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冲喜怀了权宦的崽(188)

作者: 三九十八 阅读记录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韩姨也打点好了行装,临别之际,薛照嘱咐了萧约许多,让他或是住在长更巷或是回城南萧家都好,暗中有一队好手保护,不会有什么差错。

薛照还说,等他回来之后,便再次正式拜见萧约的父母,做足成婚的礼数。

萧约打断他:“已经办过婚礼了,还要补全什么礼数?我记得好像有人说过,没谁比他更清楚这些繁文缛节多么无用。”

薛照清咳两声:“此一时彼一时……就当我是贪得无厌吧,拜过高堂,我心里能更踏实些。不仅要和你去见你的父母,我还想……带你见我的父母。”

薛照的目光诚挚而满怀希冀。

萧约点头,他明白,薛照所指的父母自然是故去的郡主和薛大人。

“我等你回来。”萧约送薛照上马,看着他离去背影,终究是克制不住又大声喊,“尽早回来!全须全尾地回来!一点伤也不能受!”

薛照回头朝萧约摆了摆手:“风还凉,回家等我。”

薛照走后没多久,萧约在见薛照父母之前先见到了那张据说与郡主酷似的脸——

柳昭仪有孕才满一月便被诊出,梁王大喜,重赏了后宫,令外命妇们也都进宫庆贺。

作为靖宁侯夫人的萧约自然也在其中。

第91章 召见

柳氏的来历,萧约清楚。

因为长相酷似郡主,所以有了这个姓氏这般身份,也因此入宫月余,柳氏几乎没有和各宫嫔妃走动过,只是先前梁王为了打压薛照,给卢氏等人透了风。

如今,梁王是一点也不顾忌了,让命妇们进宫朝拜,这些高官贵眷但凡是有些年岁的,大多见过章台郡主,如此一来,王室的秘辛便要成为高门之中的窃窃私语了。

届时,薛照的处境会是怎样不难想象。

萧约感到愤慨,暗骂梁王是个疯子,幸而薛照在梁国的日子也没剩下多少了,眼下要紧的是进宫之后如何应对。

梁王会召萧约入宫这件事,薛照出发之前已经考虑到。

毕竟梁王多疑,虽然先前薛照已经搪塞过数次,但他绝不会彻底放心,必然是要亲眼看过把薛照迷得神魂颠倒的男子是何方神圣,薛照一走,恰好有了机会。

立在合欢殿外等待传召,萧约回想薛照的嘱咐,他说即便是和梁王面对面也不要紧,更不必提心吊胆字斟句酌,自然流露出惊慌无措反而更加能让梁王减轻怀疑。若是对方询问,说辞半真半假最好,梁王不会全信也不会完全不信。

只要将其注意力引到两人的婚事之上,梁王便会觉得他们只局限于小情小爱,至多以为萧约是死心塌地跟着薛照与自己作对,而不会想到萧约本身才是至关重要的人物。

梁王多疑敏感,但又极度自负,自以为能俯视一切,谁也算计不过他,绝不会凭空想到,未来的天下共主就在他面前。

若是情势实在不好,也不用怕,薛照留下保护萧约的人手是心腹中的心腹、高手中的高手,不仅分布在宫外,也潜藏在王宫之内。

“就算是刀山火海之中,他们也能把你抢出来。”临行之前,薛照握着萧约手,在他眉心落下一吻,让他不必害怕。

萧约“嗯”了一声:“我当然信你,只是这样会不会闹得动静太大,不好收场?”

薛照轻笑:“便是就此直接反了又如何?奉安非吾乡,很快我就要随你去陈国。”

萧约回了薛照一个“好”字。

此时薛照已经在梁国边境了吧?吃过午饭了吗?

薛照护送郡主前往边境是阻止梁王兴兵的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梁王前期的诸多行径已经表明他是要以联姻之事作为开战的借口,免得师出无名,在气势上首先就落了下风。沈危和冯煊的“死”就是预热,奉安城内纷传的谣言更加煽风点火,百姓们嘴里已经吐出“自卫”二字了,只待郡主在边境也遭遇不测,战事便顺理成章。

裴楚蓝说过,陈国的实力不是梁国所能想象,一旦开战,梁国将士必将死伤无数,百姓也要遭殃。所以,即使此战陈国必胜,他也希望不要开打。

因此,薛照必须亲自前去,安抚将士、阵前平乱,将烽烟扼杀在源头处。

沙场之上,当然是刀剑无眼凶险万分,可萧约明白为了大局,他不能说出挽留的话。而且在他心里,薛照是不可战胜的——新婚那夜,那般重伤,他不也好好地挺了过来?

一定会没事的。

早就说好了,不会给他守寡的,别想中途变卦。

萧约内心给自己打气,忽听得身旁二公子之妻卢氏声音:“薛夫人,昭仪娘娘午睡醒了,召我们进殿。”

萧约点点头,除了老二老四的正妻,朝中文武重臣之妻几乎悉数到场,除了沈家女眷——沈危的“丧期”未过,沈二又随使团离开奉安,沈家近来可谓是愁云惨淡,连沈家姑娘都不去军营了,成日只是待在家里。

进殿之后,众人向上位的柳昭仪行礼道贺,萧约刻意欠着身子,在一群命妇之中还是格外显眼。

柳昭仪孕中并未盛妆,望之只觉清丽,真真是应了姓氏,如三春嫩柳一般,说起话来也温温和和,并无宠妃的张扬跋扈。但这张脸映入眼帘,自然是给了官眷们一番不小的震撼。

柳昭仪只当并未察觉众人神色异常,笑着说才诊出身孕,原不好宣扬的,但奈何宫中已经数年没有嫔妃生育,王上便格外看重这孩子,劳累众位贵眷前来看望。

此言一出,立马就有命妇奉承,说娘娘福泽深厚,瞧着便是宜男相,入宫不久便能为王上绵延子嗣,这才是个开始,往后自然是多子多福贵不可言,听得柳昭仪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