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现代后,小史官爆红娱乐圈(149)

作者: 羽迹流风 阅读记录

……

【六年,朝政安定,而后宫无人,群臣上奏,帝拒之,太后劝而未果。】

……

【八年,帝于相国寺祈福一旬,寻复生归来之术。方士闻声而动,惑乱人心,帝恒杀之。】

【十年……群臣复上奏请立后纳妃,帝扔拒之,则宗室旁亲之子收于膝下,立为太子,悉心授之……有传言道帝好龙阳,而所悦人已逝,帝笑而置之。】

【十一年……太后自入相国寺清修,非大事不出……帝好龙阳之事广传,言官弹劾不止。有好事者以少年容貌娇好者献之,帝杀之,所献之人尽遣。】

【君有所爱,君有所想,念念不绝。】

……

【十五年,甘州水患,朝堂拨粮赈之,三百石粟谷至甘地十无一二。次日贪官污吏名册尽数公之于众,帝遣太子微服暗访,还粮于民……冬日,帝身染风寒,数月方愈。】

【二十年,帝病疾加身,然不曾耽于朝事。匈奴骚动,使卫安将军击定之……时有出神,常思旧人。】

……

【二十二年,百姓安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政通人和盛世安康。君王仁心而太子贤德。】

【二十四年,帝崩于禁中,年四十有六……】

【此为景承帝之本纪,太史令冯思源携记史十数共记之。

贤淳太皇太后困吾辈于陵中,欲以饿殍杀之,幸得池将军同张齐胜张公公相助,得记书于此……

池将军池余雪,现名卫安,虽为罪臣之女,却有忠良之志。以身戍边,为国为家。父辈之罪祸及子女,然其以女子之身挑国之重担,冯某拜谢。】

【吾辈生而常人,既无治世之才,亦无平乱之力。然既为史官,便不敢违应尽之责。

落笔成书,绝无妄言。】

【愿天佑我大缙!日月昭昭,乾坤朗朗!】

那天夜里,萧策又一次梦见了萧季渊。

仍是那片将醒未醒的虚无,只是这一次,其间多了那些浮在虚空中的血书。

萧季渊就站在那边静静地看着,直到萧策走近,他才偏过头看向了他。

【你还好么?】萧策问。

萧季渊闻声了笑起来。

【好奇怪的问题。】他说,【你难道还没有接受么?我们其实是一个人的事实。】

萧策淡淡地看着他:【为什么要接受,和你是一个人难道是什么好事么?】

萧季渊没再反驳,他只是又一次望向了那篇文书,在静默很久后轻声而茫然地道:

【我知道她毒杀了他的时候,比起恨,其实更多的是绝望。】

他尊敬的母亲毒杀了他所爱的人。

到了后来,萧季渊已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过那些剩下的年岁的了。他只是觉得很苦,而苦到便是麻木。

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这会儿看到这些文书,知道这些真相的时候,他竟是全然没有什么感觉。

没有难过也没有恨。

他明明还会为史官们哀恸,却无法为自己的母亲生出一分感情,到了最后也就只有一句:

就这样吧。

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带着名为事不关己的冷静。

然后,萧季渊就想通了一些事。

那些个什么贤君美名,贤淳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在乎,她无法接受的,其实只是事情没有如她所希望的那样发展。

【可惜,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如愿啊。在她眼里,我应该算是她制作的一个失败品,而人嘛,就是很喜欢掩藏自己的失败的。】

所以,她藏起了他的一切。

这样想想,和他萧季渊是同一个人什么的,好像确实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想到这儿,萧季渊轻叹了一声,后来他再没有说话,直到满目的虚无将尽,他的身躯渐散。

在消失的最后一刻,萧策听见他说:

【以后,我应该都不会再出现了。】

【我好像没什么好祝你的,但既然和我是同一个人不是什么好事……那就,祝你永远都不要变成我吧。】

【再见,萧策。】

他就那样看着萧季渊彻底消散了,在最后一刻,那个人的嘴角甚至还带着若有似无的笑。

然后在即将醒来之计,萧策的心中忽然涌起一阵麻木的闷疼。

耳边似乎有谁轻笑了一声,萧策听见他说:

可惜啊,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愿。

他就那样醒了。

却像是重新活过了许多年。

第81章 污点

十二月十五日,大吉,诸事皆宜。

这是吕承先提前大半年就已经找大师算好的良辰吉日,而他精心筹备了大半年的《景承赋》就定在这一天正式开机。

而不得不说,那个大师确实是很有水平。吕承先一觉醒来,便发现阴了大半个月的天在这一日忽然间晴空万里,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心情舒畅。

看来下次得再去多捐些功德钱,行善积德行善积德。吕承先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想着,摸出手机来又看了一遭萧策和乐宴平的账号主页。

置顶的文案还是最开始的那两条,这两个人就像是一起人间蒸发了似的,这段时间以来再无半点动静。

现在想想,自己一开始那股畏首畏尾的顾忌劲儿还真是有些白瞎了。乐宴平不用提,一个没什么背景的糊咖而已,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和萧策关系好。可惜,萧策偏偏是个离经叛道的。

而就像齐铭说的那样,一个被家里放弃的人又能造成什么威胁呢?所以......

吕承先有些可惜地看着乐宴平乱糟糟一片的评论区。

怎么就不愿意识时务一点呢?非要弄得这么难看,真是一点都不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