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只想考科举(44)
不过就算如此,由于有不少考生心理素质跟不上,平日里明明表现的特别的优秀,等到了考场上就两眼一抹黑。
为了不给陈不倦增加压力,距离县试之前的一个月,陈秀就没有再找过陈不倦。
本来是想着让对方轻松一点,结果没想到有一日陈秀才让女儿去陈家玩,顺便打听一下陈不倦最近都在做什么。
然后就得知最近这一段时间,陈不倦早上一如既往在跑步,上午的时候会稍微练练字,下午的时候就天天跑出去玩。
这对于陈不倦来说,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他以前除了早上会锻炼一下,大多数的时间都闷在屋子里。
就算陈秀才让他出去走走,他也顶多在院子里转悠一下,是个很少愿意踏出家门的人。
如今回到家里倒是闲散了,竟然天天下午往外面跑,也不知道他天天出去干什么?
陈秀才就忍不住有点点担心,怕他之前从来没有懒散过,若是最近不小心懒散过头了,到时候会影响二月的县试。
但是转念一想,他这个学生的性格,一直都是个特别沉稳的。
陈不倦对于同龄人的那些喜好都不感兴趣,反倒是对于各种书籍的兴趣比较大一点。
因为他除了平日里要学习的功课,还会收集一些比较罕见的话本,甚至一些地方志他也会时常翻阅。
这样一个喜欢看书,喜欢读书的人,绝对不会是个贪玩的人。
事实上,陈不倦天天往外面跑,确实不是为了出去游玩。他是在打听他们这位县令的喜好,在各个书肆寻找县令的诗集什么的,想要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琢磨琢磨。
像是县试这种难度不大的考试,想要与别人拉开距离的方式,那就只能在写诗和策论上体现。
而写诗和策论这种东西,又比较依赖考官的喜好。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考过县试,并且在县试里拔得头筹,就必须好好研究下考官的喜好。
其实这个时候还好,想要打听一个县令的喜好不算很难。稍微在县城里多花费一点时间,就是普通农家出身的考生,也能从茶楼或者小贩口中得知。
但是等到后面,再想要通过短时间的打听,就获得考官们的性格与喜好,就会变成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那些考官与县令不同,不会时常出现普通百姓面前。大家对于对方的喜好什么的,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才能获得。
比如对方的诗集,历年考试的试卷,亦或者一些诗会或者酒宴。
这个时候贫家子与贵族子弟的差距就会体现出来。
贵族子弟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他们家族的族学和族人们,为了他们能够科举入仕,都会提前为了他们准备好。
甚至有一些家族为了科举,会把历年的科举试卷,案首答卷都整理出来。
他们不仅能够知道各个考官的喜好,忌讳,文章特点,连带着历年的考卷,考试答卷,优秀考生性格都知晓。
但是贫家子就不行了,一没有那个人脉,二没有那个财力。
除非个人才华非常出众,不然在科举上很难过于出彩。
而陈家算不得什么名门望族,只能算是一个小门小户。如今在小小的县城还算有点优势,等到了之后科举就会贫家子差不多。
就比如陈秀才和陈氏一族一样,如今童试还能帮陈不倦一把,但是等到后面就不行了。
后面的路,注定要陈不倦一个人去走。
很快就到了二月,二月初三的时候,就有人提前到了县城。
县试一共考五场,每天一场,中间会有两天时间,用来休息和批阅试卷。
第一场考过了,才能参加第二场,之后几场以此类推。
五场全部通过的考生,才能算是通过了县试。
而五场考试全部结束,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候距离府试,就只有不到一个半月了,时间算起来还是挺紧迫的。
之后,随着距离县试越来越近,县城的人也比之往常越来越多,都是一些来参加县试的考生,以及陪同考生的亲朋好友。
初八这一天,天还没有亮呢,陈不倦就被书童叫起来。
他的考篮昨天就准备好了,所以等到起来洗漱过后吃点东西,他就可以拎着考篮出发了。
这一次的县试,陈家除了陈不倦和男主会参加,与男主关系好的陈脩贺也参加。
陈不倦跟着书童出家门时,远远地就看见了男主他们两人。
不过对面没有想要跟他打招呼,陈不倦也就假装没有看见他们。
不等他们赶到考场,路上就看到了不少人。听说今年参加县试的人很多,相较于往年县试竞争很大。
陈不倦对此并不是很在意,他这会儿整个人是放空状态。这是他上一世参加各种考试养成的习惯,在没有看到考题之前为了防止胡思乱想。
然后就在陈不倦这边放空的时候,看到了守候在考场外的陈秀才等人。
陈秀才要过来作保,所以也要跟着他们来考场。很显然他来的比较早,一早就等在考场外面了。
陈不倦见状连忙上前,和老师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看向了面前的考场。
庭河县的考场有些年头了,整体看起来有点破旧,实际上也确实有点破旧。
之前陈秀才就提前跟他们说过,考试之中可能会遇见什么事情。
什么雨天,号舍有可能漏雨。什么吃东西喝水,小心弄脏了试卷。
什么最好不要吃太多,多去茅房也会有影响等等。
因为有太多的小麻烦事,加上陈不倦担心男主找他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