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味暗恋(74)
陈嘉明急匆匆,把后门拉得敞开,秋风一吹,门板咣当撞墙。
“阿、阿嚏。”周鹏打喷嚏,无奈喊:“陈嘉明同学!请随手关门,风大得很。”
秦朗默默去关上门。
“小明——”赵乐懊恼咬唇,却不知应该恼谁,心说坏了,小明生气了,刚想追出去,上课铃却响起,科任教师踩着铃声走向讲台。
秦朗丝毫没留意后排,摊开课本,翻开笔记本,写了几笔皱眉,低声说:“借根笔芯。”
周鹏习惯了,知道不是问自己,眼皮也没掀一下。
“喏。”艾荔荔也习惯了,书包里抽出两根笔芯,没转身,手往后递。
秦朗弯起嘴角接过,“谢了。”
赵乐竖起书本,托腮生闷气,满脑子的杂念,根本无心听教师授课,无法自控,愤懑想:
哼,小明说得对,你们三个组成尖子生小团队,孤立差生;
天天亲密互动,把我当成空气!
从没考虑会伤害到我吗?
暗中遭受品德批判的三人,浑然不知,各自认真听讲。
放学后,艾荔荔麻利收拾书包。
“你们去找老师吧,我先回家了。”周鹏背起书包,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
秦朗懒得归类整理,一把将桌面东西扫进书包,挑眉问:“鹏哥,你这笑得,莫非知道老师为什么找我们?”
“我是知道,但不告诉你们。”周鹏得意往外走,“走喽。”
“嘁,卖关子。”艾荔荔招呼秦朗:“走吧,去见老师。乐乐明天见!”
赵乐挤出一丝笑,“明天见。”老师又找?怎么隔三岔五喊她去办公室?给尖子生开小灶补课?偏心眼!
不久,两人敲响教师办公室的门。
由教室改成的半排办公室,开放式布局,十几个卡位,科任教师有些下班了,有些在跟学生谈话。
“我去找英语老师。”秦朗走向另一边过道。
艾荔荔则去寻班主任张诚。
“老师。”
“荔荔,坐。”张诚放下保温杯,递过一份文件通知。
艾荔荔接过一看,念道:“‘南州百名学习标兵语数英竞赛’?”
“对,市教育局主持的,每年一月份举办一次,老传统了。”张诚怀着希冀,介绍道:“面向全市的竞赛,挺有挑战性,咱们班将派出三人参赛,周鹏语文、秦朗英语,数学就由你作为代表。”
艾荔荔感到压力的同时,跃跃欲试,“谢谢老师信任。一月份比赛?我明白了,一定认真准备。”
张诚宽慰:“课外竞赛,不必有太大心理压力,当成平常的考试吧。如果排名考得好,市里会颁发奖状和奖金,学校也会予以奖励。”
奖状不稀奇,但是,有奖金?!
艾荔荔睁大眼睛,眸光清澈明亮,脱口说:“那我好想拿名次啊!”
“哈哈哈~”张诚被逗笑了,竖起大拇指,“心态不错!竞赛,竞争,是需要有获胜的自信心。”
他与西郊初中的教师周兰是老同学,了解艾家经济困难,又拿出一份文件,透露道:“另外,有个好消息。”
艾荔荔忙双手接过,定睛扫视,“……‘慈善助学基金会’……受捐者名单?”
张诚解释道:“上回的贫困生补贴,由政府拨款,而这个基金会,是由校方奔走募捐、邀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属于私人资助,两者不一样。前者需要根据贫困程度评选,优先帮扶最困难的学生,后者的爱心人士可以从名单上自由选择资助对象。”
艾荔荔初次接触,屏息倾听。
张诚告知:“荔荔,现有两位爱心人士,选择帮助你,每人每月1000元,资助你到高中毕业。”
艾荔荔惊呆了,茫茫然,“每人每月1000元、直到高中毕业?”
张诚颔首,拧开保温杯喝茶。
“老师,那两位爱心人士,为什么要帮我?”
“社会上一直存在事业有成、经济宽裕、富有爱心的人,乐意扶危济困,自愿帮助弱势群体。”张诚勉励道:“不必有心理负担,等将来你工作了,有能力时,也可以成为‘爱心助学人士’!当然,全凭自愿,不强求哈。”
家境贫困的少女,感受到了慈善的温暖光芒,眼眶发热,毫不犹豫地说:
“每月2000元吗?我、我……我是走读生,在家吃住花销小,1000就够了。老师,另外1000转给其他困难同学吧。”
她淋着雨,突然从天而降两把伞,愿意分享给同样处于困境的人。
张诚不由得赞赏,“真是个善心孩子。”他语气更为和蔼,“不过,按照规则,既然爱心人士指名资助你,学校必须让钱到你手里,要是私自转给别人,没法交代的。”
“这……”
“给你,就收着,要学会攒钱。”张诚温和提醒:“读完高中,还有大学,大学学费可以贷款,但生活费贷不了。”
艾荔荔喜出望外,感激得不知该如何是好,站起来,深深鞠躬,“谢谢老师!”
“别别,老师又不是资助人。”
“您已经帮了我很多了。”
张诚指着文件一行,叮嘱道:“你的两位捐赠者,其中,Judy女士已经连续做了五年慈善,留有联系方式,你存一下,可以汇报成绩、逢年过节问候祝福。”
“另一位,简女士,是新面孔,匿名捐赠,没留联系方式。匿名的不在少数,估计是怕被打扰。”
“咳,你要把握分寸,切勿打扰Judy女士的生活。”
艾荔荔忙拿出纸笔,抄写Judy号码,频频颔首,“我记住了,不会打扰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