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择枝(7)
那郎君着实生得俊。
只是,细瞧瞧,似乎有些眼熟?
许菱玉未及细想,那人已挂好灯笼,许是察觉到她的打量,竟侧眸望过来。
对视的一瞬,许菱玉的思绪仿佛骤然被拉回凌烟书坊那排黄杨木书架旁。
“是你?”许菱玉看清对方容貌,失笑,“竟然是你。”
金钿先是茫然,待许菱玉再度感叹,她才反应过来。
顾清嘉隔着清寒水雾,辨出那鬓边簪着白玉兰,娇俏澄莹,皎皎如玉的女子,眼神微动,面色如常。
长缨仍在外办事,顾清嘉自己出来掌灯,没想到会正巧遇上。
又是巧合,未免太巧了些。
顾清嘉先前见过她进那院子,面上并无太多惊讶。
“许小姐。”顾清嘉躬身施礼,姿态谦谦,俨然一位寻常书生,“小生已在筹措银两,不日便登门归还。”
只是,他气质出尘,立在灯笼光里,越显神清骨秀。
他身上穿着的,分明是再寻常不过的布衣,却衬得他清贵卓然,遗世独立。
午后闲话时,芹姨说什么来着?
巷尾的俊俏后生,无父无母,伶仃一个,家世清白,话虽不多,但脾性谦和温厚?
无父无母,好拿捏啊,只要菩萨保佑他考不上功名,他就翻不出她手掌心去。
话不多,脾气好,更是锦上添花。
她想要什么,对方就有什么,可谓为她量身定制的人选!
时间不等人,先下手为强。
许菱玉决定,就他了!
感谢阿娘在天之灵保佑,明日她就带上丰厚的贡品,去阿娘坟前祭拜还愿!
心中无数的念头快速闪过,又尘埃落定,许菱玉面上却只露出适度的喜悦。
“区区小事,公子不必放在心上,没想到与公子还有这样的缘分,既是邻里,往后还请公子多多关照。”许菱玉福身还礼,落落大方,没有丝毫忸怩娇羞。
两家中间,正好隔着包大娘家的院子。
这会子,包大娘在院中打水,将外头两人的客气话听个正着。
原来俩人先前就认识的?那看来没戏。
若有什么苗头,早就有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包大娘睡前还庆幸,幸好今日她没多嘴。
岂料,翌日天一亮,隔壁老姐妹芹姨搬来好些礼品,包装精致,样样贵重。
“叫我去贾书生家,替你们家阿玉做媒?!”包大娘惊掉下巴。
昨夜阿玉说的多多关照,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啊?!
第4章 婉拒
昨日,包大娘犹豫迟疑,是因那书生除了模样好,其他都配不上许菱玉。
今日可不一样了,阿玉不讲究门第,也不嫌弃对方孤零零一个,就看上对方样貌了。
包大娘想起芹姨说过,许菱玉并不想去京城攀高枝,只想在清江县踏踏实实过日子。
是以,包大娘琢磨着,许菱玉那边定然是着急把亲事定下来,以免节外生枝。
且芹姨说了,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一举三得的大喜事,她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芹姨准备今日便带着厚礼上门,去转达许菱玉的意思。
至于许菱玉她爹许县丞如何考虑,包大娘才不关心,她和芹姨一样,乐得看许县丞吃瘪。
谁让他靠着原配改换门庭,却把原配逼死,又十余年如一日,搜刮民脂民膏的?
包大娘换上最体面的衣裳,戴上芹姨送来的金簪,鬓边再别一朵红色绢花,收拾得齐整隆重,再携两样礼品,欢欢喜喜去叩贾书生家的大门。
顾清嘉起得早,在院中练武时,便隐约听见隔壁短暂的喧闹与欢喜,他还纳闷,民间百姓会在清明时节办什么喜事?
沐洗过后,换上干净衣衫,顾清嘉捧一卷书,等着长缨回来禀事。
听到外头传来叩门声,顾清嘉眉心不自觉微蹙。
若是长缨回来,自然不会叩门。
至于宁王叔,昨日方才见过,也不会派人登门。
整个清江县,也没有旁人知晓他的身份,不识相地上门打扰。
除非……
除非是那位屡次制造巧遇的许小姐,以讨回银子为由,借机上门打探什么?
她一位闺阁小姐,从哪里能知晓他的身份?必是幕后有人指使。
只不知那幕后之人,是许县丞、马县令,还是,他的好王叔?
咚咚,那人仍在叩门。
顾清嘉合上书卷,放到案头,站起身。
刚绕过书卷,便听院门外传来年长妇人洪亮的呼唤:“贾秀才,在家吗?开开门,我是隔壁包大娘啊。”
当朝二皇子顾清嘉,此刻本该在京城闭门反省,修身养性,不应出现在这不起眼的小城。
是以,他在此地化名贾卿固,外人眼中一位孑然一身的寻常书生。
听到院外呼唤,他脚步猛然一滞,眸光狐疑。
竟不是许小姐主仆?
这处院子隔壁,确实住着一位话多的包大娘。
听长缨说,从他们搬过来第二日,这位包大娘便时常领着孙儿、孙女在门口巷子里玩,小娃娃蹴鞠踢中院门,长缨开门打探,包大娘便会趁机跟长缨套近乎,打听他们来历。
自从包大娘无意中碰见他一次,对长缨笑得更加热络,隔三差五送来几个自家做的蒸饼、酱菜。
顾清嘉没碰过那些东西,倒是长缨,试过没毒后,悉数吃下肚,对那些松软发黄的蒸饼、颜色可疑的酱菜,赞不绝口。
略思忖,顾清嘉便猜到对方此番来意。
可惜今日长缨不在,否则定欣然开门。
“来了。”顾清嘉淡淡应声,并未透出心中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