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莲花主母重生!孽子孽女都跪下(36)

作者: 青墨歌 阅读记录

“大少爷,老爷那边,叫您过去一趟。”

是周青远身边的侍从。

本来吊儿郎当的周耀柏,脸色剧变,猛地坐起身,惶恐地看向书童。

“父亲叫我去做什么?”周耀柏咽了口唾沫,心已经开始虚了。

“老爷每半个月查问一回您的功课,大少爷不记得了?老爷已经在书房等着,少爷快些过去吧。”侍从在门外冷得直催促。

一听要查问功课,周耀柏的脸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最近太过放肆,他哪里还记得查问功课的事?

就算再害怕,这会周青远那边,已经派人来请,他也只得去。

周耀柏到书房时,周青远手里已经拿着一本论语在看。

听见脚步声,周青远抬眼看了他一眼,抬手示意他坐下。

“爹爹问过先生,你每日都去学堂,论语已经学到一半,爹爹今日便考考你,论语十二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是何意?”

周青远是送了周梦欣回去,才让人叫周耀柏来,连日为府里的事头疼,还记得考校儿子的功课,他对周耀柏的重视,可见一斑。

周青远问罢阖上眼,捏着眉心闭目养神,等周耀柏开口回答。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屋内一片死寂。

周耀柏久久不说话,周青远不解地睁眼看他:“怎么不答?”

“这,这句话的意思是,是……”

周耀柏摆弄着自己的衣袖,嗫嚅了半天,都没有答上来。

作为过来人,周青远以为是问得太难了,就换了个问题接着问。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是何意?”

问题接连抛出来,周耀柏的大脑,已经是空白一片。

书童侯在门边,见大少爷如此,暗暗叹了口气。

一轮问题问下来,周青远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合上手里的书往桌上一放,锐利的目光,就落在周耀柏身上。

“你自小聪慧,念书一学就会,以前考校你的学问,但凡问的你都能答上来,今日却是十个问题,有三个答不出,你有必要给为父一个解释。”

周青远神情严肃,这是他再周耀柏面前鲜少流露的。

尹天瑶给他生的两个孩子,一个赛一个的聪慧,只可惜欣姐儿不是男子。

因周耀柏天资聪颖,周青远对这个嫡子青睐有加,从没有对他疾言厉色过。

没想到一个好好的孩子,才半个月,就变成这样,他怎能不气?

周耀柏低着头不敢说话,双腿杵着直打颤。

他偷懒时,光想着墨氏不抓他功课,就可劲的玩,就忘了每半个月,父亲还要查问功课的事。

看周耀柏这副样子,周青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黑着脸指了指跟着他的书童:“你来说,最近大少爷都干些什么?在书房可有好好念书?”

书童秉性正直,自个也盼着周耀柏能一心向学,此刻周青远责问,书童看了大少爷一眼,垂眸答道:“大少爷对待功课,是比从前怠慢了些。”

书童说怠慢,已经是客气。

他若是直说周耀柏拿银子让人去找蝈蝈给他玩,周青远还不知怎么动怒。

周青远闻言眼前一黑,脸红一阵白一阵,那叫一个精彩。

周耀柏看出父亲气狠了,到嘴边狡辩的话,是一句不敢说。

深呼吸了几回,周青远才咬牙道:“你为何不好好念书?你难道不知,今后你要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么?你如此懈怠功课,功名自己就能考上了?”

周青远的父亲,是国公府庶出一脉,没有爵位继承,这是周家众人不宣之于口的痛处。

当年周青远的父亲和周府大房分家,本来就闹得不愉快,他们这一房根本就没分到什么东西。

因周青远的祖父非常重视嫡庶区别,对待嫡子从小精心培养,而周青远的父亲则是一直由姨娘带大,没怎么读书,也没什么出息。

刚分家那段时日,他们这一房的日子过的很是困难。

好在周青远自己争气,表现出读书的才能,是以她父母砸了钱给他上京城最好的学堂。

他自己也是年纪轻轻就考上了探花,算是扬眉吐气,混个一官半职。

奈何因为和大房那边关系太过疏远,哪怕他考上了探花,因家里贫寒,没关系没钱财打点,得不到重用,从最开始皇帝给封了个从六品的官职后,三年时间也不过晋升到了正六品。

后来还是尹天瑶觉得不能如此,假死给墨锦溪让位,墨锦溪嫁入府中一年来,用嫁妆以及墨家的人脉打点,才在一年时间内,就从正六品升到了正五品。

周青远早就意识到,他们这一房想要出人头地,很是困难,墨家虽有人脉,但本朝向来看不起商人,只能通过钱财打点,若是以后儿子想出头,就只能通过科举考取功名,自己得有本事。

不像是一些权贵人家,随便动用点人脉,就能给儿子捞个一官半职。

周青远唯利是图,为人阴险,若说有什么他是做对了的,那就是鞭策儿子走科举这条路。

不科考,他们庶出一脉,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只有靠着自己的本事走到了官场,爬上高位,才能在国公府那些人面前,出一口气!

周耀柏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科举、科举,父亲在他耳边不知念了多少回,他的耳朵都快长茧子了。

心里虽有不服,但看父亲气成这样,周耀柏不敢触他的逆鳞,便乖乖地认错。

“父亲您别生气,孩儿知道错了,孩儿再不敢怠慢功课,回去就埋头苦读,等半个月后,父亲再考察功课时,绝对不让父亲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