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昼(112)+番外

作者: 淹烟 阅读记录

付杰和白央央:一沓稿纸(价值3元)、一本《三字经》(价值8元)和一块香皂(价值6元)。

顾南枫和陆惜舟:一捆麻绳(价值12元)和一条塑料手链(价值10元)。

白央央看了看大家抽到的物品,痛苦哀嚎:“为什么你们手气都这么好哎?惜舟姐,我们三个东西的钱加起来比不过你们抽到的,真的好心痛……”她越说越难过,埋到陆惜舟身上不动了。

陆惜舟揉揉她的头:“乖啊,这只是开始,胜负要看最后的价值。网上不是说了嘛,运气守恒定律,你们最后一定会否极泰来。”

听到惜舟姐的暖心安慰,白央央瞬间燃起斗志:“好,运气守恒!付杰,我们快挑一个,准备出发!”

“好的好的!”付杰忙不迭地应声女朋友。

这挑选物品也有讲究,嘉宾们考虑的更多是容不容易换出去,价格是不是最高倒是其次。

经过一番挑选,柏辰辛和郁泠选了笔记本,付杰和白央央选了香皂,而顾南枫和陆惜舟选择了手链。

三组人都没选最值钱的那个。

白央央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不选绳子啊?”

郁泠苦笑:“因为实在想象不到这个能用在什么场景,而且,拿一捆绳子走在街上,会很尴尬哎……”万一以为是坏人怎么办!

白央央赞同点头,随手拿起另一样物品:“这个《三字经》也很抽象,如果有个英译版,我还可以送给国际友人呢!”

陆惜舟小心翼翼地把手链装进小袋子里,笑眯眯地说:“走吧,去以物易物。”

“好耶!出发出发!”白央央兜里揣着香皂,拉着付杰斗志昂扬地上路了。

摄影师们兢兢业业地分流,各自跟上三对嘉宾。

笔记本在柏辰辛手里拿着,看起来平平无奇。

郁泠瞄了它几眼,有些担忧地小声问:“真的会有人同意交换吗?”感觉它长得很丑哎。

“应该吧。”柏辰辛也不确定,但他得安慰郁泠,“好歹算个实用的物品。”

“也是。”郁泠突发灵感,“啊,要不我们找个商店进去询问吧!老板或许会需要它来记账。”

“一个不错的想法。”柏辰辛点头又摇头,“但是,如果是商店老板的话,或许更想要的是钱,而不是一个笔记本。”

这句话显然更有道理也更加现实,郁泠惨败。

两个人边走边张望,思索着可以问什么样的人交换。

郁泠无意间和一个打扮靓丽的年轻女孩对视了一眼,很快就移开了目光。

但那女孩却看着这边不动了,像是在确认什么,过了一会儿,她竟然走过来,和他们俩打招呼。

两人不明所以,礼貌地回了一句问候。

走近了之后,女孩又仔仔细细地辨认了一下,最后犹犹豫豫地问:“请问你是柏辰辛吗?”

柏辰辛一怔,感觉没什么好瞒的,点头承认:“是的,我就是柏辰辛。”

女孩惊喜地跳起来:“看到你的身影,我就觉得是你!我是你的歌迷,听过你的很多歌,还买过很多专辑!”

她又转过头来看郁泠,想了想,恍然大悟:

“啊~你是柏辰辛的男朋友!我也知道你,你看起来真的很迷人,怪不得他这么喜欢你。但是,我没有记住你的名字。”她苦恼地拽了拽包包带子。

郁泠瞪大眼睛,嘴唇微张。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异国女孩居然知道自己,她直白又热烈的夸赞也让他的脸颊微微发烫。

“所以,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女孩摘下墨镜,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绿眼睛。

“当然可以。”郁泠认真地回答,“我叫郁泠。”

“啊~郁,泠。”女孩沉思一会儿,想起什么,眼睛又一亮,“你的名字,听起来很像华国的一首诗。我很喜欢华国文化,读过很多诗词,有一首词的意境非常美。这首词的名字,在你们那里好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ci pai ming’,对吗?这首词的前一个名字,用你们中文的发音来读,叫‘雨霖铃’。我还知道它的意思呢!”

她得意地眨眨眼,又继续说道:“雨声和铃声交错在一起,那一定是一种很美妙的声音。虽然它往往表示一种悲伤,但这就是华国文化中的含蓄之美吧。即使是很难过的事情,在语言的魔力下,也会具有别样的美感。”

眼前的歌迷显然是个华国诗词文化的忠实粉丝,谈起的知识,就连很多观众都没听过。

弹幕里早有大佬一字一句地帮忙翻译上了。

【好博学的外国小姐姐!】

【我滴妈我都不知道哎!】

【每次看到咱们华国文化传播出去,吸引很多外国友人来了解,就感觉很激动[泪目][泪目]】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

【我们何其有幸,在一个普通的节目里,看到文化的传播与流转!在我们没意识到的时候,文化的火种已经播撒到了世界各地。我们需要展示,需要交流,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才能愈来愈好,不断进步!】

【没有谁能拒绝华国文化的魅力~】

【金发碧眼小姐姐,好看!柏哥的歌迷,有眼光!主动了解学习华国文化,点一个大大的赞!】

【此刻,她在我的眼里熠熠生辉!这个小姐姐的身后凝聚了无数喜爱华国文化的外国友人的身影啊[兴奋][兴奋]】

柏辰辛和郁泠也没想到,偶然遇到的歌迷,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他们聊了几句华国文化,越聊越开心。

郁泠突然想起了任务,戳了戳柏辰辛的后腰,悄悄问:“我们可不可以和她进行交换呢?”

上一篇: 雾柏林 下一篇: 致徐钰鸣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