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祖她是飞升过来的!(185)

作者: 肖肖的鱼 阅读记录

“行!我给你做红烧肉!”

曹师傅也很爽快,笑呵呵的应了下来。

陶十三提着肉,拿着钱就离开了。

直接去了唐河家里接孩子。

至于手里这块儿肉,她直接提回家交给了赵大丫。

看着肉,赵大丫也沉默了。

主要是家里现在真的不缺肉。

抿了抿唇,她还没说话,陶十三先说了。

“你说,我给你们爷奶把这肉提去,合适不?”

她也想了一下的,自家这几个崽子,好歹也是赵家的。

就算不说其他的,就冲着他们的那个爹,这也应该提点东西主要她现在也不差这点东西,在自已不缺的情况下,她也乐意用这点小东西,换取一个让赵家人安分的好名声。

“娘,你要把肉给他们?”

她说的他们,就是指的赵家那些人。

陶十三摸了摸她的脑袋,“不管怎么说,你们也是你爹的孩子,有些事情,各论各的。”

她愿意用这些东西,给几个孩子铺路。

她不知道未来,但是她知道,这个年代,名声肯定很重要。

即便知道赵家人的德行,可她为了这些孩子,还是得考虑一下他们那个假死的爹。

万一以后发达了呢。

对于几个孩子也是好事儿。

就算没有发达,以后也有说的。

至少,现在几个孩子对爷奶是说得过去的。

陶十三去借了一辆自行车,带着长子赵建军,提着这块两斤多的猪肉,大摇大摆,风风光光的往赵家去。

特别是在村里的时候,她一改沉默,和村里大爷大妈都拉着家常。

这样高调,赵家人不知道也知道了。

说真的,看到她带着孩子回来,还提了这么大块肉,赵父赵母是有些诧异的。

像是知道他们想的,“我们一家子虽然分家出来了,你们好歹也是孩子都爷奶,他们爹不在了,建军也应该代替他爹孝敬一下的。”

用一块多余的肉,换几个孩子孝顺的好名声,怎么也值了。

赵父赵母张了张嘴,有些尴尬的,“长河媳妇,屋里坐会儿呗。”

“不坐了,家里还有几个孩子呢。”

说完,也不再客套,骑着自行车就走了。

听着村里人的话,陶十三笑了笑。

这一趟没白跑。

走到半路,赵建军还是把心里话问了出来。

“娘,爷爷奶奶明明对我们不好,为什么还要给他们肉?”

“因为你爹是他们的儿子,你是你爹的儿子,因为孝道。”

“建军,你是男孩,虽然不是老大,可也是长子,今天这块肉,我们现在看着是吃亏了,可你要知道,有了这块肉,你爷奶就没法找借口作妖了。”

“就算你爸没了,可你们还在,我就算再厉害,也抵不过一个孝字,你爷奶要是拿你们要挟我,我还是得妥协。”

其实赵家人很好解决,可这情缘是没法斩断的。

与其斩不断,还不如吃点亏,给几个孩子上一堂生动的课。

世人看着,像是她对赵家妥协了,其实不然。

她只是用一些东西,堵住了赵家老两口小心思的同时,还教了一下孩子。

她今天不走这一趟,估计过不了多久,赵家就沉不住气,要开始传一些似是而非的话了。

即便她不怕,可这不是她怕不怕的问题,而是有时候,流言蜚语会毁掉一个人。

她不怕这些,可这些孩子还小,他们能够做到视若无睹吗?

第122章 真当自己是根葱

那天送肉的事情,过去了有半个月了。

赵家那边,她也不再关注,反正也轮不到她老养,最多为了几个孩子的名声,她偶尔送点自家多余的东西去就行了。

可她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

赵父赵母为了自已的女儿,居然真的能放下面子,求到她这个,在最难的时候,被他们赶出家门的老二媳妇面前来。

越是到了深秋,天气就越发冷了下来。

前两天她在百货商场买了十来斤羊毛线,托曹师傅的媳妇宋大娘,帮着给几个小孩,一人织了一身毛衣,毛裤。

上次因为野猪,她和曹师傅一家算是熟了起来。

平时曹师傅还会给她开小灶,她把食材拿到食堂来,他帮着加工一下。

这事儿她干得光明正大的,医院的人都知道,也没人说什么。

毕竟,她家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

一个寡母带着八个孩子,没时间做饭也正常。

而且,她也没有占医院都便宜,粮食蔬菜她都是从自家带来的,食堂也就帮忙加工一下,她还给了一毛钱的加工费。

对于这事儿,大家都挺乐意的。

从食堂提着饭盒出来,外面天都已经黑了。

自从黑得早了,她就没让大丫来食堂打饭了。

直接她下班带回去,天黑路滑的,几个孩子别摔着了。

“陶医生,下班了。”

“下班了,婶子你这是去打饭啊。”

“是啊,打饭。”

碰到患者家属,她还乐呵呵的打着招呼。

前段时间,她拿到三份工作的工资之后,就立马庆荣请人来给家里修了房。

她本来只想修一个仓房,后来想着以后反正也要住,手里也有钱,就干脆一起修了。

在后院多加盖了三间房,一间厕所,直接把几间房连同厨房,仓房都给打通,重新隔断了一下,现在变成了六房一厅一厨一卫。

原来的厨房,被用来堆放柴火。

家里还拉了电线,安了电灯,她还去掏了沙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