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187)

作者: 不曾阿 阅读记录

屋子里,秦劲和叶妙也颇为遗憾。

同时还有些意外,原来秦书礼竟认真教了半个月?

不过,王秀芹也没到处宣扬思哥儿聪明呀,王秀芹可不爱四处炫耀,再者,王秀芹即便对外人讲起此事,她突出的重点是思哥儿聪明,秦家的孩子聪明,而不是周立教的好。

这才几日,怎么就传到鲁家村了?

第66章 大篇幅安哥儿和谷栋

不过,这是小事。

秦劲和叶妙都没有放在心上,秦书礼还能来找他不成?

秦书礼没那个胆子!

秦书礼自个儿不好好教,被学生爹娘拿住了把柄,这只能怪他自个儿。

想来应是某个村人当做新鲜事传到鲁家村去了,而鲁家村的村人又当做新鲜事讲给那两个学生的爹娘听,于是那两个学生的爹娘就找来了。

两村离得近,消息传得快。

再者自打他家起了大院子,村人看他的眼光就不同了,对他家的事颇为关注。

而秦书礼的教学成果,村人也颇为关注,比如说张齐这种,秦书礼的做账本事,村人的确眼热。

他和秦书礼的关注度本就高,而这事儿又的确新鲜——周立一个半道出家的夫子都能教的似模似样,秦书礼正经开私塾的,水平又如何?

于是可能就有好奇的村人传起闲话来。

但本身事儿不大,秦劲和叶妙都没有放在心上,听完缘由,两人在周立的教书声中,慢慢进入梦中。

睡醒之后,已过了日头最毒辣的时候,该下地的下地,该做家务的做家务。

明日打井的师傅要来打井,叶妙就将院子东北角收拾了出来。

说是东北角,其实挺宽敞,等水井打好,他们要在这里搭一个棚子,将整个东北角都遮起来,这样雨天打水也方便。

另外还能在棚子下储存干柴。

院子西北角,院墙与周立的小房间之间也有片空地,按照原来的打算,也是要在上面盖个棚子,冬日好储存干柴。

但现在秦劲改主意了,他打算在这里种棵枣树。

今日安哥儿说,有一商户要起新院子,原本的老院里栽着两棵枣树,他盖了新院子后想将枣树换成石榴树,因此就询问安哥儿,愿不愿要这两棵枣树。

这商户知道安哥儿在乡下盖了院子。

安哥儿自是想要的,本地种枣子的人家不多,鲜枣上市时,价格不算低,能有免费的枣吃,那当然要吃免费的。

但他栽一棵就行了,那两棵枣树挺高,据那商户说,一棵一年能结七八十斤的鲜枣,他家才四口人,到时候鲜枣下来,定然是要送人的。

因此一棵就够了。

那商户想白送,他坚持要给银子,十几年的老树了,一棵就能值二两银子,可不能白要。

他定下了一棵,余下那一棵他就想到了秦劲,趁着今日来取大拉皮,就将此事说了,问秦劲愿不愿意栽种这棵枣树。

秦劲当然愿意栽种了。

现在大院子空荡荡的,菜园子在后院,前院瞧不见什么绿色,此时种上一棵枣树,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今年花上二两银子,以后每年都能吃到新鲜枣子了。

他还让安哥儿留意一下,看还有没有人家愿意出售果树,无论是什么果子,只要是果树就行。

因此,这会儿叶妙清理完了东北角,便来到了西北角。

这块空地上堆着一些干柴,还有之前秦方秦圆送来的杂草,他用板车将这些干柴、杂草运出院子,堆在了院门左边。

按照乡下的习惯,院子大门左右两边要么种菜,要么堆干柴。

忙活好一会儿,累出了一身汗,他进灶房喝水。

喝完之后,他来到碗柜前,取出一个粗陶碗,他从陶罐里抓了把瓜子,又捏了几个红枣几块核桃仁,而后端上碗拿起蒲扇出了灶房。

他坐到灶房的房檐下,一边摇晃蒲扇,一边慢悠悠的磕瓜子。

偶有风吹来,好不惬意。

磕完瓜子,他开始吃枣子,最后才吃核桃仁。

这核桃仁上裹了蔗糖,是他按照他劲哥教的法子特制出来的,叫做琥珀核桃,吃起来只有甜味和核桃本身的香味,一点儿苦味都没有。

吃完了,他起身将瓜子皮扫到一起,用簸箕盛着端去后院喂鸡。

这是喂给家中老母鸡的,赵丰中午买回来的那些小鸡仔吃不了。

小鸡仔个头小,正是长个子的时期,一日要吃四五顿,于是喂完瓜子皮,他又抓了些玉米面,拿水和成干干的小疙瘩,然后喂给小鸡仔吃。

喂完小鸡仔就该做晚饭了。

他捋起袖子进了灶房。

天色擦黑,秦劲、赵丰、周立三人回来了。

于是摆饭。

今个儿没有肉,他炸了茄子片,将茄子切成片裹上面糊放入锅里炸,做法简单,但味道极美。

还熬了南瓜大米粥,又凉拌了黄瓜大拉皮。

一顿饭吃完,每个人都挺满足。

周立起身拿上衣裳去洗澡,只觉得日子好得当真是无可挑剔,若真要挑剔,那就是他家延年和宁哥儿不在。

他在秦家大吃大喝的,也不知俩孩子今晚吃的什么。

家中只有两亩地,活儿不多,俩孩子除了挖野菜、捡柴,也就是给村人做工。

村人不给工钱,只给粮食,以他们兄弟的节俭,吃的应是窝窝头,且菜里没有一滴油。

唉。

自打两个孩子不再吃药,他的工钱就攒下来了,如今也有二十两,要不,干脆今年就买田地吧。

郭家庄那边如今只余下一些下等田,官府手里的上等田、中等田就早被分完了,当然,很大一部分是被郭家人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