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暖(626)+番外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夫人说得极是,”郑无疾点头,又一脸巴结地请教徐春君,“你知道我这人向来毛躁,不够沉稳。还请夫人指点指点,为夫我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徐春君心里清楚,郑无疾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只是单纯想听自己的意见而已。

于是也不推辞,说道:“这件事既然不能立刻解决,也要先把这些村民稳住。

大人一会儿便可升堂,叫两个村子的相关人上堂去对质。

问得细一些,叫文书全部如实记下来。

然后告诫众人,此案大人已经受理。在未审明情由之前,双方不可再起争端。

否则哪村的人不听劝诫,便由哪一方负全责。

之后咱们再酌情而定,看这案子到底能不能够查清。

剩下的就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我和夫人想的一样,先把这些人稳下来。”郑无疾又变回原来嬉皮笑脸的样子,“然后再见机行事。”

于是午后升堂,申鼎作为本县县令自然是要同审的。

郑无疾也让其他六位县令旁听,反正是赶上了,就一起都来吧。

上堂的除了两村的族长,还有刘双喜和吴老六的妻子郭氏,以及刘双喜家的邻居,当天夜里是他听见刘双喜家院子里有动静,方才吵嚷起来的。

众人把事情都说了,郑无疾让文书都一一记了下来。

然后语气平和地对众人说:“本官初到此地,这件案子自然要给你们解决了。可是这件事毕竟时间已久,总要给本官一些时间。

在案情未查明之前,你们双方必须相安无事,再不可斗殴挑衅,互生事端。

否则哪个村的人不听劝告,便等于承认过错皆在本村。

你们可听清楚了没有?”

两个村的族长都点头,唯有刘双喜梗着脖子问道:“大人说要审清,总得有个期限,不能五年审不清,八年审不清。似这等,我们可耗不起。”

申鼎立刻训斥他,却被郑无疾拦住了。

“你这么问不无道理,那就以半月为期,总是可以了吧?”

第530章 证人

深夜,知州衙署里依然亮着灯。

郑无疾坐在灯下,微微皱着眉头,已不知第多少遍查看案件的卷宗。

身边伺候的人都被他打发走了,有人在跟前,反倒不如他一个人来得心静。

徐春君从后门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件衣裳。

郑无疾回头看见她来了,连忙从座位上起来。

“大人歇歇吧!”徐春君柔声说,“都已经熬了一整天了,明日还要升堂呢。”

“正因为明日还要升堂,所以我总得找出点儿什么来。”郑无疾拉着徐春君的手说,“你快去睡吧,别陪着我熬。”

“夜里凉,再披件衣服。茶凉了,我再给你换一盏热的。”徐春君细致体贴。

“我一个大男人,冷点儿热点儿都无妨。你快去睡吧,我同吴先生学医术,知道女子最忌半夜醒来,伤气血的。”郑无疾反手把徐春君拿来的衣裳披在了她的肩头,“乖,听话。”

“那你和我一起回去。”徐春君难得撒娇,拖住了郑无疾的手,“我一个人有点儿怕。”

实则她并不害怕,只是不想让郑无疾这么劳累。

况且有的时候越是紧迫地想要找出些什么,就越是徒劳无功。

倒不如暂时放松片刻,缓一缓再拿起来,说不定会有新发现。

郑无疾得有多出息才能拒绝徐春君?

说道:“那我就再看一遍,然后就陪你回去。”

又说:“你这么聪明细心,也帮我看看。”

徐春君没有拒绝,于是二人便一同于灯下阅读本案的卷宗。

因为案件发生在两年前,最初的卷宗已经泛黄。

这还是今日郑无疾特意调来的。

徐春君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忽然指着卷宗问道:“这个刘不存到底是个什么人?”

“他就是刘双喜家的邻居,听到隔壁有动静吵嚷起来的证人。”郑无疾说。

“我知道,我是说他本来是个什么人。”徐春君说。

“卷宗上有记,他今年四十六岁,就是刘家庄的村民。”郑无疾指着卷宗上说,但随即也明白了徐春君的意思,“你是说卷宗上记载的太简略了?今日他也来到了堂上,倒不像什么奸邪狡猾之徒。”

“我只是有些好奇,崔氏家的左邻右舍,为什么唯独他听到了动静?”徐春君说。

“这个容易,他们的地保也在这里,我把他叫过来问问。”郑无疾当然没傻到直接把刘不存叫来。

想要知道一个人的底细,顶好是从别人嘴里。

刘家庄的地保正睡得迷迷糊糊,被官差推了起来,吓了个半死。

听说知州大人要问话,连袜子也来不及穿,趿拉着鞋就过来了。

此时徐春君已经躲到了帷幕的后面。

“小人刘升给大人磕头。”低保说着就要跪下。

“免礼吧,不要怕,我只是有几句话要问你。”郑无疾很和蔼,还让人给了他一盏茶。

刘升被如此对待,好不感激,诚惶诚恐地说道:“大人只管问就是,小人必知无不言。”

“我想问问你,这刘不存到底是个什么人?”郑无疾问。

“他是个老光棍儿,平日里也算老实,从来没闯过什么祸。”刘升搓了搓手说。

“出事的那天晚上,怎么别人都没听到动静,他却听见了呢?”郑无疾又问。

“呃……小人记得他是夜里出去解手,听到隔壁院子里有动静,爬到墙头上一看,见有人在那院子的窗外鬼鬼祟祟,方才叫嚷起来的。”刘升作为地保,无论是案发之后还是审案之时他均都在场。

上一篇: 掌珠令 下一篇: 大理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