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升级流主角可以不死对象吗(338)

作者: 晚留 阅读记录

这个从幼时就已经蛰伏的想法抽芽生根,顷刻间在Q13心中长成一棵繁茂的参天大树。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无名氏的Q13到有了“秋亦”这个名字的Q13,他一直都在这里,见的是同样的脸,做的是同样的事,身体的疼痛没有减轻分毫。

那他为什么不试试出去呢?

出去后,Q13这样病症的孩子会像雪一样融化在空气中,Q13曾经看过影像,那非常痛苦,影像中同龄人一直在悲鸣,融化到最后只剩下一摊黑色的泥垢。

但Q13对自己说:但是无论是几分钟、几个小时还是几天都不会长过人生,再多的痛苦都有尽头,人生总要有个结果,与其一直在塔中等待死亡,不如付出无聊的生命去看看外面。

高塔明令禁止孩子们私自逃跑,但是人手短缺,管控力度不强,这对Q13来说是个好消息。

今天的检查结束后,Q13回到自己的层级,没有如往常一样回到营养舱之中,而是混在畸形的孩子之中四处游荡,慢慢地靠近了一般不允许他们接近的电梯。

没有看守,监控摄像头正在工作。

Q13看了一眼,没有停下。监控总是晚来很久很久,所以理论上只要速度够快运气够好,就能一次离开。

他还未触碰到电梯,巨大的警报声尖锐响起:[警告、警告,私自逃离——私自逃离——]

好像有电钻顺着耳朵钻进大脑,Q13脑袋嗡鸣,几乎跌在地上,小孩两眼发黑,鼻血一下流了下来,脸色白得像纸,内心惶惑:为什么?他被发现了吗?

其他孩子漠然地绕过他,像是冷漠的机器。

警报声响了许久,Q13缓和了一些,努力吸气站稳身体,想回自己的营养舱中休息,然而才走几步,有人伸手拦住了他。

Q13如至冰窟。

他有气无力地看来人,拳头缓慢握紧:“A女士。”

私自逃出去的孩子会被惩罚……

“是我,”A女士说,“你今天怎么出来活动这么久?”

“不想看书了。”

A女士点了下头,也不知道信没信。

Q13与她对视片刻,绕过她,回到自己的营养舱中。

直到冰凉的液体包裹身躯,浸没口鼻,Q13才意识到自己居然紧张得一直没敢呼吸。

A女士搭坐电梯,来到会议室。

室内已经坐了数人,听到细微的声响,他们一齐抬头:“A女士,你来迟了一分十秒。”

“遇见了Q13,观察了一下他的情况。”

“他怎么样了?”有人追问。

随着Q13熬过一年又一年,成为高塔中最年长的孩子,他在众人心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虽然其主要由A女士和B先生负责,但是其余人也难免对其多加关注。

A女士:“精神紧绷,有一定攻击倾向。”

一阵沉默,A女士环视众人:“所以我认为我的提议大家可以多考虑。”

“我们是该认真考虑,X99与D67的逃离也说明了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望,”其中一位说,“家长日不能照顾到每个孩子,我们总要对他们负责。”

“任何提议都需要讨论,我想我们需要一场充满人类感性与理性、富有逻辑的讨论。”

讨论了很久,大人们划出了一份名单,上面列下的符合条件的书籍将会在会议结束后悄无声息加入孩子们使用的网络中,成为他们新的娱乐。

“‘黑暗血腥’……这一类我们也要加入名单中吗?我想这对孩子们健康性格的建立不会有任何帮助。”

“我们需要的是向善的孩子,而不是向恶的孩子。Q13的斗殴事件绝不该再发生塔中。”

“Q13的事只是个关于他性格的测试,而且我们不是很好地解决了后续吗?”作为提议人的B先生说,“研究人类心理学后,我认为堵不如疏,这类图书可以发泄他们的情绪,星网上也有我们设置的情绪感知程序,倘若孩子们在阅读这类书籍中产生的快乐超出阈值,我们也可以及时发现,检查纠正他的人格。”

众人考虑片刻,肯首许可。

最后有人双手合十,放于胸前:“我会设置娱乐时间限制,愿孩子们博学而好知。”

星网中,心底总有些不安,Q13发了一会呆,等脚下碰到什么东西时才回过神来。

他习惯性地随机捡起一个漂流瓶,打开一看,里面不是习以为常的阅读感悟或日常碎碎念,而是什么小说的宣传。

[黑暗流力作,给你无比真实的修真体验,编者呕心沥血三千年,一直写到世界毁灭!]

黑暗流……?

Q13有点好奇地触碰链接,屏幕自动跳转到一个新页面。

书名:万鬼之王

作者:墨沉

文案:修真讲缘,欢迎你,有缘人。

下面的书评分两方,一方骂得厉害,说没人性的玩意还是人道毁灭吧,另一方夸得天上地上绝无仅有,表示圣母滚啊。

作者很怪,无论骂还是夸,每条评论都会回个笑脸,看着很有讽刺感,于是后来的书评多半是合力喷作者的。

Q13努力翻了翻那些比较长的评论,哦,原来是个后宫文,主角见谁都要收,收了还剁,前期真一宗两个美女活得那么小心了还被杀了,哦,原来后期不够爽,曾经铺的顶尖背景板都没发挥作用是……

他怀着好奇点入正文。

……

半个小时后,有点作呕的Q13将这本书丢到一半。

不该好奇的。

无事可干,想起A女士的出现,Q13有点焦虑地脱出营养舱,迎面而来数位机器人,它们一一通报:“X99与D67逃塔失败,受到惩罚,大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