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流放前我搬空了皇帝私库(36)

作者: 我家的麦田 阅读记录

被问及此事,楚辞方才如梦初醒,发觉他们此刻仿佛置身于“死人”堆中。不知情的人见了,怕是要惊恐万分。

楚辞可不想给人留下一个弑杀的印象,连忙解释:“活着,都活着呢!这都怪我性子急躁。一把火,景瑞来了。鞑靼人也惊了。无奈之下只好请独孤前辈他们施展了一些小小手段。”

说完还怕人不信,将独孤烈师徒拉出来作挡箭牌。“不信,您问问独孤师傅?”

独孤烈早就知道躲不过,便大大方方地承认了。“不错,这些人,还有地下兵工厂的人都中了烈性迷药。”

只要人还活着就好,沈正南立刻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兵工厂上。“详细道来。”

独孤烈知晓沈正南所关心的是什么,于是,略过拐卖人口一事不谈:“我师徒二人是五年前被抓到黑云山的,此后便被关在地下兵工厂日夜打铁。五年时间,共炼制上等刀剑二百三十九柄。其余人等的具体情况,都在这两本账本中有记录。大人请过目。”

独孤烈说完,从怀中取出两本带有体温的账本,恭恭敬敬地递到了沈正南的手边。

沈正南接过,赶忙翻看起来。良久,才一脸铁青色地怒声道:“岂有此理,区区鞑靼也敢在我大周肆无忌惮。”

这让自幼受以人为本思想熏陶的楚辞颇为不满,“沈师伯您且息怒,还有更无耻的呢,他们不仅设立了兵工厂,还拐卖了我大周众多百姓,强迫他们为鞑靼人生儿育女。”

果然沈正南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自己管辖之地,却让敌国奸细横行。如果没有今日,将来一旦暴露?不但自己会被扒掉一层皮,恐怕还会连累家人。

想到此处,沈正南的声音都阴沉了许多:“还有其他情况吗?”

楚辞也不怵,点点头:“兵工厂里不少人一开始虽是被抓来的,但后面有的就被腐蚀了。还是独孤师傅厉害,不仅找到了出口,连账本儿都是他和段天季找到的。”

夸完独孤烈师徒之后,楚辞也不忘给自己揽功劳。“我呢,就差一点儿。短短一天的功夫便发现了黑云山的秘密,不仅救了千言舅舅和独孤师傅。还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番,直接一把火将他们的山寨给烧了。”

或许楚辞体内有表演型人格的因素吧,在熟人面前放不开。但面对陌生人,楚辞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甚至还主动邀起赏来:“沈师伯,铁矿、鞑靼奸细,两样功劳能不能为范家谋取一个恩赐呢?”

原谅沈正南吧,他实在是跟不上楚辞的脑回路。便愣愣地了问了句:“你想要什么恩赐?”

“作为明君,理应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才能激励人心。当然,我知道这点儿功劳不足以让爷爷官复原职。但免去罪民之身,应该不算过分吧?”楚辞一开口便是大招,不仅敢点评帝王。甚至连赏赐安排的明明白白。

若非这样的念头方才只是在自己脑中一闪而过,沈正南恐怕都要以为楚辞在自己身边安插了人手了。

倘若此前因楚辞之事,范老爷子破例,致使沈正南对他的印象不佳,言谈之间也多是客套。那么此刻,沈正南则不禁感叹,姜还是老的辣,老师不愧是老师,所选的孙媳亦非寻常女子。重要的是言行得体,举止有度。

言行得体,举止有度?幸亏范景瑞不知道沈正南对楚辞有这样的评价,若是知道,肯定会反问一句,您对爷爷的滤镜到底有多厚?

可惜范景瑞不知。

只能无奈地看着沈师伯在不知不觉间对楚辞多了几分纵容。

第34章 变化

“师伯会将此次事件完完整整写入奏折。只是京城那边儿……难啊。”沈正南答应得爽快,却也没有隐瞒结果可能不如人意的事实。

楚辞在心中暗暗咒骂了一句狗皇帝,才继续问道:“罪责难以逃脱,那么苦役呢?”

沈正南以为楚辞多少会有些失落,没想到侄媳妇儿如此大气!他笑了笑:“苦役,对别人来说可能很难,但对先生而言,不过小事尔。”

“啊,那我岂不是白忙活了。”楚辞的心情愈发烦躁。

有滤镜加持,沈正南见楚辞不耐的模样,也认为是不见外的表现。“怎么能是白忙。这不是帮了师伯的大忙了吗?师伯官职虽不高,但在朝为官,谁没三两好友。而岭南东道都督便是师伯的莫逆之交。”

“这么说,我可以走后门?”楚辞原则一,能咸鱼坚决不卷。于是双眸亮晶晶的问道。

沈正南闻言一滞,长这么大第一次被自己的口水噎到了,顿时咳嗽个不停。心中却在疯狂大喊,本官乃是清官,清官啊!

偏生楚辞似乎没发现华点所在。“师伯,你没事儿吧?是之前走太急了吗?”

沈正南:咳的更严重了。

还是范景瑞看不下去,“娘子,太过直率也容易伤到人的?”

楚辞:……

过了许久,才缓缓说道:“走后门不可以,师伯关怀后辈,总是可行的吧。”

沈正南:……

范景瑞:好似也没什么区别。

范景瑞心中有些莫名,甚至隐隐有些担忧。沈师伯不会也被楚辞带偏了吧?要不要告诉爷爷?

范景瑞的心思,楚辞无从知晓。

尽管楚辞心中有些不满,但她能看出沈正南的真诚,也只是稍稍停顿了一下,便笑着点头:“是侄媳妇儿贪心了。能免去苦役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只要爷爷、奶奶身体无恙,侄媳相信范家总有一天会返回京城的。”

楚辞此言一出,范景瑞望着她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