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11)+番外

可以预见未来能挣钱的人才是最受追捧的。

当然得给她找个能挣钱的,不然以后过得不好不是还得和他们纠缠。

好在他们家兄妹三个长得都不错。

于凌虽然受了些累,但底子还行。好好养几个月、收拾一下应该看得过去。

晚上四大两小吃饭,于朵就多做了一个菜:三菜一汤。好歹算是二姐离家十年回来的第一顿。

荤菜算是有两个:一个白菜炒腊肉,另一个放了些炼油后的油渣儿进去,沾了点油气。

家里有长身体的孩子,伙食开得还是过得去的。三天就能吃回肉!

毕竟是双职工家庭嘛。

嫂子每个月给于朵40块钱办伙食、交水电、买日用杂物,每笔开支都记清楚。

于朵拿上筷子正准备夹菜,于承道:“我说两句。”

她和两个小的就动作一致的把筷子搁下了。

邱新梅没有,但也拿在手上没再有动作。

于凌下意识手也停了下来,父亲还在的时候也是他很严肃的要说话,她们兄妹就得把筷子搁下,洗耳恭听。

她道:“说呗,主要说给我听的是吧?”

边说边夹了一块腊肉进嘴,然后才把筷子搁下。

于承看她两眼才道:“咱们从今天起就要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舌头和牙齿都有咬到的时候,何况咱们?所以,先说断,后不乱。今天的事不用我说,给外人看了挺大笑话的。我想你们也都不想以后就把日子过成这样。所以,咱们以后有事有商有量的解决,不要再这样了行不?谁要是故意寻衅滋事,那就是没安心一起过日子的。那为了整个家庭的和谐,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于朵和两个孩子很快应声,“知道了。”

邱新梅也道:“知道了。”

于凌道:“就是我如果以后再吵吵,要赶我出去嘛。只要你们别过分,我目前也只想吃一口安稳饭,睡一个安稳觉。”

她如今最要紧是赶紧找到安身立命的工作,也没精力天天在家干架。

但丑话说前头,要是这两口子待她不好,她肯定还是要闹的。

第7章

于承点头,“行,既然都答应了,那以后就好好的过日子。吃饭吧——”

众人这才动起筷子。

于凌道:“大哥,我明天出去办事用一下你的自行车。”

她看到锁在厨房角落、六七成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了。

于承道

:“明天是吧,你问朵朵拿钥匙。我的钥匙是一串的。”

“好。”

吃过晚饭,于朵把碗筷收拾到厨房。

她之前用蜂窝煤的灶台闭着通风口闷着半锅热水。这会儿正好拿来洗碗。

于凌晃悠进来,“他们一家吃了就下桌,都让你收拾。做饭也是你的事。你是妹子还是保姆啊?”

于朵没理会她的话。

这位刚回来的二姐显然没有搭把手的打算,而且她也没办法让自己改变如今人在矮檐下的生存环境。

多说无益!

反正再过三个月她就有机会参加工作,住到工厂的集体宿舍去了。

这么些年于朵都过来了,最后阶段没必要节外生枝。

今天二姐话里话外常常带上她,是想在这个家里找个同盟吧。

反正不会是真的为她鸣不平。

她不打算掺和大哥、大嫂和二姐的事。

于朵很麻利的收拾好,然后抬了根板凳坐在自家屋檐下的背风处,听旁边杨家在放的《新闻联播》。

杨大妈倒是叫她进屋去坐着看,可次数多了也不好。每晚都去就更不成了。

于是杨大妈就每每把声音开大些。

杨大妈家的是9英寸的黑白电视,在如今也是得有电视票才能买到的稀罕物件。

要搞到电视机票可不容易。

而且普通人家一般不舍得几百块买这么一个家电的。

一个正式工大半年的工资,能做好多事了!

于朵托腮听着新闻主持人播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消息。

怎么个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法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说经济建设是以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么?

于凌也站在旁边凝神听着。

这种大事是关乎到所有人的生活的。

两千万知青回城,她能不心焦找工作么?

她今天闹这一场,一半是多年积怨,一半也是因为手头没钱又不想回家来吃受气饭。

榨出些现钱也是为了没找到工作期间,手头能松动些。

而且她觉得自己也做不到小妹这么圆滑处事。

她跟那两口子可是有仇的。

晚上临睡前,于朵拿上手电筒问侄儿、侄女,“谁要跟我一起去上从厕所?”

这种大杂院各家都是没有自己的厕所的,除非特地改建过。

要上厕所就是去外头的公厕,每个胡同都有一个。

两个人都道:“我要去。”

于朵又问于凌,“二姐要不要去?”

“公厕还在原来的地儿?”

“是,只不过重新翻修过而已。”

于凌点头,“那一道去吧。”

这是12月了,北京的12月可冷了。

现在不清除干净内存,回头半夜不得不从被窝里起来,那可是一件相当悲催的事。

走出去看到路灯亮着,于凌道:“厕所里没灯啊?”

于朵道:“有。我是担心哪里灯坏了没及时修,拿出来以备不时之需。省得出来才发现,又劳师动众的回去。”

公厕离她们大杂院大概50多米。四姑侄过去,于鹏去男厕所,另外三个去女厕所。

女厕所里头有八个蹲位,一格一格的。各自有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