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庭种了很多夜来香。这种草傍晚开放,香味有驱蚊的效果。
所以这段时间于朵住这边,晚上都不用点蚊香的。
高老师安排小兰、常宁、于朵、高冉冉还有高耀负责搬凳子出来。
常家四个小字辈:常乐、常安、常平、常荷也上前帮忙。
一人抬上两张凳子也就够坐了。
高老师买的仿古家具,全实木的。力气小了还抬不动呢。
搬早了不行,晚饭前那会儿别说暑气还没消退,太阳都还挺大的。
那这会儿坐就晒烫了,烫屁屁。
常宁和小兰把于朵要摆弄的茶几、茶具、小炉子等也都搬了出来。
吃了晚饭,坐一坐,喝一盏清茶消食是极好的。
他其实也不太懂为什么通过一番赏心悦目的摆弄,那茶就能更香。
他以往都是直接烧开水冲开,喝着真没于朵弄出来的香。
他爸也说他浪费好茶。
就这大院里,霍昭他爸是个好茶的。这段时间总是特地挑了晚饭后,来找他爸聊天、下棋。
就是为了喝一盏于朵练手沏的茶。
经霍叔一宣传,如今大院里都知道常家那干闺女茶艺很好了。
再后来,于朵又练古琴,左邻右舍都听得到。
擅长古琴的名声也出去了。
不熟悉的很容易把她往大家闺秀上去想。
但偏偏她之前留给大家的印象又是特别会做生意。
而且很会抓住天时、地利、人和。
一时搞得于朵又当了一回大院风云人物。狄见欢还特地过来观摩过于朵练习。
大家在椅子上安顿好,后院的灯也打开了。
于朵就过去开始摆弄她的茶具。
这些都是高老师在友谊商店买的器具,准备出口赚取外汇的。
既精致又大气!
至于水,今天沏茶的水是师丈的司机开车去载回来的。
他告诉于朵,是玉泉山的水。
是常司长跟一位老领导打了招呼,然后排他去取的。
于朵下午就偷喝过了,果然不愧是‘御泉’的水。最适合沏茶了!
从金代,玉泉山成了皇家园林,这水就是皇家特供。
也是文人墨客沏茶的最爱,比什么雪水那些更受他们喜爱。
当然,能喝到的,也都是仕途亨达的文人。
于朵找了个空的矿泉水瓶装了一瓶,让贺山骑车到大院门口来取。
赶着给关大爷送去了。
他老人家这辈子就喜欢这些!
拿回去吊在水井里放一阵,喝起来肯定清冽爽口。
当然,她是和高老师打了招呼的。
于朵今天穿的中式的复古上衣和裤子,这会儿身姿端正、面带从容地跪坐在传统茶几后面。
旁边的小炉子上,玉泉山水正在煮着。
常荷感兴趣的跑过来,跪坐在旁边看于朵动作。
她这会儿在用镊子夹着,细致地用干净水冲洗茶具。
第212章
一时,旁边和师丈聊天的常大伯、常三叔都忍不住看了过来。
如今还精于茶道的人可不多见啊。尤其还经过了那破四旧的十年。
常荷跪坐了一会儿就感觉有点不行了。
但是于朵还保持着之前的姿势在一丝不苟地动作着。
背依然笔直,腰也没有塌。当得起仪态端方四个字!
整个动作也很有韵律和节奏感,十分的美观
于朵看了常荷的眼神心头暗笑:练习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今晚装给你们看的!让你们这几个ABC领略一下中华传统文明。
常荷由衷地道:“你蛮厉害的嘛。我是参加过童子军训练的,但这个跪坐的姿势确实没有练习过。”
于朵道:“我还没有参加过军训。而且,这个姿势也不过是因为秦汉之际尚没有如今那种凳子。现在不实用了!”
她读书的时候,学校的军训已经取消了。
不过,关大爷训练她的时候可是一点没有手软。这些姿势、动作,她是刻入骨髓的、不差毫厘。
她那会儿都纳闷,如今还学这些做什么?
关大爷说‘总会有用的。好的仪态,会对你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原来是用在了今晚!
嗯,不只。
当年杨阿姨肯抽时间教她跳舞,也是觉得她的仪态还可以,算是可造之材。
等水烧沸了,于朵就不再说话。
常荷想说什么,也被大伯母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这时候肯定不能再说话了,不然口沫横飞怎么办?
常大伯母道:“这次回来其实我们心头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如今看到老二你们一家四口过得这样好,倒真是有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意味了。”
她们当年背井离乡,其实心头是不免仓惶的。
如今要回国看看,同样也难免近乡情怯。
没想到30年之后回来,祖国已经一片欣欣向荣了。
而二弟、二弟妹的小家也如此的和谐。
常宁看大伯母一脸的唏嘘,大伯、三叔的表情也差不多。
他腹诽道:那是因为你们看到的都是当下华国最好的生活而已。
不管是食宿在北京饭店,还是今天来的外交部大院,都是如此。
他们一家如今过的,更是既富且贵的日子。
不然带他们去之前劳改的劳动农场看看,再干干那些农活,看他们还会不会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