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界崩坏后我又回来了(快穿)(118)

作者: 观应是 阅读记录

大概?

颜审一听这两个字,便知道颜承霁批阅奏折的时候,皇上没有过问。

他心中疑惑更甚,却没有问出口,手上一一翻阅确认,“并无差错。”

临走之时,颜审想起卓连的嘱托,便低头问道:“皇上,魏姑娘久居宫中,虽是因她父亲病中侍奉,但是众口铄金,对其名声却不好,若是皇上有意——”

“说起这个,朕确实有意。”

颜审还没来得及反应,季闵屿便抬手将桌上放置的文书拿了起来,“魏茗芝救父勇上京中,孝心可嘉,这是将她收为亲王义女,封她为郡主的诏书。”

如此一来,季闵屿对此事的态度,便可明了。

接过这封诏书,颜审看的清楚,上面是颜承霁的字。

他抬起头来,看向季闵屿。

“皇上。”

季闵屿闻声,抬了抬眉,“何事?”

“那微臣便告退了。”

想来也是,颜审自己都清楚颜承霁有苦衷,现在皇帝对他态度转变,也属正常。

出了永延殿,卓连还在外等候,见他出来了,上前问道:“大人,皇上可有说什么?”

他一眼便发现了颜审捧在手中的诏书,面露惊喜,“这是?”

颜审将诏书恭敬地交给卓连,“皇上有命,加封魏茗芝为南山郡主。”

卓连抬起的手一顿,认命一般,接过了诏书。

魏家父女得知这一消息,却更加惊讶。

魏茗芝惊慌失措,“这,这我怎么受的起。”

卓连微笑宽解,“郡主,皇上诏书都下来了,自然是您受得起,您便不要推脱了,直接领旨谢恩吧。”

魏茗芝看了看父亲。

魏辛与虽然也觉得嘉赏过高,却也知道规矩,点了点头。

“魏茗芝领旨。”

诏书一出,宫里宫外,朝上朝下,这才停歇,也无人提起选拔采女之事。

比起这个,让他们更加惊讶的是,久久不上朝的颜承霁居然在这天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季闵屿什么都没有说,抬了抬手,卓连两手捧着一物,走了下来。

上面盖着红布,他人还不知是什么,但是朝中众臣中还是有人知晓的。

连看都没有看一眼,颜承霁弯腰说道:“谢陛下。”

红布拉开,摆在上面的方方正正的正是他的官印。

第85章 瞎子皇帝

已经养好伤回朝的陶易看着颜承霁将官印握在手中, 内心情绪复杂。

私批奏折放在任何人的头上,都是要掉脑袋的重罪,但是颜承霁甚至都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处罚,只是在他府里反省了一段时间, 这件事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翻过篇了。

他交上去的官印又还了回来, 出入宫里宫外又成了常事。

这实在不是陶易希望看到的。

但是丹和的刺客, 如果不是颜承霁的那封信, 那么陶易就会上了他们的当, 让那个头领逃出去给丹和王报信, 届时会发生什么, 那他可不敢想。

在整件事中, 还有一件让人觉得困惑的事,之前皇帝一直想要控制颜承霁手中的权利,从坠崖回来后, 更是手段厉害了起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乘胜追击,反而态度并不明朗。

不仅围猎出巡都带上了丞相, 甚至听说那日还与他促膝长谈至深夜, 颜承霁都没有走出永延殿。

难不成颜承霁还能洗心革面了不成?

可能皇帝都已经相信了他,但是陶易心中还是有心存疑虑。

比起颜承霁, 他会更相信颜审一些, 毕竟他深得皇上信任, 应该自有他的道理。

“皇上丞相的事既然了结, 如今三公缺一, 御史大夫这一位置一直空悬也不是办法, 颜审上任以来谨小慎微, 是不二人选。”

颜承霁瞥了他一眼, “陶大人似乎一开始并不看好他,怎么今日突然想着要提拔他。”

“人的看法是会变的,况且颜审忠心不二,能力不在丞相之下,何乐不为?”陶易揣着手抬起下巴来,“那丞相的意思是?”

“本官没有意见。”他抬起头眼睑,看向季闵屿,“颜审乃是不可多得之才,皇上器重自然正常,本官一届罪人能得皇上谅解,已是万幸,怎敢阻拦。”

这话一出来,就连陶易都奇怪地看了他几眼,疑惑他居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季闵屿撑着下巴,嘴角抽了抽。

他还不能不知道?颜承霁明显是故意这么说的。

“行了。”他打断了两人之间的对话,“陶大人不用担心,颜审他恪尽职守朕是知道的,只是如今还有更合适的位置等着他去,各位爱卿不日便能知晓。今日如果并无其他的事,那便就此退朝。”

“微臣告退。”

一众人退出宣明殿,陶易找到了颜审。

“你可知道颜承霁与皇上长谈一夜之事?”

颜审停下脚步,转过头来看向陶易,却没有回答,而是等着他说出来意。

“听说当日清晨你去了永延殿汇报要事,你可知他们谈了什么?”

“如果大人是想知道这个的话,微臣不知。”颜审摇了摇头,“既然是皇上与丞相密谈,微臣想大人还是不要再打听了为好。”

卓连当日的神情告诉颜审此事并不简单,但他知道这件事不能多问。

“我又如何不知。”陶易叹了口气,“只怕颜承霁又使出什么手段迷惑皇上啊。”

颜审低眼想了想,思索再三,才张口说道:“其实大人可放心,依微臣想,丞相的立场与我,或者与您,并无不同。”

之前他也曾以为颜承霁有谋反之心,但是如今他却觉得其实应该另有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