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择枝(148)
那么,真正的二皇子顾清嘉呢,她,还会这般温柔以待吗?
罢了,那是回京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
而眼下,他们即将分别足足一旬,良宵苦短,稍纵即逝。
夜里,秀才太过纵肆,像是要把接下来错过的每个日夜,都先攥到手里。
原本许菱玉想亲自送他去宁州城贡院的,可当她睡足醒来,已是日上三竿,秀才早已出发,恐怕已经到宁州城了。
许菱玉红着脸,望着内室空出来的地方,直跺脚。
金钿整理着床铺,回眸笑道:“姑爷说了,有长缨跟着,小姐不必为他担心,且在家中好吃好睡,等他回来。”
“我瞧姑爷走得时候,一步三回头,很舍不得小姐呢。”
“他那是怕忘带东西呢!”许菱玉忍羞反驳,继而抿抿发髻,别开脸道,“我才不等他,忙着呢。金钿,你随我去铺子里瞧瞧。”
她得让自己忙起来,否则,她会想去宁州城,或是提前去云雾山。
偏这两样,哪一桩都急不得。
她还得好生想想,等救了阿娘出来,宁王必不会善罢甘休。
以红叶阁的力量,想借此事扳倒宁王,恐怕困难,大晋百姓谁不知道,当今皇上最讲孝悌,善待手足?
不管是贪色、宠妾灭妻的前幽王,还是如今仍大肆敛财的檀王,皇上都能睁只眼闭只眼,从未重罚过。
宁王掳掠民女,对那些女子来说,是莫大的侮辱和伤害,可对那些权贵而言,大抵只是一桩风流韵事。
对宁王的名誉或许有损,可只要宁王纳了她们,很可能被皇上从轻发落。
到时候,她可能需要带阿娘离开宁州,换个没人认识她们的地方,隐姓埋名,才能安然度过。
可秀才呢?若他考中举人,离中进士、登天子堂只一步之遥,必不会甘心前功尽弃,随她藏匿余生。
倘或不中,他也还年轻,有许多机会,也未必想被她连累。
如此看来,他们之间的缘分,其实细若游丝。
许菱玉辗转反侧,直到夜半,才轻叹一声,稍稍释怀。
罢了,这缘分,从一开始便是她强求来的,起初也没想过长久,如今恩爱的每一日已是赚的。
便是在商言商,也没有永远赚钱的生意,她怎能奢望无意中发的一笔横财,能够长久?
他若不愿,到时一纸和离书,放他自由便是。
九月初,天气明显凉爽些。
红雨那边,尚无确切消息,许菱玉有些悬心。
但放榜这日,她仍是租了马车,和顾清嘉一道去宁州城。
芹姨和金钿也一起跟着,还有沈禄,沈禄和金钿婚事将近,正好借此机会,采买一番。
因县里到宁州城有段距离,她们到的时候,张榜的墙壁侧已挤满围观的人。
没等看到名单,他们便听到里头感叹,解元乃是一位姓沈的公子。
似乎没人觉得奇怪,都在纷纷议论他与吴兴沈家的关系。
许菱玉想让沈禄和长缨挤进去看看,可顾清嘉沉得住气,几人便先耐心等着。
里层有好事者,语气激昂念出前二十名的名讳,一个一个清晰落在许菱玉耳中。
她很确信,没有贾卿固。
许菱玉惊愕,细想想,又觉是在情理之中。
段家是倒了,可朝廷顾虑多,并未一查到底,多少远强于段家的世家大族都没被牵连呢,科举公正,恐怕仍是笑谈。
“秀才。”许菱玉拉住顾清嘉的手,仰面望他,语气温柔,“我们回去吧?”
她怕秀才亲眼看到榜上无名,会失望气馁。
“我没事,毕竟花了这么多精力,我还是想亲眼看看。”顾清嘉抿唇略微绷紧,显然说不上高兴。
直到人群散去,许菱玉跟着顾清嘉一道进去,才真正看清楚,榜上五十人,秀才的名字在倒数第二个。
顾清嘉盯着名榜,面色发沉。
他知道自己未必能中解元,可他自幼聪颖,又师从太傅,再差也不该是这样的结果。
见他不悦,许菱玉紧握住他微凉的手,柔声宽慰:“秀才,你已经很厉害了!宁州城下几个大县,这么多生员,只考中五十,你都能考中,不愧是我夫君!”
听到她拙劣的安慰,顾清嘉笑了,回握她纤柔的手,侧眸望她:“阿玉不嫌弃我?”
许菱玉展颜含笑,毫不犹豫摇头:“不是只有那榜上第一个,最受人瞩目的,才是最好的,秀才你性子好,模样好,还能保护我,在我心里,你才是最好的。”
“在我心里,你才是最好的。”许菱玉不知,她听从内心说出的,宽慰人的话,在顾清嘉心口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自小,他努力习武,用功读书,在外征战,在朝谏言,无数次想从父皇、母后口中得一句:“清嘉,你是诸位皇儿中最厉害的一个。”
没想到,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是从不知道他身份的许菱玉口中。
如今,他已及冠,早不期待父皇母后赞许他。
可自家娘子的赞许与倾慕,更让他心潮澎湃。
“阿玉,我们回家。”顾清嘉拉着她,深眸中明显多一丝柔色。
回去之前,许菱玉陪芹姨她们逛了半日,买了好些东西相送。
芹姨推辞,许菱玉便笑道:“我与金钿一起长大,情同姐妹,她成亲,我怎能怠慢?我是送给金钿的,又不是送你们家沈禄。”
话虽如此,但她买的东西,除了两套贵重些的首饰,其他都是实用的,显然是给金钿和沈禄两个人置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