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流放前我搬空了皇帝私库(112)

作者: 我家的麦田 阅读记录

“那土豆?”段维和索性跳过酒精,谈起了土豆的问题。

“这个给不了你们太多。”相比于酒精的豪爽,楚辞在土豆问题上可以用吝啬来形容。

但段维和是轻易放弃的人么,“给不了太多是多少?”

“刚好够十亩地的种子。”虽然楚辞的空间里土豆多得是,只要她愿意,拿出千儿八百的不是什么难事。但太过引人注目可不是什么好事。

“十亩,是不是太少了点?一口价二十亩怎么样?”段维和一开口就翻了一倍。

段天季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楚辞和自家父亲你来我往,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想吃亏。他只想躲得远远的,再远一点。

“不行。”楚辞想都没想便聚了。

段维和见楚辞竟然一点儿也不松口,干脆豁出老脸卖起了惨:“大侄女儿啊,你段伯伯我难啊!”

楚辞嘴角抽抽,段维和见楚辞不松口,干脆扯开嗓子嚎了起来:

“刚调过来,就有一堆人等着看笑话。好不容易等到了翻身的机会,没想到自家亲戚也不愿意帮忙啊!”

“听,嚎得实在太难听了。我最多再给你加五亩。”楚辞为了自己的耳朵着想,一开口就多许诺了一半。

而段维和也见好就收,停了下来。

谈完了正事儿,楚辞想起混进段家的楚灵儿,难得的多了句嘴,“段伯伯,您多久没给家里去信儿了?”

段维和可不认为楚辞会无缘无故这么问,当下道:“京城出啥事儿了?”

楚辞没有回答,而是问道:“段伯伯可知我的身世?”

段维和每天正事都忙不过来呢,怎么可能去打听千里之外的那些八卦,于是摇摇头。

段天季见状,终于找到自己能发挥的地方了,连忙悄声把楚辞和楚灵儿之间的恩怨对自家父亲说了一遍。

见段维和对楚灵儿有了大致的了解。

楚辞才闲闲的给段家父子扔下了一颗炸弹:“现在的楚灵儿,已经叫段灵儿了。现在她是段伯伯名义上的女儿,天季舅舅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

“你说的是真的?”“你这是从哪儿得到的消息?”父子俩同时出声,关注点却截然不同。

第104章 缝合

“紫衣使。”楚辞没提五皇子,直接把黑锅扣在了紫衣使头上。

皇帝派了两位紫衣使到南边,这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段维和只是没想到范家和紫衣使相处得这么融洽。

但不管他怎么想,涉及紫衣使,段维和不多嘴就是了。

不仅如此,当楚辞提出需要段维和帮忙以权谋私弄些精铁的时候,他竟然也没多问。

楚辞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了绣衣执法对百官的威慑。

当然这和楚辞没什么关系。

有了精铁,楚辞又借助空间偷渡了不少好东西,终于将手术用刀和缝合针给制作出来了。并在第一时间,拿着它们去找华神医炫耀。

“碰巧”段维和过来找儿子,听到楚辞和华神医的讨论,当下就再也迈不开步了。

更为巧合的是,这个时候孤独烈也带着镇东大将军袁旭来了。

于是,迈不开步子的人又增加了两个。

华神医现在精神高度集中,根本没有发现,楚辞倒是发现了,不过她觉得让他们听听也挺好的。

这不,当听到设想有了,伤员却不好找的时候,段维和与袁旭同时站了出来。“这等小事儿交给我(本将军)。”

陌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华神医才后知后觉的发现?

他这小小的药房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人出来?

楚辞忍俊不禁,却摇头否决了华神医的提议。“师父,人的皮肤可不是布料,会很疼的。咱们还是先用鸡鸭把手上的功夫练熟练了,再在人的身体上比划吧。”

但是,华神医还没出言反对,段维和就仗着自己儿子的关系,大着胆子说道:“但人与鸡鸭终归是不一样的。”

袁旭也在一旁使劲点头。

楚辞在心里狠狠地翻了个白眼,“二位,你们就不怕,一项从未验证过的技术,贸然在人身上施展,有可能人没救回来,反而加速了伤患的死亡吗?”

没想到两位杀伐果断的大将军,眸中闪过一丝沉痛。

就连华神医也难得地叹了口气,“阿辞,你误会两位将军了。战场上因伤口恢复不及时而死亡的人数,占总伤亡的八成。”

“这么高?”楚辞简直不敢想象,随即追问:“就没人仔细探究过原因吗?”

段维和、袁旭闻言苦笑:“怎么会没有,但打起仗来兵荒马乱的,军医不可能有时间仔细照料到每一个人。”

这是客观原因,即便他们身为将军,也没有能力改变。

楚辞见两人一脸愁苦,也没有再追问。反而提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二位的军营,离连州都有不短的距离,将伤员运过来基本不现实。”

两人本想说让华神医去军营,但话到嘴边,看着幽幽而来的紫衣使全都识趣地闭上了嘴。

相反,紫衣使一来便毫不客气地道:“正好,我们有一个兄弟出任务时受了伤,我马上命人将人抬过来。”

紫衣使的话音刚落,就立刻有人将伤员抬了进来。

这哪里是商量,分明就是先斩后凑,连拒绝的机会都不给。

楚辞见状,嘴角抽抽。心里不忿,张口就怼了一句:“这么巧,该不会是紫衣使大人得到消息,亲自捅的吧?”

楚辞说着还故意对紫衣使扫视了一圈儿,仿佛在说紫衣使就是这样丧尽天良之人。

跟在紫衣使身后的属下能忍:“范少夫人,小心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