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流放前我搬空了皇帝私库(293)

作者: 我家的麦田 阅读记录

被楚辞叫住重新嘱咐,庄头家的小儿子不但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更加高兴了,响亮地答应一声:“是。郡主娘娘可还有其他吩咐?”

好久没见过这般活力的人了,楚辞不由地发自内心地笑了一声:“没了,快去吧!”

一旁的庄头没想到一向调皮不着调的小儿子,竟然入了贵人的眼。

当下心里有些兴奋,不过这么些年在庄子上待着,他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当下庄头强按耐下心里的激动,神色恭敬地同楚辞告罪一声,然后赶忙招呼众人抬着野猪匆匆离开了庄子。

他心里想着必须快去快回,可不敢耽误了郡主交代的事。

庄头绝对不会承认,其实他心底里是好奇楚辞口中的腊肉到底是什么样的肉。

另一边,庄头的小儿子一路飞跑,一路扯着嗓子吼。

但庄子上的人谁也没听过腊肉饭是什么饭,因此,没一个人动弹。

直到庄头娘子气势汹汹地一把薅住小儿子的耳朵,“说,你个小崽子又在闹什么幺蛾子?”

“娘,娘,娘。我没有闹。”

“是咱们的新主子艺馨郡主到了,让庄子上所有会做饭的全部到达谷场集合,今天夕食就吃腊肉饭。”庄头家的小儿子小嘴像连珠炮似的叭叭地将楚辞的吩咐说了出来。

一听是新主子的吩咐,庄头娘子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大声吆喝道:“听到了吗?都别愣着了,赶紧忙活起来吧!”

第270章 香喷喷的腊肉饭

“好咧,庄头娘子你就瞧好吧!”庄子上的妇人们立刻扯着嗓子高声应道。那声音高亢有力,仿佛能穿透云霄。

喊完,妇人们也丝毫不废话,手脚麻利地放下手中的活计,一个个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而有序地跟着庄头娘子,先将给贵人用的桌椅碗筷仔仔细细地准备停当。

紧接着,妇人们各自急匆匆地回家,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做饭所用的家伙什搬到晒谷场上。

刷锅的刷锅、洗碗的洗碗,烧火的烧火,忙得不亦乐乎。

不多时,一切就准备妥当。

庄头家的小儿子再次被她娘派了过来,只见他一路小跑着来到楚辞面前,小脸通红,断断续续地说道:“郡主娘娘,我娘他们将东西都准备好了,不过腊肉饭是啥,她们都没见过。还得劳烦您身边的嬷嬷过去指点,指点。”

被突然点名的张嬷嬷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心慌意乱。她下意识望向楚辞,神色紧张,声音颤抖地说道:“郡主,奴婢……”

即便穿书已然多年,然而由于刻意不想融入此间世界,楚辞对待周遭的人和事始终秉持着疏离之态。

故而此刻,她着实不明白好好的张嬷嬷为何下跪。

但见张嬷嬷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便知道她肯定误会什么了。

楚辞连忙起身,快步走到张嬷嬷身前,伸出双手将人扶起,语气温和地说道:“张嬷嬷,有何事起身再说。”

张嬷嬷顺着楚辞的动作起身,脸上的惶恐之色稍稍褪去,瞬间便立刻知道自己误会了。

然而,心里却更加害怕,只觉得自己冒犯了郡主。

她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只能恭恭敬敬地候在一旁,身子紧绷,连手脚都不知该如何安放。

还是心思细腻的千雪、千言,看出来张嬷嬷的心思。两人相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便一前一后轻盈地来到庄头小儿子身旁。

千雪先巧笑嫣然地开口说道:“小弟弟,这腊肉饭可是我家嫂嫂新琢磨出的方子,稀罕得很呢。平常人家可难得一见,做法更是独特精妙。”

千言也跟着笑了笑,接着道:“所以呀,目前为止除了我家嫂嫂,和我们姐妹,其他人都不会做这腊肉饭的呦!”

千雪微微挑眉,娇声道:“所以,小家伙请张嬷嬷不如请我们姐妹。”

庄头小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纯真地问道:“二位小姐可是贵人,真的可以能劳烦二位下厨帮忙吗?”

千雪、千言闻言相视一笑,千雪轻声道:“走吧!”

随后,千雪、千言带着小儿子缓缓离开。

楚辞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沉思片刻,也终于明白了张嬷嬷的心思。

她微微一笑,手一翻,从空间里拿出腊肉饭的方子,递到张嬷嬷面前,宽慰道:“张嬷嬷,不用紧张,这样的方子在连州是公开的,并非什么稀罕秘密,您无需为此担忧。”

张嬷嬷知晓自己误会了,稍稍有些羞赧。但到底非是一般人,仅仅一瞬,便调整好情绪,双手恭谨接过方子,郑重言道:“奴婢一定用心做好,定不辜负郡主的信任。”

言罢,她便迈着大步,朝着庄头娘子特意留出的灶台匆匆快步而去。

但是,倘若仔细瞧去,仍能看出她的身形略带一丝慌乱。

不过这些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插曲罢了。

随着那浓郁的腊肉饭香味悠悠飘出,瞬间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神。

那香味丝丝缕缕地钻进人们的鼻腔,撩拨着他们的味蕾,让人忍不住口舌生津。

没办法,为了给在场人一点儿小小的震撼,楚辞可是趁着张嬷嬷不注意,悄悄地加了灵泉的。

这不,就连见惯了山珍海味的张嬷嬷都几次疑惑地看了看自己的手,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这么香的东西,真的是我做出来的?”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惊喜和困惑,仿佛不敢相信这令人陶醉的香味竟是出自自己之手。

庄头娘子本就是个会活跃气氛的,当即爽朗地大声道:“这哪还有能假的呀!我们大家可是眼睁睁地看着您一步一步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