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171)

作者: 不曾阿 阅读记录

可这个新院子一起,所有人都有概念了。

这才大半年,夫夫俩不仅还了欠债,还买了耕牛和宅基,更起了这么大一院子,这份财力,这份财力!真真要把人羡慕死。

这么好的宅子,一般的小地主都住不上,像是谷南的夫家王家,他们家虽然住的是青砖房,但院子小,和秦劲从前的院子一般大。

大半年就有如此变化,等时日久了,那五里沟真的要有一个大地主了。

第61章 麦收

张小花后悔的恨不能以头抢地。

尤其是晚间悄悄跑去秦家,绕着大院子转了一圈后,她更后悔了。

好气派!

光是院墙就有七八尺高,而且还都是青砖垒就,一块土砖都没有!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她家和秦劲家结下的梁子如何都化解不开的。

她和赵大福是想绑走叶妙。

赵元宝是想砸了秦劲的摊子。

这妥妥大仇。

泼天富贵与自己无关,她只觉得整个人都像是被扔在了油锅里,太煎熬了!

越想越郁闷,她忍不住跑去找朱二红,她寻朱二红并无正事,她也不是看笑话,说起来,她和朱二红也算是同病相怜,她就是想借着处境相同拉一拉关系。

秦书达虽不孝,可到底没和朱二红断亲,朱二红的话对秦书达还是有用的。

她家赵元宝还没被放出来,愁死她了。

其实她更想找赵囡本人的。

奈何还没进门就被赵囡轰走了。

唉。

张小花愁眉苦脸的进了朱二红家,本以为能与朱二红一起骂骂那些个不孝的小辈,可谁知朱二红听明她的来意,立马就拉下脸让她走。

她不明所以,还没等问清楚,朱二红就突然拎上扫帚要打她。

这下子她不敢再耽搁,立马跑了。

朱二红盯着她的背影,狠狠呸了一声,而后“砰”的关上院门。

笑话,什么下三滥的也敢来她家套近乎,那赵元宝可是个蹲了大牢的小混混!而她家书礼,马上就要在村中开私塾了!

秦劲的大院子有什么了不起?当初她家可是攒下了三百两巨银,等她家书礼的村塾办起来,那修宅子还不是轻轻松松?

四月下旬,已经入夏,天气逐渐热了起来。

阳光炙热,但路边的小麦郁郁葱葱,偶有风吹来掀起一波波麦浪,瞧着甚是喜人。

麦穗正努力吸收阳光好让麦粒长得饱满,田地里还有辛勤的农人没有回家,正挑着担、推着板车或小推车给麦子浇水。

再有大半个月,小麦就成熟了。

秦劲推着小推车一路走到家,即便戴着草帽,也热得浑身是汗。

进了院子,恰好叶妙端着木盆从大灶房出来,瞧见他,就笑着道:“我估摸着你该回来了,就舀了水,快来洗洗。”

秦劲将小推车推到灶房的屋檐下放好。

考虑到遮阳防雨,盖房子时他特意把屋檐加长,此时他将小推车靠墙而立,长屋檐遮去太阳,一点儿都晒不着车子。

叶妙将水盆端到他跟前,他蹲下正要洗一洗手脸,叶妙忽而也蹲了下来,道:“劲哥,早上村长召集乡亲宣布了一件大事!”

“什么事?”秦劲问。

“秦书礼要开村塾了,一年束脩是四两银子!”叶妙伸出四根指头在秦劲眼前晃了晃:“他说他当过账房,知道怎么做账,因此收的束脩理应比其他村塾高。”

像是他的老丈人岳老秀才开的村塾,一年只收二两六钱的束脩。

但他定价四两,理由是他会做账,可以交给学生们真本事。

秦劲挑眉:“那有人愿意把自家孩子送过去吗?”

“这才第一日,还不知道呢。但是吧,肯定有村人愿意的。他会做账,这是真手艺。”叶妙道。

专业账房就跟专业木匠、泥瓦匠一样,那是真功夫真本事,一般的读书人根本不会。

就像周立,当初郭员外有意拉他一把,可他不会做账,搞不清账本这方面的事儿,最终只能进砖窑做工。

现在秦书礼拿做账当招牌,这的确吸引人。

村塾比不得县城的私塾,在村塾读书的孩子,最起码有一半都不打算考科举,考科举太苦太费银子,一般人家根本供不起。

在村塾读个几年,出来后能识文断字,能给人写个信写个对联,那就算束脩没白花。

就算达不到这种程度,只能去县城做工,那识字的肯定比睁眼瞎有优势。

所以,叶妙觉得定然有村人愿意把自家孩子送过去,秦书礼曾经拿过的高工钱,可太令人心动了!

想到此,他小脸一皱,幽幽叹气:“读书就是好,路子的确比旁人多。他什么时候才能再倒霉?”

秦劲正好洗完脸,一抬头,将他这幅模样瞧在眼里,便用湿漉漉的手对着他的脸隔空弹了一下,水珠落在他脸上,他立马睁大眼睛:“干嘛?”

“管他作甚,咱们的日子不比他差。”秦劲道。

“可他混账,不配过好日子。”叶妙嘟囔了一声。

但嘟囔完了,他小脸一扬,笑道:“桂婶家的槐花开了,上午时送来了半背篓,我觉得不够,刚才阿爹捡柴回来,就让他去桂婶家再捋一些。”

“先前送的那半背篓,我做了槐花菜馍馍,还有蒸槐花,你先去躺一下,阿爹和周哥应该快回来了,等他们回来就开饭。”

周立给麦子浇水去了。

他情绪转的快,秦劲就放了心。

其实,秦劲觉得以秦书礼的心性,很难将这个村塾办好。

从前秦书礼风光得意,因此担得起一句兢兢业业,是个称职的账房,可现在秦书礼蹲过牢,碰过壁,破了产,心性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