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锦华(382)+番外
宁淏这么多年来,师从王明,却一直笃定低调的作风,在外从来不多话,也不轻易参加这种所谓的比斗,看过他文章诗词的人并不多,但也有人传说,宁淏也是才华横溢,只不过秉性低调罢了。
这次华锦不愿冲锋,宁淏二话不说,看着华锦一双玉手,芊芊素指给他研磨,拿起毛笔,就开始写自己的文章。
华锘本来就不擅长这个,也不过随意写几笔凑热闹,胡弘门下的这些弟子大概是真想一较高下,所以全都是低头奋笔直书,华锦一边研磨一边看宁淏写字:蜀都春色渐离披……
看着宁淏的字之后,华锦微微有些诧异的扬眉,宁淏的字她之前看过许多,宁淏送给她的随笔还好好的放在自己空间的书桌上,之前观宁淏之字,端正肃穆又隐藏锋锐,但看他的字,总隐隐有压迫之感,以前总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就是说笔迹是能够看出来写字之人的秉性的,比如华锦,就算在李家村如何压抑隐藏自己,她的字一看就知道她的性格是阔达肆意的,现代的岁月和经历早就了华锦的心胸和自在。
同样的,宁淏的字也代表着他心中压抑的痛苦,一直未曾解放过的,自己的人性。却没有想到,这次华锦看宁淏的字,却已经看不出那股子沉郁的压抑,反而如朝阳如春雨一般到处都是锋芒锐气以及欣欣向上之感。
想到之前宁淏曾经跟她说过的一番话,这一路上她也有意识的引导修正,所以才有了现在这渐渐已经有大家之成的书法吧!
华锦又看着宁淏一眼,她自诩拥有前世记忆以及技巧,却从不敢忽视身边这些人的天分,古人的智慧又何尝不让人惊叹呢!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所有人都写好自己的作品,宁淏和徐深也一样把自己所作挂起来,让大家一起鉴赏。
几人看到华锦并未动笔,一方面觉得未免羞辱自己,另一方面,也稍微放松一些,就凭借华锦刚刚随意来一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已经让人感觉到压力了,她若是不参与,他们这些人还有点信心,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如此,还是觉得有点失落,华锦不参与,是不是觉得他们这些人不配做对手呢,反正也是矛盾。
但是当宁淏把自己的诗词挂出来之后,一群人全部过来看,一首古诗字数并不太多,很快就看完了,胡弘的弟子看完之后,脸色都有些不好。
看着宁淏的神色也十分复杂,从前从未听闻苏州宁雅川诗词如何,也并不曾在儒林见过这人的诗词,哪想到一向低调的宁淏,居然在诗词小道上也有如此造诣,若是如此,传说他策论文章更加出色,那又该如何。
特别是那个代表迎接的年轻人,跟宁淏都是秀才功名,眼看着宁淏比自己年纪小,却处处优秀,想到若是同场科举,怎么也是比不上的了。
徐深的诗词写的就更慢了,仔细斟酌之后,才挂出去给人欣赏,原本以为徐深这样小心翼翼,怕是对作品没有信心的,哪想到就连徐深,这诗词写的也是像模像样,并且诗词当中有着他们不曾有过的豁达自在。
胡弘脸色淡定,看着自己弟子的表情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虽说也对弟子要求很高,但的确这里比不得苏州钟灵毓秀,天才辈出,王明的学问也是极好,能够因材施教,否则也不会有门下多出天才之名了。
“哈哈,若论诗词,怕是雅川兄更胜一筹了啊!”有人这样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五零章 没事儿别总是命题作文
“慢着!”刚刚出言讽刺华锦的那个书生站出来说道。
一群人看着他,有人皱眉,有人似笑非笑的看好戏一般,自然,看好戏的是华锦他们几个了“怎么,这位兄台对这个结果不服气吗?”徐深压着脾气询问。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宁淏的诗词不是强项,这诗词写的虽然不错,但自然比不得每次华锦都拿前世的经典传世名篇来唬人的厉害,这人说宁淏写的好,也是谦虚之语。
“雅川兄的诗自然是好,但大兄的诗也未必差吧!”另外一个红衣少年出来圆场。
宁淏也点头承认“这首蜀月的确是好诗,我并没有胜出多少!”
诗词这东西,不承认也不行,因为拿出去别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咋回事,没必要这样争执。
“既然如此,就算平手罢了!”华锦笑着说道,宁淏才多大啊,最出名的还不是诗词,跟胡弘门下擅长诗词的来比,结果打了个平手,谁胜谁负天知晓!华锦心中热唱。
“这样是不错,雅川兄承让了!”这青年得知这个结果,果然也不见多高兴,但还是礼貌的说道。
“慢着,的确大兄和雅川兄的诗词不相上下,但弟早前听闻王先生门下华隐秀最善诗词,为何今日却不曾动笔,是瞧不起我静斋一门吗?”还是之前讽刺的书生说的。
这话说出来就不大好听了,光是看华锦之前所言,就能看出来她并不是腹中草莽之辈,之前大家对华锦不出手也是有想法的,但人家出一个不擅长诗词的宁淏,都能打个平手了,现在他们偏偏还要挑衅跟人家最擅长此道的弟子来比,就有点自找苦吃了!
这不是找虐呢吗,这名质问的少年也不过十二三岁,相貌平平,只面上多带有傲气,整个人的气质便有些不够温和了起来。
“十五郎!”胡弘觉得这样咄咄逼人,实在不像话,不管如何,是输是赢,都要有自己的风度,这样输不起,未免有失自己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