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香伴之看不惯义父,我带义母离家出走!(15)+番外
这个家里有她,有他,还可以有常欢。
那上海老家那边呢?
其他几个姨太都可以遣散,只除了长居家中侍奉公婆的大太太,若休了她老太太不依,也没人照顾老人了。
话是说得凛然大义,可她当时心里在想,怕是因为在冯督军的世界里,主是倡导一夫一妻的,所以,他便也要遵守这新秩序。
见毓华沉默,老徐最后表态,一切选择权在她,若真不愿意,他也绝不勉强。
作者有话说:
如此为爱发电的小说,还有朋友愿意看下去,感动o(╥﹏╥)o
第10章 九、“破镜重圆”
自那天后,老徐不时登门,每次都会拿些零嘴和玩具给常欢。
但绝口不再提去西北的事,仿佛自己当真遵守承诺,一切由毓华自行决定。
常欢对礼物是来者不拒,也彬彬有礼的道谢。对于老徐的亲近,她不冷不热地对付着。
倒是秋娟得悉后劝毓华,一切正是重新来过的好机会:姑爷身边的骚狐狸跑了,他也知道改过了,这次诚心诚意来登门认错,为什么不能破镜重圆呢?
毓华知道秋娟对她和老徐分开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当然是出于好心关怀,但这种旧式女子的活法,她好不容易挣脱出来,为什么又要回头?
见毓华只是笑笑,秋娟想了想,又劝:
“即便你和姑爷感情当真生分了,为了孩子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吗?
“您说您可以凭双手养活常欢,但万事开头难,即便我继续跟着您伺候您不要一分钱,你也没理由让这孩子跟着你喝西北风啊。
“姑爷不是凉薄的人,虽然一时被狐狸精迷昏了头,可此刻他需要您。
“您今日帮了他,他念着这份恩情,未来哪怕你们分开了,想必他也不会不理您和常欢,多少能帮衬点。”
一番话下来,毓华动摇了。
但她后悔的是,与老徐分开的这两年自己为什么不能再长点本事。
以至于现在想独立还要瞻前顾后,无法随心所欲地庇佑那个孩子。
******************************************************************
简毓华正坐在房内思索,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了嘟嘟两下汽车喇叭声,紧接着又响起一些细碎的人声。
她起身走到窗边张望,发现之前给常欢订制衣服的裁缝来了,手里提着纸包的新衣裳,刚巧老徐的福特车也开了进来。
常欢正在楼下和秋娟一起晾晒被单,老徐下了车走到常欢跟前,伸手摸摸她头顶的绒帽,从身后拿出两串糖人。
“谢谢姊夫。”常欢微微欠身,鞠了个躬。
老徐佯作不给:“无功不受禄,背两句诗来才有的吃。”
常欢张口就来:“官星不旺有用神,少年功名不遂心。”
老徐还不待有何反应,一旁刘副官的脸就先绿了,偷偷给常欢使了个颜色。
常欢视若罔闻,顾自继续说:“枯木逢春还生意,困龙自有上天时。”
“你这伢子,是在给我算命么?”老徐饶有兴趣地望着常欢,眼神透着一股难以捉摸的意思。
常欢耸耸肩:“是你让我背诗的,可我只会背口诀。”
老徐哈哈一笑,顺手就把糖人递给常欢,回头从裁缝手里接过了那件衣服。
那裁缝颇有眼力见,见状连声称赞大小姐的聪慧,又凑在他跟前拍马道:“有福气的大家族都是先有大小姐,再有贵公子的,参座日后必是儿女双全,因为有这位大小姐在前招福招娣。”
“招娣?”老徐心头一动,微微一顿,细瞧了常欢一眼。转头又命副官给裁缝打赏,让他再照着常欢小姐的尺寸多做几套好看的衣服。
“我们徐家的孩子可不能叫人看不起”。
很快老徐牵着常欢的手上了楼梯,进得家门,见了毓华第一句竟是:“常欢得去念书,这孩子瞅着有慧根,不能白耽搁了,只会背两句算命的判词。”
“可以,听说常德这边就有女子学校。”毓华不动声色道。
老徐笑笑:“话虽如此,西北那边的天主教会学校是督军亲自过问的,学校里教很多现代科学的知识,民国的未来需要人才,女孩子也要好好学习。”
这话跟他从前秉持的理念竟如此大相径庭。
见毓华略带讶异地看着他,老徐随手翻起了桌上堆满的书籍报刊,指着最顶上那本《新青年》道:“到底是我见识浅了,里面有几个撰稿的还是很有水平的。”
老徐低头,这倒真出乎毓华的意料之外了。
等老徐如厕之机,毓华轻声问常欢道:“你对你姊夫,到底是个什么看法?”
常欢却看向毓华:“你和他和好了?”
毓华微微一怔,回避道:“现在是我问你,你喜不喜欢他,想不想我们一起住?”
常欢舔了一口糖人:“姊姊,你还喜欢他吗?”
“你只管回答我。”
“可你是他妻子,不是我哎。你们真的没事了?”常欢一脸认真地看着毓华。
这话隐隐刺痛了她,可怎能告诉这孩子真话呢。遂笑了笑,“我们本来就没什么大事。”
常欢若有所思地舔了两口糖人,看着毓华:“只要姊姊开心就好,别委屈自个。”
“怎么会委屈呢?去了西北,听说条件比这儿好得多。”
“嗯。只要和你住一块,我没意见。我就是那么好伺候。”常欢仰起头,恢复了一脸特顽童的稚气表情。
毓华伸手搂过常欢,将身子贴着她:“放心吧,常欢,我们都会幸福的。”
常欢不再说话,她垂下眼睑,仿佛沉浸在糖人的甜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