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流放前我搬空了皇帝私库(51)
“孙媳妇说在在理,一代人不管两代人的事儿。孩子的事儿让孩子自己解决吧。”范老太太还在纠结,范老爷子便迫不及待给自家妻子拆台了。
范老太太心中气恼,却习惯性地没有出声反驳。
这却让范老爷子产生了误解,“如果瑞哥儿同意,爷爷就让他给你写一份保证书,全家都签字画押。倘若有一天瑞哥儿反悔,你就拿着它去告他骗婚。”
范老爷子此话一出,范老太太差点没喘过气来。
楚辞可不想因为自己把老太太气得背过气去,赶忙帮她顺顺气。幸好,范老太太也有这方面的经验了,连忙跟着楚辞的节奏调整呼吸。
老爷子这才意识到自己闯了祸,却又不知道错在哪里。只讷讷地喊了一声:“夫人”,便不知该如何继续开口。
楚辞见此情形,嘴角忍不住抽搐,心中暗自感叹老太太这辈子也真是够不容易的。
不过同情归同情,她是不会退让的:“奶奶,爷爷说的太过夸张了,不成给份儿和离书便是了。”
范老太太闭上眼睛,显然是打算放弃与这两人讲道理了。“瑞哥儿不能无后。”
这是老太太最后的底线。却让楚辞无语至极:“奶奶,您究竟姓甚名谁?”
范老太太不明白这与自己姓什么有何关联,但还是回答道:“我乃并州王氏之女。”
“并州王氏,好大的家族。但是没有您的容身之处。而范家,您的名字只是范王氏。那有谁记得您这个人,您这个活生生的人?”楚辞盯着范老太太的眼睛,仿佛这样能问到她的心里。
“并州王氏,的确是个庞大的家族。但那里却没有您的立足之地。而在范家,您的名字也只是范王氏。又有谁会记得您这个人,记得您这个活生生的人呢?”
楚辞紧紧盯着范老太太的眼睛,仿佛想要透过她的眼眸探寻到她的内心深处。
果不其然,老太太愣怔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楚辞,此乃世情。凭你我之力,实难撼动。”
于是,她选择了认命,甚至还成为了规则的追随者和守护者。
而这恰恰是楚辞所无法容忍的,“然而,我们依然可以做出选择。而我选择不委屈自己,至于其他,皆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
眼见范老太太有所动摇,楚辞撒娇般地拉着她的衣袖道:“奶奶,女人又何必为难女人呢。彼此互帮互助,难道不好吗?”
“我心下有些纷乱,你且容我思量一番。”此刻,范老太太的脑海中仿佛有两个小人在争执不休,一个赞同楚辞所言甚是有理,另一个则斥责楚辞所说纯属歪理邪说,世道纲常,自古已然,不容置疑。
楚辞也并未催促,毕竟思维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便对一旁的范老爷子道:“爷爷,我去外面透透气。”
可掀开车帘,一个炸雷响起。雨越下越大……
楚辞:失策了。
“爷爷,可否与您聊聊?”在这种氛围下,尬聊也比鸦雀无声要好。
老爷子的心态倒是好,“孙媳妇儿想聊什么?”
这可把楚辞难住了,她与老爷子之间确实没什么好谈的。“嗯,我突然记起早上大姐让我临近中午时去找她。爷爷,我先过去了。”
“去吧,我们这边无需挂心。瑞哥儿会过来的。”范老爷子在不经意间又把范景瑞给“卖”了一回。
楚辞也权当不知,微笑着道谢:“好的,爷爷。”
第48章 寺庙避雨
自打进入淮南地界,雨便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
众人也都习以为常了,再加上有墨砚等当地人带路,楚辞他们少走了许多冤枉路。
然而,今日的雨势愈发猛烈,道路也变得愈发泥泞,最后竟到了马车无法继续前行的地步。
众人只得下车,拉着,推着勉强前行。
就这样,艰难行进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在路边不远处的山头上看到了一座寺庙。
“到庙里去避一避——”钱窜子大声呼喊着,然而在雨声的掩盖下,也只能让人隐约听到。好在这一路上,大家也有了些默契(没人想死)。至少没有一个人掉队。
来到寺庙前,楚辞等人发现这座寺庙规模不大,且略显陈旧。抬首仰望,雾气朦胧中,隐约可见“香积寺”三个大字。
寺庙大门敞开着,楚辞他们索性将载有重要物资的两辆驴车牵了进来。
接着,他们方才开始端详起这座寺庙。举目四望,只见一正一偏两座大殿,香炉里的香灰满满当当,足见香火旺盛。两座大殿也十分整洁,想必是时常有人打扫。
但如此大的声响,却不见一个和尚出来。《倩女幽魂》的画面便不自觉地在楚辞的脑海中浮现。
“这里该不会是个鬼寺吧?”楚辞浑身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她不由自主地抱紧双臂,哆哆嗦嗦地问了一句。
众人知道,楚辞胡思乱想的毛病又犯了。
钱窜子刚想解释,墨砚就轻声说道:“这座寺庙实际上是附近的山民所建,就是为了应对像今天这样的突发状况。”
此外,他们还会暗中与城里的人交换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盐、药品之类的。当然他不会傻的说出来,楚辞他们也只当不知道。
明白了寺庙无人的缘由后,楚辞一行人便自行来到了后院。后院不大,只有五间厢房,和一间厨房。
至于如何分配房间,众人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了五皇子。
五皇子举目仰望天空,最后说道:“我和范家的人住一起,剩下的你们自己自行安排吧。”