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流放前我搬空了皇帝私库(309)
皇帝看向楚辞,目光中复杂,但依旧语重心长地道:“楚辞,你虽性情冲动,然心怀百姓,此乃可贵之处。朕惟愿你日后行事能够更为沉稳妥帖。”
楚辞的目的已然达成,自不会再唱反调。当即神色肃穆,恭身道:“谢皇上教诲,臣定当镂心刻骨,不敢有忘。”
皇上微微颔首,说道:“好了,楚辞,你且退下吧。”
众人本以为楚辞只是范家故意推出来的,没曾想楚辞首次亮相,就直接撸掉一长串官员。众人见识其厉害,皆噤若寒蝉,自然无人再愿招惹楚辞。
于是楚辞再次行礼,双手交叠于身前,颔首低眉,轻声应道:“臣告退。”
在她转身的瞬间,朝堂上众多官员的目光纷纷躲闪,生怕与她对视。
这时的楚辞没在做多余的动作,只是目不斜视地稳步前行,脸上的神情平静如水,仿佛刚刚在朝堂上的一切与她毫无干系。
但越是如此,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对楚辞就越是忌惮。
他们深知,一个在风波之中能如此沉稳冷静、不动声色之人,必然有着深不可测的谋略和难以估量的实力。
这也正是楚辞想要的效果。
她清楚,只有让敌人心生畏惧,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只是她有自保之力,那些工匠就不一定了,因此出了皇宫,楚辞带着几个亲信便直奔“皇家女子学院”的工地。
果不其然,表面上这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旧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来来往往,搬运着建筑材料,工匠们敲敲打打,忙个不停。
但如若仔细观察的话,便可以看到这里的每个人都心不在焉。
有的工人目光呆滞,机械地重复着手中的动作;
有的工匠时不时停下手中的活计,长吁短叹;还有的三五成群凑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什么,脸上满是忧虑和不安。
楚辞见状叹了口气,神色凝重地说道:“乔嬷嬷,你去打听一下那些个受伤工人的家庭住址,现居何处。另外将我们会赔偿受伤工人的消息透出去,好让他们安心。”
“是”乔池闻言,答应一声刚准备离开。楚辞便反悔了:“等等,也别光打听了。”
“直接从工人里找几个可靠的带路。这样能省得咱们走弯路,也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第285章 救人
乔池瞬间明白了楚辞的用意,点头应道:“老奴明白,这就去办。”
果不其然,当听到乔嬷嬷说楚辞要亲自去看望受伤工人,还需要人带路的时候,好些工人的眸子都亮了。
一些年轻的工匠激动地说道:“嬷嬷,选我,选我。米师傅还是……”
这时旁边一位年长一些的工人,心中多了几分谨慎,生怕乔嬷嬷是来套话的,连忙伸手想要拉住年轻的工匠。
可惜已经迟了。
那年轻工匠本就心直口快,再加上满心的激动,根本没留意到旁人的阻拦,竹筒倒豆子般把事情给秃噜完了。
年长的工人,此刻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只希望这位乔嬷嬷是真心想要安抚那些受伤兄弟吧!
他的目光中透着焦虑和不安,思绪纷乱如麻。
乔嬷嬷可是宫里出来的人精,最擅长的便是察言观色。
于是乔嬷嬷对着年长的工人温和说道:“师傅如何称呼?郡主娘娘真心为受伤工人着想,不知师傅信否?”
“娘娘吩咐老奴务必办妥此事,不让工人寒心。师傅若有疑虑,只管讲出来。”
乔嬷嬷说着,特意指了指不远处马车上的楚辞,那马车装饰精美,却又不失庄重。
年长的工人心脏骤然一缩,脸上满是惊疑之色,声音颤抖着说道:“郡主娘娘难道真要为我们这些卑微的工人做主?”
“老奴我在各地工地上干了大半辈子,这样的好事可是想都不敢想啊!”
乔嬷嬷微笑着点头:“这不是便赶上了。郡主娘娘心善,见不得大家受苦,定会给受伤的工人一个交代。而且郡主娘娘说了,不仅要给予赔偿,往后在这工地上,也会制定更合理的规矩,保障大家的权益。”
得到乔嬷嬷的肯定,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脸上露出了期盼的神情。
有的眼中闪着泪光,喃喃自语道:“要是真能这样,那可真是老天开眼了。”
有的则兴奋地握紧了拳头,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充满希望的日子。
乔嬷嬷见状,趁热打铁说道:“所以,这位师傅,郡主娘娘一心为大家谋福祉,您可愿意同我们郡主娘娘走这一趟,为受伤的兄弟们传递这好消息,也给娘娘讲讲具体的情况?说不定您这一去,能为大家谋来更多的好处呢。”
年长的工人犹豫了片刻,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决心,说道:“既然如此,那老奴便斗胆同您走这一趟。”
楚辞想过受伤的工人可能会有些艰难,却万万没想到,他们竟然连住的地方,都是京城最贫苦的贫民区?
楚辞蛾眉一蹙,神色肃然,目光如炬地紧盯着年长的工人道:“刘师傅,此间莫非还有本郡主所不知之事?莫不是您故意隐瞒?”
“并非如此,并非如此。我们原以为郡主是知晓的,米师傅他们并非京城人士,家眷亦不在身旁。做工所挣之银钱皆随身携带,出事儿之后又被弃于大街之上,故而,故而……”
李勇(也就是年轻的工匠),唯恐楚辞对他们有所怀疑,忙不迭地解释,说话间声音颤抖不止,额头上亦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郡主明鉴,我们着实没有旁的心思,只是胆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