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祖她是飞升过来的!(168)

作者: 肖肖的鱼 阅读记录

可是任凭他们怎么解释,村里人都不听。

毕竟,说得好听叫分家,可谁家老人分家,单独分一家出去的。

还是孤儿寡母,其他有手有脚,有男人的不分出去,偏偏就分这孤儿寡母出去。

当初村里时不时就有婶子媳妇跑来凑热闹。

有些人还套了几个孩子都话。

毕竟是小孩子,能知道个什么弯弯绕绕。

人家问什么,也就老实说了什么。

有好事的问,为啥把他们分出来。

赵大丫几个就说是因为娘干活回来想吃饭,可是奶奶不允许,还让她去干活儿,一气之下就把他们分出来了。

嗯……

这确实也算是真话。

还有人问分家他们分了什么。

几个孩子就七嘴八舌把分到的东西都给说了一遍。

孩子小,不知道内里的各种意义,只知道实话实说。

可是村里人知道这分家,赵家人就只分了母子几个锅碗瓢盆,还有家里的破衣烂衫,一粒粮食都没有的时候,看着赵家人的眼神都不对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赵家的人,在村里,也算是出了名的了。

只是,这名声不怎么好听而已。

话又说回当下。

陶十三和村长寒暄了几句,就拿着办好的资料准备回县里了。

村长摸着胡子,点点头,“你也算是苦尽甘来了,照顾好自已和几个孩子,有份工作,怎么也比土里刨食要好得多。”

陶十三点点头,好不好的,且看以后再说吧。

反正,现在她挺好的。

只是她挺奇怪的,这赵家人,居然这么久了,都没有来闹。

难道说,赵父赵母还没发现钱少了?

亦或者,发现了,可也不好意思闹?

反正这也不关她的事儿,她只拿了自已该拿的。

不该拿的,她是一分没动。

古人都说,这人吧,不经念叨。

这不,她刚从村长家里出来,还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从地里回来的赵母几人。

赵母看到她,冷哼了一声。

“有些人,就是没有良心,明明是自已要分家的,还在心里头到处说是家里对她不好,真不知道这良心是不是都被狗吃了!”

阴阳怪气的,陶十三只是看了一眼,根本没打算理会。

可她越是不理会,赵母就越是生气!

“老二媳妇,你现在见着人都不喊了吗!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婆母!”

“我们不是分家了吗?你儿子都没了,你还指望我一个丧夫的寡妇孝顺你?你是生我还是养我了?”

陶十三就纳闷了,这人是记吃不记打是不是。

之前还像个鹌鹑,怎么今天就改性子,又有胆子跑她面前来张牙舞爪了?

这是吃了龙胆还是虎胆了?这么有胆?

“你!”

赵母那叫有一个气啊!

“行,你真是好得很,老二没了,你这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是吧!”

“我把你放眼里干啥玩意?碍眼!”

陶十三直接怼了一句,转身就要走。

可赵母不乐意了啊。

张嘴还想骂来着,只见背对着她都陶十三,突然弯腰从地上捡了一块石头。

捏在手上,一阵风吹过,石头变成了石粉。

赵母被这阵风吹得一哆嗦,嘴巴张着,愣是发不出声音来。

她感觉自已的喉咙被什么卡住了,不难受,但是吓人。

脖子凉幽幽的,忒吓人。

直到陶十三走远了,她才吹散了这阵凉意。

“这老二媳妇怎么越来越吓人了……”

陶十三收回神识,慢悠悠的赶路。

路过大河的时候,她停住了脚步。

这两天吃野鸡肉也有点吃腻了。

可以换换口味了。

鱼肉就挺不错的,这老长一条河,肯定鱼也有大的。

心里这么想着,她也脚下转弯,朝着河边走去。

第109章 都去上学去!

河边还有不少人在搬石头。

也有三两个拿着自制钓鱼竿在钓鱼的。

陶十三找了个人少的草丛,她把神识放到了河里。

先是大范围的捞了一网,随后就开始挑挑拣拣。

大的十几斤的,小的一两斤,两三斤的都有。

还有甲鱼,螃蟹,河虾这些。

陶十三先是抓了一条五六斤左右的胖头鱼,想了想,又抓了几条三斤左右的。

既然在这里生活,那就得遵循这里的人情往来。

上次张医生的爱人,让自已走后门买了三匹布料。

先不说这是不是瑕疵布,就这么多,一般人都不乐意卖,毕竟东西只有这么一点,被一个人买了大半,其他人都是会有意见的。

这也是人情。

还有王晓红,虽说是报恩,可因为她,自已也得到了工作,现在又要帮忙弄几个小孩入学的事情。

这也是人情。

这些都是人脉,就跟之前她在公园摆摊算命一样。

每一个人身后都是一个关系网。

只要本事过硬,关系打好,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她虽然用不上,可自家不是还有七个拖油瓶嘛。

他们能用得上啊!

院长也得送一条,刘医生,张医生都得送一条,搭档的护土也得送一条。

这里一条,那里一条,不知不觉,就挑了十几条了。

最后又捞了几只河虾,这才收手。

她在捞鱼的时候,就已经分出一部分神识,去附近的竹林里砍竹子去了。

这会儿刚编好一个大背篓。

用来装鱼刚刚好。

于是,她背着一背篓鱼,直接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