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后妈,在线撒钱(163)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室友下手下的格外痛快。
失去了一个故意作乱的杠精,网络上只会更加和谐友爱。
本来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胡珍珍被人人夸赞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她什么都不要做,就能得到赞美和爱。
可胡珍珍还是发声了。
不过不是在微博上,而是正经的官方新闻。
央视奔赴一线记者,在救灾物资的存放地点采访到了胡珍珍。
“您好胡总,我是央视的记者王甜甜,能问您几个问题吗?”
胡珍珍正在安排这一车的货该先供给哪个小区,听到她的话才抬起头来。
“可以。”
前面都是一些常见的对话,无非是企业家需要回报社会的官腔。
直到记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胡总,网络上的网友将竹筏比喻成诺亚方舟的事情,您怎么看呢?”
记者一边问,一边给她暗示。
官方向来不想造成无谓的恐慌,这种跟末日车上关系的话题,问出来也是想借胡珍珍的口来安抚大众。
胡珍珍看懂了她的暗示,却依旧选择了按自己的想法来回答。
“诺亚方舟是一艘带领人们逃离末日的船,我觉得竹筏不能叫做诺亚方舟。”
让记者意外的,她否定了这个带着极高赞美的类比。
胡珍珍没看她,目光中闪着坚定的光,直视摄像机。
“诺亚方舟上能承载的人是有限的,竹筏的目的却是救下整个灾区的人,如果非要叫它方舟,我更希望称它为希望方舟。”
“灾难是天给的,希望却是人来传播的。”
“如果电视前有擅长竹筏和游泳的人,我期盼你也可以到希望方舟上来,把我们的希望借给灾区的大家。”
此话一出,全国六省皆震撼。
【专业学的游泳,从没觉得这么热血过,家人们我冲了!出发!】
【龙舟专业选手请求出战!】
【人已到H市边界,我带着我们W市的希望来了!】
【谁懂啊,上次这么激动,还是把光借给了迪迦!】
高铁,飞机,高速。
人潮涌动,朝着H市前进。
他们没有一个是被逼迫的,全都带着一颗至诚的心,带着满腔的热血赶来。
有的人开了一夜的车,到了就帮着货站的工人搬货。
有的人擅长水性,带着游泳圈就下了水,直接一背包一背包的给附近的居民送物资。
有的人做不了太多,就默默将自己家的棉被送到了货站,让每个从水里回来的人能保暖。
灾难虽大,人虽渺小。
蚂蚁一样的人群逆流而上,一排排竹筏塞满街道,依旧足够震撼。
成箱的物资从边界运到灾难的最中心,保证了让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吃上一口干净的食物。
就算是下不来楼的八十老翁,也有热心的青年人,亲自敲门去送食物。
这一刻,渺小的人却战胜了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嘲笑它的无能。
第52章
灾难来了要怎么应对呢?
这个问题, 胡珍珍交出了一分与众不同却又与众相同的答卷。
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这是一早人们就总结下来的经验。
可人命脆弱,真到灾祸面前, 能伸出手给予物质的帮助就已经不容易了。
救灾抢险的现场,人总是少的。
因为危险,也因为没有途径。
即便有人想去灾区的一线帮助他们, 也会因为这两样困难止步在墙外。
胡珍珍做的并不多,但她打通了最关键的一步。
解决热心来帮忙的人的困难,保护所有参与救援的人的安全。
救生衣,游泳圈只是标配。
急救医生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也在随时待命。
竹筏加急生产, 两天之内, 就做出了几百艘竹筏。
有一张最大的,甚至从边界出发, 远到H市的另一个乡镇去送物资。
就算用上了烧油的螺旋桨, 这一来一回也并不容易。
但做这些的人,没有一个人叫苦。
每个人忙碌了五六个小时, 就会被人提醒着去休息。
跟白友发出来的那张图片一样。
胡珍珍给每个来救援灾区的人都配备了一模一样的福利。
吃好, 住好,是基本的标准。
每天忙碌五六个小时,整个人累却充实,回到休息站好好吃上一顿饭,躺在床上就是一夜无梦,睡得昏天黑地。
支援的这两天, 甚至帮许多精神内耗的人治好了失眠。
这事传上网之后,愿意来的人就更多了。
但这一批来的人, 大多都深受失眠的困扰,是主动来挨累, 想睡着觉的。
胡珍珍一视同仁,不管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是来帮忙的,只要是带着善心来的,都通通接受。
下水道口淤积的垃圾有了专人去清理,雨水有了足够多的出口,城市的积水高度也慢慢降了。
第5天,雨终于短暂的停了。
这是个好兆头,说明这场大雨快要结尾了。
出太阳的那三个小时,H市中的人比过年了还要高兴。
即便后来又下起了蒙蒙细雨,也没能浇灭这股子兴奋的情绪。
所有人都清楚,他们快要挺过来了。
第6天,雨彻底停了。
水位退到了成人的小腿高,在城市中行走,终于可以不依靠竹排了。
但水里的情况看不清楚,树枝垃圾混杂在一起,随时可能踩到什么东西就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