静下。”

七娘的大眼睛里面含着泪水,道,“穆哥哥,我不要嫁到顺王府去。”拿手背抹掉落在脸盘上的泪珠,“你知道的,我只喜欢你。”扑到他怀中,搂住他的腰,低声抽泣,“我只喜欢你……”

穆峻没料到,见七娘哭的伤心,推也不是,搂住也不是,手臂僵硬的抬在半空中,停顿片刻,拍了拍七娘的背,柔声说了些什么,又拉开了距离。

顾音没有听清他们在说什么,望着远处的两个人影,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呆呆的望向远方,天空中飞过一只鸟儿,翅膀划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第33章 和亲

过几日,顾音又见到了七娘。她明媚的笑着,一点也看不出之前烦闷的模样。顾音叹了口气,蔫蔫的回去了。

到了午后,燕夫人派人送来帖子,让顾音去平国公府。顾音强打起精神,收拾了下,坐上轿子到了平国公府。

燕夫人靠在椅背上,显得有些劳累,侍女在后面给她轻轻捶着背。因着国公夫人身子不好,她去伺疾多日,也有些撑不住了。

顾音行了个礼,“燕姨。”

燕夫人道,“好孩子,快坐下来。”示意顾音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让众人退下。

她细细看了下顾音,小脸有些闷闷,笑起来也是不到眼角。叹口气,问道,“阿音,你最近是怎么了。”

顾音低下头,“没什么。”

“傻孩子,这阵子忙,我也没来得及找你。是不是上次在宫里的事情?”燕夫人劝慰道。“再大的事情,可以跟长辈商议。你小舅舅不在京城,到我这儿来也是一样。你一向不是当我做姨母的吗。”

顾音难过的眨眨眼,把泪水逼回去,眼睛有点红,抬头道,“不是这件事。”

“那是什么事情,跟姨母说说,说出来心里就好过啦。”燕夫人道。

“我,我......”顾音有些说不出来,看向燕夫人,仿佛又回到梦里,母亲慈爱的眼神,如出一辙,“我喜欢一个人,以为他也是喜欢我的,可是,他对别的女子也......”

燕夫人有些了然,女儿家的心思,又回想了下顾音素日里见到过哪些公子,难道是宁远侯府的小侯爷?

她拍拍顾音的背,“傻孩子,你要是喜欢,就勇敢去追求,他心里要是没有你,你就也不要他。”

顾音道,“您和我娘,以前也是这样的吗?”

燕夫人看向顾音认真的眼睛,“你母亲,是个勇敢的人。我以前也是,只可惜......”

顾音想起燕夫人前几年的遭遇,也是难过不已。

“为什么总是要这么不容易呢?”她喃喃道。

*

这年冬天,北戎又来侵扰北地。容将军率领众将士,多有获胜,占据优势,将北戎拒于甘夏城之外。

谁料到了第二年春,北戎大王托赫派来使臣入朝求和,请求大周赐下公主和亲。

大周的官员先是大怒,败军而已,还敢来要求和亲,胆子忒大。

不过,等接到和书一看,北戎有意献上献上金银财物约十万两银,骏马一千匹和养马人五十,兵部就不由有些心痒痒。北戎的骏马赫赫有名,是北戎铁骑得以驰骋草原的最大凭仗,大周如果能养育北戎骏马,骑兵的战斗力必能大大增强。

户部也颇有些意动。大周和北戎的战争已经持续几年,这两年诸地天灾不断,国库空虚,如果能和谈,自然能省下不少银子。

礼部有些犹豫,外邦来朝是件好事,但让公主和亲下嫁?这可不太好听。

于是朝中意见纷纷,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在朝会上争论不休。

上一篇:三世情缘 下一篇:兼祧媳妇之恒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