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狼狗好大一只,有专人看管。诚诚平常都会绕开狗舍走,因为比他还大只。
黄姐就把鸡屎处理得很好。一拉就扫干净,然后倒垃圾堆去。
这样基本都不会有什么味儿。
于凌道:“毕业班还要注意些什么啊,有没有咨询过老师?”
老师通常都带过很多届毕业班了。要是没问过,回头她去办公室问问。
黄姐道:“隔壁的王老师同我说,到后期压力大了,很多同学会失眠。可能需要中药调理,情况严重的心理辅导得一起来。”
她还真问过。虽然不是问的于朵的老师。
但王老师也是教学经验丰富。
于凌看看于朵,后者吃鸡杂正吃得很香,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
于凌道:“中药调理好办,你每周都要回幸福里。就去找万医生嘛。至于心理辅导,我看你这个样子应该不至于。咱们再过段时间再说。”
于朵道:“我目前还不够睡呢,完全没有失眠的迹象。虽然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我只要正常发挥就好。”
读好学校竞争压力大,但也有它的好处。
只要保持现在的成绩,如无意外,她考上一流大学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她也不是靠着考大学回城或者是摆脱原生家庭。
所以压力真的还好。
于凌点头,“你稳得起就好。多问问小顾和常宁,他们都是胜利者。”
第484章
于朵应了一声,对霍娆道:“吃饭千万别客气,客气饿肚子!”
霍娆笑着点头,“嗯嗯,黄姐做的菜很好吃。我比平时吃得还多些。”
诚诚正在啃鸡翅膀,看小姨招呼完姐姐就低头继续夹菜、吃饭,便道:“小姨,你还没招呼我。”
于朵道:“你
还用招呼啊?那行,多吃点!”
诚诚点头,“嗯。”
于凌笑了一下,“你下个月过生日打算怎么过?又让邱新梅帮你操持啊?”
邱新梅吧,如今成天忙着上班、摆地摊,一天要干十二个小时的活儿。
整个人都劳累得憔悴了几分。
想当初她刚回城的时候,看起来可是比同龄的邱新梅要老几岁呢。
那会儿邱新梅虽然上班需要站着上,但家务活于朵全包了、孩子也给带还给辅导功课。
她的日子其实比现在滋润多了,而自己却是在农村十年劳作!
邱新梅摆摊的回报,在如今的于凌看来是很低的。
这还幸亏当初辛家帮她调到了不用一天站八个小时的工作岗位。
不然,她下班还有体力去摆地摊才怪了。
这还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所以,于凌现在看待邱新梅也多了几分胜利者的宽容。懒得再记恨她抢自己工作的事儿了。
而且这事儿,原本就应该把抽记在于承身上。
但于朵着实没必要升学、生日这些重要时刻都交给邱新梅去操持。
搞得邱新梅还拿捏着一副长嫂如母的面孔。
那些年,到底是谁在照顾谁,彼此都心知肚明的。
于凌实在有些看不惯邱新梅和于承得了便宜还卖乖!
她的意思,就花钱在外头办。于朵忙不过来,她去订席面就是了。
干嘛给那两口子装样子的机会?
本来也是于朵自己出钱,真正干活的也是黄姐、王大妈等人。
于朵富起来前,她们两口子给于朵过过生日,为她升学庆祝过么?
父母留了钱,却高中都不让于朵去读。就担心于朵翅膀硬了会飞,他们掌控不住。
看看,于朵马上可以考京大了。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啊!
老于家好容易出这么一个读书苗子,差点就让他们耽误了。
于朵咽下饭菜,抬头道:“顾朝暮说他去张罗。到时候正好秦东野京郊的俱乐部开始对外营业,就去那里办!里头玩耍的花样很多。虽然远,但包了公交车接送人就是。就安排在正日子临近的周日。”
于凌眼睛一亮,“这个安排不错!”
吃过午饭,霍娆留下和于朵一起午休。她就没必要再回家一趟了。
于凌便要带着诚诚回去了。
诚诚不见外的道:“我也留下。”
“小姨和姐姐下午还要上课。你也给我回去收收心,你明天开始也上学了。”
诚诚被拉着出去,不忘抬起手和小姨、姐姐做再见。
外头很快响起汽车发动、开走的声音。
送走他们母子,于朵和霍娆就一起和衣躺床上闭目养神。
等到了一点四十五,两人才起来稍微收拾一下仪容,往教室走。
住得近、而且是住在校内就是有这个好处。
路上霍娆道:“小姨,你是怎么选定了报考经济学专业的?”
“哦,那年我二姐他们将近两千万知青回城,就业问题不好解决。然后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吃饭的嘛。我在旁边听他们说这是属于经济学的内容,挺感兴趣的。然后就动了学经济学这个心思。你呢,打算学什么?”
所谓经济,便是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的意思。
也就是《红楼梦》里贾宝玉最不喜欢的仕途经济学问。
真不知道他一个家族的寄生虫,怎么有脸说做这些大事业的人是蠹虫的?
霍娆道:“我爸希望我能像小叔一样,大学毕业进政府部门。我觉得外交部跟人唇枪舌剑不是我的性子。他们的顾全大局、克制隐忍也不是我想做的。但我对钱也没有太特别的感受,从小就没缺过。所以我现在不知道以后要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